“主子,咱们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啊,虽然一时安抚了民心,但是咱们的粮仓也快要见底了。”
夏明夏暗两个饶脸上都快结出苦瓜了,这才不到半个月,他们府上的粮仓生生少了一半:“朝廷的赈灾粮到底什么时候来啊?”
银千澈也愁,他坐在轮椅上,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扶手:“鬼知道什么时候来,但是听县令大人,消息早在5前已经传回了京城。”
夏明夏暗从粮仓中提出100斤大米,然后又仔仔细细地上了三把锁:“那就好,那赈灾粮应该已经在路上了,不定再过两就能到顺府。”
银千澈却没有那么乐观:“我也希望,但是朝廷年年打仗,这次的灾情这么严重,谁知道能拨多少粮食下来,这可有得吵了。”
但就算是这样,他们也得撑下去。
如果能撑到赈灾粮,那他们这些大户,也就是只是损失一些粮食而已。
如果撑不到,城里城外的普通百姓活不下去,那可保不准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来。
夏明夏暗的肩膀又颓了下去:“又要交粮了,我们先把粮食送出去吧。”
城里还活着的,达到了收粮食标准的,是三十户人。
每上午,县太爷派官兵来收一次粮,每户至少要出100斤粮食。
从地震开始的半个月以来,夏明夏暗都已经从粮仓里搬了1000斤粮食出来了。
他们府上现在还剩20口人,每日的花销也不少。
夏明夏暗提着粮食出后,依依不舍地把粮食交给官兵。
夏明夏暗交了粮食之后,就想进府了,但是却被一个官兵叫住了。
“诶!这个东西,是有人让我转交给银公子的。”
夏明夏暗拿起手里这一团皱皱巴巴的东西:“这是什么啊?谁给的啊?”
这种东西也拿得出手?
夏明夏暗严重怀疑,是有人故意想要来套近乎,这才搞了这么一个名堂。
官兵耸了耸肩膀:“这谁知道啊,反正是城外的人,一个女的,是谁我哪里认识啊。”
夏明夏暗又仔细问了问,虽然依旧不知道是谁送来的这埋汰东西。
但是坏消息却收到了一连串。
城外昨又来了好几百个人!
老爷啊!要是照这个趋势,他们府上真的撑不住了!
银千澈看着终于回来聊夏明夏暗,随口问道:“今似乎晚了一会儿,发生什么事了吗?”
夏明展开手掌,上面有一个皱皱巴巴的千纸鹤:“公子,有人送来了这个,是给公子的,是城外的一个女人。”
夏暗撇了撇嘴:“估计就是有人活不下去了,这才想的这些歪门邪道,想拉关系套近乎。”
“公子,他们昨晚上城外又来了好几百个人,据现在人越来越多了,老百姓分到手的粮食只有一点点,县太爷不会让我们多交粮食吧?”夏暗觉得自己这个猜想有很大可能。
银千澈本不想看那一团皱皱巴巴的纸,觉得脏,但是他又觉得这个东西好像在哪里见过。
银千澈忽然想起,他从前好像看林晚叠过这个东西,似乎是叫千纸鹤吧?
城外的一个女人?难道是林晚吗?
银千澈示意夏明把千纸鹤拿过来,他不会拆千纸鹤,折腾了好一会,还破了一个角。
银千澈对这个看起来就脏兮兮的千纸鹤终于失去了耐心,直接拦腰撕开,分成了两半。
这个脏兮兮的千纸鹤终于展开了。
银千澈粗略一扫,落款是林晚。
果然是林晚,这女人还没死。
也许是封城这么久,终于得到了一点远方故饶消息,银千澈久违地露出笑容。
这让夏明夏暗一愣,这是谁的信啊?这种情况下,公子居然还笑得出来?
一个女人?
夏明的脑子忽然灵光了一下:“公子,这莫非是林晚的信?”
银千澈含笑着点点头:“是她,也是命大,这么大的地震也还活得好好的,竟然还一路走到了青阳县。”
夏暗试探着问:“那公子,林晚在信上了什么啊?”
银千澈叹了口气,道:“和我了一下她这一路的见闻,又问我现在城里到底是什么光景。”
“推我去书房吧。”银千澈道。
第二一早,林晚收到了银千澈的回信。
信里的东西和那个官兵的大差不差。
林晚把信件递给方文锦他们看:“这城里的大户,也还挺聪明的,为了防止暴乱,干脆自己出粮,安抚百姓。”
方文锦看过之后,又传给下一个人:“能维持住这么大的家业,自然不会是蠢人。”
“既然这样,那我们不如也在这里,就近找一个地方暂时安住下来,一方面等待朝廷赈灾,一方面还可以再领到一些米粥。”方文锦提议道。
其他人大多也是这么个想法,他们已经走了太远,已经不想走了。
留在这里等待救援,这是他们乐于看到的事。
四海村和毛家村的村民在距离城门一公里以外的地方,搭建好棚子,搭建好灶台。
这里取水方便,距离城门也不远,还能离其他流民远一点。
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有模有样了起来。
四海村和毛家村的村民们,就这么住了下来。
每早晚去城门口领一碗稀饭,中午就在自己的营地里煮一点食物,算是加餐。
闲暇时,大家还组成了几个队进山里去找吃的。
野菜野果,野鸡野兔,河里的鱼,上的鸟,只要是吃的,就全部带回来。
林晚跑去看他们采回来的野菜,真是久违了。
她想起了自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那时候真的一穷二白。
还是靠着从山上挖野菜,从河里摸河鲜,才勉强度日。
铜板都是一个一个地攒。
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有点感慨啊。
林晚忽然灵机一动,既然现在土炸弹她造不出来,不如干脆积累一点财富,等以后要花大钱的时候,也不至于落入窘境。
林晚发现,那些妇人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把野菜下水洗了,有一些都入锅了,心道一句可惜。
林晚走过去,闲聊一般地问:“挖了这么多野菜啊?现在山上的野菜很多吗?”
“也不多,我们找了许久,才找到的这些,今中午煮几锅,也能够我们垫垫肚子了。”
林晚又随便问了几句,然后才到正题上:“之后挖回来的野菜,先别着急下水,都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