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熙元年的深秋,注定被哀恸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绪所笼罩。慈宁宫的丧钟响彻宸京,九重宫阙尽披缟素。一代贤后陈太后的崩逝,举国同悲。
然而,在这沉重的国丧帷幕之下,椒房殿内,一场无声的生命拉锯战仍在持续。萧云倾依旧沉睡。她躺在特制的温玉床上,周身萦绕着淡淡的药香。
那枚蕴藏生机的月华玉,被精心镶嵌在一个温养阵法之中,置于她心口上方三寸,持续散发着清冽温润的气息。张院正带领太医日夜轮值,以金针渡穴之术维系皇后体内那缕微弱的生机。
君临渊在主持完太后殓大礼后,便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椒房殿。他面容沉肃,眼底布满血丝,既要处理国事,又要应对吊唁,更要关注萧云倾的状况。
只有在夜深人静时,他才会坐在妻子床边,握着她的手低声诉。从朝堂琐事到儿女变化,他无话不谈,仿佛这样能将她从沉睡中唤醒。
“云倾,今日礼部拟定了皇祖母的谥号…”他的声音低沉沙哑,指腹轻抚着萧云倾冰凉的手背,“轩儿和瑶儿很乖,乳母皇子食量大,哭声洪亮;公主稍弱些,但眉眼像极了你…”
然而,萧云倾毫无回应,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她还活着。那份沉寂如同最深的寒潭,将君临渊的心一点点浸没。
他拿起枕边的沉香木匣,指腹抚过月华玉。冰凉的触感下似乎蕴藏着来自遥远瑶山的呼唤。生母之谜如同迷雾,萦绕心头。这匣子除了这枚玉,是否还藏着其他秘密?
整个匣子浑然一体,找不到任何缝隙或机关。它就像一块完整的沉香木,守护着不为人知的过往。无数疑问在君临渊心中盘旋。
与此同时,慈宁宫的善后事宜在桂嬷嬷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进校青鸾奉君临渊密旨,协助整理太后的佛堂与寝殿,暗中查探关于皇帝生母的线索。
这日午后,青鸾带着两名心腹宫女清扫慈宁宫佛堂后的静室。她的目光扫过经书架,落在墙角一个不起眼的紫檀木佛龛上。
“桂嬷嬷,这佛龛似乎有些年月了?”青鸾状似无意地问道。桂嬷嬷眼中掠过追忆:“这是太后娘娘入主慈宁宫时就带来的旧物。”
青鸾上前心地挪开白玉观音像。指尖触碰到佛龛底座一处微的凸起。她尝试着轻轻按压,随即传来一声轻微的机括声!
佛龛后板向内滑开半尺,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密道!”青鸾和桂嬷嬷同时惊呼,脸上满是震惊。
青鸾命人取来烛火,持烛心地拾级而下。密道尽头是一间斗室,积满灰尘,显然多年无人踏足。就在她准备返回时,烛光扫过墙角一堆破布杂物。
她的目光骤然凝固!破布中露出一截鲜艳的色泽。她蹲下身,用剑鞘心拨开灰尘。一只女子的绣花鞋显露出来!
鞋面是上好的苏绣锦缎,颜色是宫中少见的石榴红,鞋尖绣着栩栩如生的缠枝并蒂莲。最让青鸾震惊的是——鞋底沾染着早已干涸发黑的暗褐色污迹!
这样式和绣工,分明是德妃赵静仪惯常喜爱的风格。“德妃的鞋?”青鸾的心猛地一沉。德妃的绣鞋怎会出现在慈宁宫密道中?还沾染着血迹?
她立刻将这只诡异的绣鞋用布帕包裹好,迅速退出密道。“桂嬷嬷,此事非同可,需立刻禀报陛下!”青鸾面色凝重,快步赶往椒房殿。
德妃的影子,如同幽灵般再次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