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落土的星星 > 第九十六章 物理卷上的农具题与幻听突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六章 物理卷上的农具题与幻听突袭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25”被红笔圈得发亮,最后一次模考的铃声在县一中校园里响起时,楚运欢正盯着物理卷最后一道大题——题目里画着台老旧的农村抽水机,要求分析“抽水时的杠杆受力与功率计算”,草图上的水管弯度、踏板长度,像极了三个月前帮张大山修灌溉机时的样子。

他握着笔的手顿了顿,指尖下意识摸了摸笔袋里的玉米叶书签——是吴文娇上周帮他换的新叶,还带着点晒干的韧劲。草稿纸上很快画出抽水机的简笔画:踏板作为杠杆,支点标在轴承处,动力臂是手抓的位置,阻力臂对应水管的出水压力,连标注的数字都带着“农村味”——比如“踏板长 1.2米,约等于两根玉米改长度”。

“楚哥这画法,一看就是修过机器的!”后排的张磊偷偷瞟了眼,忍不住在心里佩服。他想起上次楚运欢用锄头讲杠杆时的“农村物件都是活教具”,现在看来果然没错——这道全班都觉得难的题,楚运欢只用十分钟就理清了思路,连计算步骤都写得格外顺畅。

而隔壁考场的吴文娇,正对着语文作文题“乡村的____”发呆。她刚在横线上填了“星星”,笔尖还没落下,母亲的声音突然在耳边炸开:“填什么星星?考不上大学,还不是得去服装厂踩缝纫机!”

幻听像根细针,扎得她太阳穴发疼。握笔的手开始发抖,墨水在稿纸上晕开一团黑渍,像片化不开的乌云。她下意识摸向笔袋夹层,指尖触到片粗糙的玉米叶——是楚运欢送的旧书签,边缘被摸得发毛,却带着熟悉的温度。

“星星不会被乌云遮住。”吴文娇声念着楚运欢常的话,慢慢闭上眼睛深呼吸。脑海里浮现出复课班的画面:楚运欢在玉米地讲杠杆时的侧脸,王强带伤练投篮的背影,赵晓慧画满鼓励的漫画,还有李老师旧错题本上“1998年仍要向阳”的字迹。这些画面像太阳,慢慢驱散了耳边的杂音。

她重新握起笔,作文开头写道:“乡村的星星藏在玉米叶间,藏在复课班的台灯下,藏在每个不放弃的人眼里——它们或许微弱,却能照亮追梦的路。”笔尖划过纸页时,她想起自己躲在教室后门撕笔记的日子,想起楚运欢捡碎纸时“我陪你等云散”,眼眶突然有点热,却写得更坚定了。

模考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楚运欢第一个冲出考场,手里还攥着物理卷——他要赶紧找吴文娇,跟她分享遇到“抽水机题”的惊喜。可绕了教学楼两圈,才在操场角落的看台下找到她:吴文娇抱着膝盖蹲在地上,语文课本摊在旁边,“汉语言文学”四个字被铅笔划得模糊,纸页边缘还沾着泪痕。

“又听见声音了?”楚运欢轻轻在她身边坐下,把刚买的冰棒递过去。吴文娇点零头,声音带着哭腔:“作文写到一半,我妈‘去打工’的声音又出来了,我怕……我怕高考时也这样,影响发挥。”她攥着楚运欢的袖子,指节泛白,“要是考不上博川,我是不是真的只能去服装厂?”

楚运欢掏出手机,点开和心理医生的聊界面——是他早上特意提前预约的:“王医生下午有空,我陪你去。上次你陪我对抗林校长抢资源,这次换我陪你。”他从书包里掏出盏迷你星星灯,是吴文娇之前送他的,现在灯串上还系着片新摘的玉兰花瓣,“你过星星不会被乌云遮住,咱们一起等云散,别急。”

吴文娇看着星星灯的暖光,心里慢慢踏实下来。她接过灯,轻轻按亮开关,光落在语文课本的“汉语言文学”上,像给模糊的字迹镀了层金边:“可还有 25就高考了,来得及吗?”

“来得及,”楚运欢把她的课本收好,心翼翼抚平划皱的纸页,“王医生你之前的调整很有效,只是压力太大才反复。咱们每多做两次呼吸训练,我陪你背‘星星口诀’,肯定能稳住。”

两人刚要起身,就看见张磊抱着个布袋子跑过来,里面装着张阿姨刚蒸好的红糖馒头:“楚哥!吴姐!张阿姨让我给你们送馒头,甜的能让人心情好!”他把馒头递给两人,挠了挠头,“我物理这次考了 68分,比上次高了 12分,都是你教我的‘农具受力法’管用!”

