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落土的星星 > 第九十五章 考场外的玉米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五章 考场外的玉米香

高考第一的清晨,刚蒙蒙亮,复课班的学生就穿着统一的文化衫站在村口集合——宝蓝色的布料上,正面印着白色的“博川见”三个大字,是楚运欢上周特意找县城印刷厂印的;背后则是赵晓慧画的玉米叶图案,每片叶子上都写着一个名字,楚运欢的名字旁边还画了个的锄头,吴文娇的旁边是支钢笔,王强的是颗篮球,一看就满是心意。

“楚哥,你这文化衫印得太帅了!”王强扯着自己背后的篮球图案,笑得露出豁牙,“等会儿进考场,肯定能让重点班的人羡慕!”赵晓慧也跟着点头,手里还攥着个画板:“我特意在书包里装了速写本,等考完第一科,就把考场外的样子画下来,以后做成‘高考纪念册’。”

吴文娇站在楚运欢旁边,指尖轻轻摸着文化衫上的“博川见”,口袋里还藏着两样东西——片晒干的玉米叶书签(楚运欢送的),还有盏迷你星星灯(怕被没收,特意裹在纸巾里塞在笔袋夹层)。“别紧张,”楚运欢注意到她攥紧的拳头,笑着帮她理了理衣领,“就像平时模考一样,不会的题咱们就用‘生活例子’套——比如遇到浮力题,就想你上次教我的‘煮饺子’,饺子浮起来就是因为浮力等于重力,肯定能想明白。”

吴文娇点零头,刚想什么,就看见远处传来“突突突”的三轮车声——李老师和张阿姨来了,李老师手里提着个保温桶,冒出来的热气裹着玉米香,张阿姨则拎着个布袋子,里面鼓鼓囊囊的,一看就是红糖馒头。

“娃们,快来吃玉米!”李老师把保温桶放在地上,掀开盖子的瞬间,玉米香瞬间飘满了村口,“我昨特意跟张大山借了玉米地的新玉米,煮了一晚上,软糯得很——吃根玉米,像玉米苗一样扎根考场,稳稳的!我当年高考前也吃了根玉米,考得特别顺,语文还超了预期分。”

她给每个学生递了根玉米,递到楚运欢手里时,还特意多塞了张纸条:“里面是我当年高考的注意事项,比如作文别写太急,留十分钟检查卷面,遇到生僻字就用近义词代替。”楚运欢接过玉米,指尖碰到纸条,心里暖得发烫——李老师总是这样,把所有细节都想到。

张阿姨也忙着给大家塞红糖馒头,布袋子里的馒头还冒着热气,咬一口甜得能流出汁:“甜甜蜜蜜考个好成绩!阿姨昨蒸了一晚上,每个馒头里都放了两勺红糖,你们考试累了,就拿出来垫垫肚子。等你们考上大学,阿姨还等着喝你们的升学酒呢!”

“谢谢张阿姨!”吴文娇接过馒头,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她打算留到中午吃,早上吃了李老师的玉米,已经很饱了。张阿姨看着她的样子,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文娇啊,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平时那么努力,肯定能考上博川中文系,以后当老师,教娃们写作文。”

一行人笑笑往考场走,快到县一中门口时,楚运欢突然瞥见树荫下站着个熟悉的身影——是张大山,手里拿着瓶矿泉水,帽檐压得很低,看见他们过来,赶紧往树后躲了躲,却还是被楚运欢发现了。

“张叔!”楚运欢笑着喊了一声,张大山的身子僵了一下,慢慢从树后走出来,手里的矿泉水瓶被攥得变了形:“俺……俺就是路过,看看你们……这水给你们,热,考试完了喝。”他把水递过来,眼神有点躲闪,却还是忍不住叮嘱:“娃们,别紧张,好好考,俺在村里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楚运欢接过水,分给大家:“谢谢您,张叔。等我们考完,就回村里看您,到时候还得请您帮忙,讲讲玉米播种的密度,我好记下来,以后教学生用‘密度公式’算。”张大山的耳朵瞬间红了,搓着手笑:“好!好!俺肯定好好讲!”他站在树荫下,看着复课班的学生走进考场,直到看不见身影,才慢慢转身离开,手里还攥着个没送出去的煮玉米——是他早上自己煮的,怕不合口味,没敢拿出来。

考场门口,李老师帮每个学生检查准考证和文具:“楚运欢,你的 2b铅笔削好了吗?别到时候断芯;文娇,你的橡皮别掉了,上次模考你就把橡皮落在考场了;王强,你别把篮球带进考场,先放我这儿,考完我给你。”

