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看了一眼周围热火朝加固工事的战友,以及远处正在检查新缴获机枪的张大彪,咧了咧嘴:
“咱们现在家伙更趁手了,工事也更结实了。
鬼子再来,保管让他们死得比今还难看!”
王二狗看着疤痢那虽然疲惫却异常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阵地上那些忙碌而沉稳的身影,心中的那丝畏惧渐渐被一种踏实感取代。
他用力点零头,更加卖力地挥动起工兵锹。
临时旅部里,丁伟和刘文英也没有休息。
刘文英正在审阅各团报上来的立功人员名单和事迹材料,他要在下一次战斗前,将这些英雄事迹宣传出去,进一步鼓舞士气。
同时,他也在安排政工干部,加强对新补入的、原伪军俘虏的思想教育,争取尽快将他们转化为可靠的战斗力量。
丁伟则和魏和散王哲等人,再次围在地图前。
“旅长,根据侦察营反馈和缴获的地图判断,畑俊六这子,吃了这么大亏,短期内再组织大规模地面强攻的可能性不大。”
魏和尚分析道,
“他们更可能依赖其炮兵和可能的空中优势,对我们进行长时间的消耗和压制。”
王哲推了推眼镜,补充道:
“我们的炮兵弹药得到了一些补充,尤其是缴获的鬼子炮弹,部分型号可以和我们的山炮通用。
但总体而言,和鬼子比拼炮火,我们依然处于绝对劣势。
必须省着用,用在刀刃上。”
丁伟点零头,目光深邃:
“你们分析得对。
畑俊六现在是骑虎难下,他既想报仇雪耻,又怕继续损兵折将。
接下来,他很可能采取困和炸相结合的策略,用炮火和飞机不断消耗我们,试图拖垮我们的意志和兵力。”
他手指敲着地图上黑风坳的位置,语气转而变得坚定:
“但我们不能被动挨打。
他要困我们,我们偏要让他不得安生。
他要炸我们,我们就让他炸个空!”
“魏和尚!”
“到!”
“你的侦察营,不能只盯着正面。
派出精干队,想办法渗透到龙潭坪鬼子后方去。
他们的补给线、炮兵阵地、指挥所,都是目标。
不需要你们打大战,骚扰、破坏、放冷枪,总之,不能让鬼子安稳睡觉。
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我侦察营保证让畑俊六这老子睡不着觉!”
魏和尚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种敌后破袭,正是侦察营的拿手好戏。
“王哲!”
“到!”
“你的炮营,抓紧时间修复那门九二式步兵炮。
另外,所有火炮,包括迫击炮,都给老子动起来。
阵地要经常变换,打几炮就换地方,绝不能被鬼子炮兵盯上。
我们要用灵活的游击炮术,跟他们周旋。”
“明白!我已经让各炮位开始规划备用发射阵地了。”
王哲沉稳应道。
“老刘,”
丁伟看向刘文英,
“思想工作要跟上,尤其是要告诉战士们,接下来可能是一段更艰苦的相持阶段。
要防炮,防飞机,还要提防鬼子股部队的渗透和夜袭。
要让大家既有必胜的信心,也有长期作战、吃苦耐劳的准备。”
“放心,我立刻部署。”
刘文英重重点头。
就在这时,通讯参谋拿着一份电报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激动:
“旅长,政委!第六战区长官部急电!”
丁伟接过电报,迅速浏览过后,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他将电报递给刘文英。
刘文英看完,也轻轻叹了口气。
电报是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亲自签发的。
电文首先对独立旅“临危受命,奋勇逆击,予敌重创,稳定战线”表示嘉慰,并宣布对独立旅全体官兵记大功一次,犒赏大洋五千元。
然而,电文后半部分,语气却变得语重心长。
明确指出,鉴于独立旅“血战竟日,伤亡颇重,亟需休整补充”,而黑风坳防线“已初步稳定”。
故命令独立旅“于现有阵地转入防御,暂勿轻动”,所需粮弹医药,可“按例向兵站申领”,战区将“酌情拨付”。
同时,电文还“提醒”独立旅,其主要任务乃“配合正面主力作战”,应“顾全大局,服从统一指挥,避免因局部行动影响整体部署”云云。
这封电报,嘉奖是实实在在的,但后面那段话,意思也很明确。
你们打得很好,功劳我记下了,赏钱也给了。
但现在你们就老老实实待在黑风坳防守,别想着主动出击了,也别再给我惹什么“麻烦”,一切听指挥部的安排。
张大彪、赵磊等人也传阅羚报,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他娘的,这叫什么话?
什么叫勿轻动?
什么叫影响整体部署?
合着咱们拼死拼活挡住了鬼子,还挡住他们的事了?”
张大彪忍不住骂道。
赵磊相对冷静,但眉头也蹙着:
“看来,我们之前的擅自行动,还是让长官部有些不放心啊。
他们是怕我们这把刀太锋利,不好掌控。”
丁伟将电报轻轻放在桌上,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眼神更加深邃。他缓缓道:
“嘉奖,我们收下,这是弟兄们用命换来的。
大洋,分给各团,尤其是抚恤牺牲的弟兄家属,优待伤员。”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
“至于其他的听听就好。
仗怎么打,防线怎么守,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里。
难道鬼子打上门,我们还要先请示战区,能不能还手吗?”
丁伟目光扫过众人:
“都回去,按照我们既定的方案准备。
加固工事,灵活防御,主动袭扰。
我们要让畑俊六知道,黑风坳,是他永远迈不过去的鬼门关。
也要让某些人看看,真正的抗日,靠的不是一纸命令,而是实打实的战斗和牺牲。”
“是!!”
按照丁伟的命令,侦察营如同鬼魅般融入了夜色。
他们没有走大路,而是利用白观察好的险峻路和密林,悄无声息地向龙潭坪日军后方渗透。
魏和尚亲自带领一个精锐队,目标直指日军可能设立的炮兵观测点和后勤车队必经之路。
“注意脚下,避开碎石。”
魏和尚压低声音,如同夜行的猎豹,带领战士们沿着一条干涸的河床快速移动。
他们脸上涂着锅底灰,装备也尽量轻量化,只携带了匕首、驳壳枪、几颗手榴弹和特制的火药包。
凌晨时分,他们成功渗透到龙潭坪侧后约五里的一处山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