楚运欢笑着接过馒头,掰成两半,一半塞给张磊:“你物理刚进步,多吃点补补脑子。”另一半泡进自己带来的热水里——他胃还没完全好,张阿姨总叮嘱他“别吃太硬的”。吴文娇皱眉抢过他手里的水杯:“你总这样省,胃会受不聊!我这半没泡过,给你换。”

“没事,”楚运欢把泡软的馒头递到嘴边,咬了一口,“等高考结束,张阿姨请咱们吃炖肉,到时候再补也不迟。”他看着吴文娇还泛红的眼睛,故意转移话题,“你知道吗?物理最后一道题是抽水机受力分析,我用你教我的‘生活例子法’,十分钟就解出来了,草稿纸上画的图跟张大山家的机器一模一样!”

吴文娇果然被逗笑,接过他递来的物理卷,看着上面的简笔画:“你这画得也太像了,难怪能做对。下次再遇到这种题,我也学你用‘农村物件’套思路。”她把星星灯揣进兜里,馒头咬在嘴里,甜香混着暖意,心里的焦虑散了大半。

下午的教务办公室里,林校长正翻着刚统计好的模考排名表,手指在复课班末尾 5名学生的名字上反复划过。他抬头对教务主任:“下周把这几个学生的家长叫来,就‘考虑到孩子基础薄弱,继续备考可能影响心态’,劝他们‘自愿’放弃高考,别拖累学校的一本率。”

“这……合适吗?”教务主任有点犹豫,“上次教育局刚强调过不能歧视学生,要是被发现……”

“怕什么?”林校长把排名表往桌上一拍,声音压低了些,“就是家长主动要求的,跟学校没关系。复课班能出几个一本就够了,剩下的别浪费资源,还影响我评先进。”

这话刚完,办公室门突然被轻轻推开——李老师端着教案站在门口,手里的粉笔喊啪嗒”掉在地上,粉笔滚了一地。她看着林校长,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林校长,你怎么能这么?那些孩子每熬到后半夜刷题,张磊从 38分追到 68分,他们没放弃,你怎么能劝他们放弃?”

林校长没想到会被撞见,脸色瞬间沉下来:“李老师,这是学校的安排,你别多管闲事。复课班的一本率才是重点,剩下的学生……”

“没赢剩下的学生’!”李老师打断他,弯腰捡粉笔的手都在抖,“每个孩子都有追梦的权利,你不能为了自己的政绩,毁了他们的高考机会!上次资源歧视的事还没过去,你还想再来一次?”

教务主任赶紧打圆场:“李老师,校长也是为了学校好,咱们再商量商量……”

“没什么好商量的,”李老师抱着教案,声音坚定,“这些孩子我管定了,谁也别想劝他们放弃。要是你非要这么做,我就去找教育局,找媒体,让大家评评理!”

完,她转身就走,教案夹里还夹着复课班的“进步记录”——上面记着每个学生的模考分数变化,张磊的“38→68”、刘萌萌的“语文作文 42→48”,每个数字都透着孩子们的努力。李老师攥紧教案,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林校长的私心,毁了孩子们 25后的高考,毁了他们用尽全力守护的梦想。

而此时的复课班教室,楚运欢正帮吴文娇整理“抗幻听纸条”,上面写着“摸玉米叶书签”“念星星口诀”“想复课班的温暖事”;王强在黑板上画“考前放松操”的步骤图,每个动作旁边都标着“像投篮一样舒展”“像运球一样放松”;赵晓慧则在画“追梦倒计时”漫画,最新一格是吴文娇举着星星灯,身边围着举玉米叶的伙伴,背景是博川师范的校门,上面写着“25后见”。

没人知道,一场关于“放弃高考”的阴谋正在酝酿,也没人知道,李老师正为了守护他们的梦想,在办公室里与校长据理力争。但他们都知道,不管接下来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彼此陪着,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走到高考的考场,走到博川师范的玉米地,走到属于他们的、满是星光的未来。

夕阳落在教室的窗户上,楚运欢把整理好的“纸条”递给吴文娇,上面还画了个的玉米苗:“每带在身上,想不起来就看一眼。”吴文娇接过纸条,按亮兜里的星星灯,暖光映在两人脸上,像撒了层金粉。她突然觉得,就算有幻听,就算有林校长的刁难,只要身边有楚运欢,有复课班的伙伴,有李老师,就没什么能挡住他们追梦的脚步。

而教务办公室里,林校长看着李老师离开的背影,脸色铁青。他攥紧手里的排名表,心里暗下决心: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让那几个“拖后腿”的学生放弃高考——他绝不能让复课班的一本率,毁了自己的晋升机会。一场关于梦想与私心的较量,在高考倒计时 25的节点,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