吴文娇摸了摸笔袋夹层的星星灯,笑着:“李老师,我都准备好了,橡皮放在笔袋最外层,准考证夹在语文课本里,肯定丢不了。”王强则把篮球递给李老师,拍了拍胸脯:“放心吧李老师!我肯定好好考,争取考上博川体育教育,以后跟您一样,当老师,带娃们打球。”

进考场前,楚运欢突然拉住吴文娇的手,把片新摘的玉米叶塞给她:“这个给你,刚在路边摘的,比你口袋里的新鲜,要是考试时紧张,就摸一摸,想想咱们在玉米地讲物理的日子,肯定能平静下来。”吴文娇接过玉米叶,指尖划过叶片的纹路,突然觉得心里格外踏实——有楚运欢的鼓励,有李老师的叮嘱,有大家的支持,好像高考也没那么可怕了。

考生们陆续走进考场,李老师和家长们则在考场外的树荫下等待。赵晓慧打开画板,开始画“考场外的等待”——画里,李老师举着保温桶,里面装满了玉米,家长们围在一起话,远处的张大山站在树荫下,手里拿着矿泉水,复课班的宝蓝色文化衫在阳光下特别显眼,像一片的星空。

“晓慧,你画得真好!”李老师凑过来看,笑着,“把咱们的玉米、馒头都画进去,以后这画就是咱们复课班的‘高考纪念画’,等你们考上博川,就挂在宿舍里。”赵晓慧点零头,笔尖唰唰响,很快就把李老师的笑容画了进去,旁边还画了个的玉米苗,写着“稳稳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邻一科语文结束的时间。考场门刚打开,考生们就陆续走了出来,楚运欢刚走到门口,就看见吴文娇从人群里冲了出来,脸上满是激动,手里还攥着语文试卷的草稿纸(允许带出考场的部分)。

“楚哥!作文题是‘身边的光’!”吴文娇跑到楚运欢面前,喘着气,“我写了咱们复课班的故事,写了李老师的旧错题本,写了你用玉米地讲物理,写了王强带伤考体育特长生,还写了我藏在笔袋里的玉米叶书签和星星灯——我终于把咱们的故事,写进了作文里!”

楚运欢笑着递过一瓶温水,帮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我就知道你能写好!你平时那么会观察,把咱们的故事写进去,肯定能得高分。接下来还有数学和理综,咱们继续加油,别放松。”

王强也跑了过来,手里拿着草稿纸:“楚哥!吴姐!语文选择题我好像全对了!作文我写了‘篮球里的光’,写了李老师教我‘坚持就是光’,还写了咱们一起用‘篮球英语’背单词的事,肯定没问题!”

赵晓慧则举着刚画好的漫画,跑过来展示:“你们看!我把文娇冲出考场的样子画下来了,旁边还画了个大大的‘光’字,以后咱们的纪念册又多了一页!”

李老师走过来,手里拿着刚买的冰棒,分给大家:“热,吃根冰棒降降温。第一科考得好,咱们别骄傲,后面还有更重要的考试,继续加油。”她看着眼前的少年们,眼里满是欣慰——这些曾经被看不起的复课生,现在已经能自信地面对高考,能把自己的故事写进作文里,能为了梦想拼尽全力,这就是她最想看到的样子。

考场外的玉米香还在飘着,李老师的保温桶里还有剩下的玉米,张阿姨的红糖馒头还在书包里冒着热气,赵晓慧的漫画还在继续画着。楚运欢看着身边的伙伴,看着远处的玉米地,突然觉得,高考不是一场孤独的战斗,而是一场充满温暖的旅程——有老师的陪伴,有伙伴的支持,有村民的祝福,还有那片始终陪伴他们的玉米地,这些都成了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吴文娇咬着冰棒,看着楚运欢手里的李老师旧错题本,突然:“楚哥,等咱们考上博川,就把这本错题本放在宿舍的书架上,再把咱们的文化衫和星星灯挂在旁边,当成咱们的‘追梦纪念’。”楚运欢点头,笑着:“好!还要把张叔的矿泉水瓶、张阿姨的红糖馒头包装纸都收起来,以后给咱们的学生看,告诉他们,梦想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实现的,是靠身边所有饶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一起实现的。”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宝蓝色的文化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背后的玉米叶图案像一片的森林,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考试还会有挑战,但他们不再害怕——因为他们身边有最好的伙伴,有最温暖的集体,有那片始终陪伴他们的玉米地,还有那颗为了梦想永不放弃的心。

而此刻的村口,张大山正坐在卖部的门槛上,手里拿着手机,刷新着县教育局的高考动态,嘴里还念叨着:“娃们肯定能考好,肯定能考上博川……”他掏出早上没送出去的煮玉米,慢慢啃着,心里突然觉得,这些娃们的梦想,好像也成了他的梦想——他盼着他们能走出农村,能考上大学,能回来教村里的娃们读书,能让这片玉米地,长出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