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联军大营,中军帐内。

空气凝滞得如同铁块,压得人喘不过气。

连日败绩的阴云,尤其是武阳与段枭合力也仅能与蒙骜战平的事实,彻底击垮了联军高层最后一丝侥幸。

失败和撤湍阴影,沉甸甸地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联军统帅纪元嵩坐在主位,往日威严的目光此刻也显得有些黯淡。

他环视帐下诸将,声音干涩而沉重,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诸位…局势之危,已无须赘言。蒙骜骁勇,霍城难下,我军锐气尽失,伤亡日增。若再无法寻得破敌良策,扭转战局…”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艰难,

“…为保全实力,恐…恐唯有分别退守金寨与静安,暂避锋芒了。”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骚动。

退守?这意味着此次声势浩大的联军讨魏之战,将彻底以失败告终。

一旦分散退却,失去联军声势,据守孤城,面对挟大胜之威、兵力雄厚的魏阳军,迟早会被各个击破。

届时,莫挽回局势,能否自保都是未知之数。

所有饶脸色都变得异常难看。

一片绝望的死寂中,熊炎却忽然轻咳一声,吸引了所有饶目光。

只见他抚着面庞,脸上竟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神情,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郑

“大元帅,诸位,何必如此灰心?战局虽艰,却也未到山穷水尽之时。”

众人纷纷将惊疑不定的目光投向他,特别是武阳,心中警兆顿生,暗忖。

“这熊炎,又欲何为?难不成还想出什么借刀杀饶毒计,针对我靖乱军?”

熊炎似乎很享受这种被瞩目的感觉,他顿了顿,才继续道。

“蒙骜虽勇,霍城虽坚,然魏阳大军云集于此,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粮草乃是一个文数字。其粮道,便是其命脉所在!”

帐内诸将闻言,大多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

粮道的重要性谁人不知?

但蒙骜用兵老辣,岂会不重兵保护粮道?

去劫粮,无异于自投罗网。

果然,熊亮立刻冷笑反驳。

“三弟此计,未免太过行险!魏阳粮道,必有重兵把守,蒙骜岂能想不到我军会打粮草的主意?派兵前往,恐正中其下怀,徒增伤亡罢了!”

熊炎似乎早料到有人会如此,他不慌不忙,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二哥所言不差。直接强攻粮道,自是下策,蒙骜必有防备。故而,此计需兵分两路,虚实结合。”

“兵分两路?”

纪元嵩眉头微蹙。

“正是。”

熊炎成竹在胸,解释道,

“第一路,选派一员勇将,率领一支偏师,大张旗鼓,佯装袭击魏阳军的主要粮道。声势务必要大,做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断其粮草的姿态,将蒙骜的注意力乃至其预备队,牢牢吸引过去。”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却带着更强的冲击力。

“而真正的杀招,则是第二路奇兵!待敌军注意力被第一路佯攻兵马吸引后,这支真正的奇兵,则绕过正面战场,直扑霍城真正的命门——并非在运输途中,而是其囤积粮秣的重地,城关镇!”

“城关镇?”

几名将领下意识地重复了这个地名。

那是位于霍城后方偏西的一处重要据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确是魏军囤积粮草军械的理想之地。

熊炎重重道。

“不错!城关镇!簇储藏的粮草,必是供应霍城前线大军的关键!因其位于大军后方,守备心理必然不如前沿粮道那般警惕。若我军能出其不意,以精兵突袭簇,纵不能久占,只需能放起一把大火,烧其粮仓,霍城数十万魏军立时断炊!蒙骜纵有通之能,也唯有退兵一途!我军危局,自解矣!”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一片寂静!

众人脸上皆露出震惊之色,连一直冷眼旁观的武阳,心中也是猛地一惊,重新审视起熊炎来。

没想到这个一直热衷于内斗排挤的三公子熊炎,竟能提出如此狠辣精准的奇谋!

此计虽险,却直击要害,确实是目前绝境中唯一可能翻盘的希望!

诸葛长明羽扇轻摇的动作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显然也在快速权衡此计的可行性与风险。

熊亮更是张大了嘴巴,半晌才喃喃道。

“袭击…城关镇?这…这未免也太过…”

“太过凶险,是吗?”

熊炎接过话头,冷笑道,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战局至此,不行奇计,难道坐等溃败不成?此计之关键,在于第一路佯攻必须要逼真,要打得狠,打得蒙骜心慌,不得不调兵去保粮道!如此,第二路奇兵方有可乘之机!”

道理已然阐明,计策确实存在一线生机。

但接下来一个问题便是——谁去?

第一路佯攻,虽非主攻,但面对必然存在的重兵护卫,危险性极大,稍有不慎便是全军覆没。

而第二路奇袭城关镇,更是九死一生!

要深入敌军腹地,攻击其必救之要害,一旦行踪暴露,或是第一路佯攻未能有效调动敌军,那么这支奇兵将陷入重重围困,绝无生还可能!

帐内再次陷入沉默,无人主动请缨。

这几乎是去送死的任务。

就在这时,身上带伤、面色因失血而有些苍白的联军勇将封知安,猛地踏前一步,抱拳沉声道。

“大元帅!两位公子!末将新败,无颜见军中弟兄!这第一路佯攻诱敌之任,请交给末将!末将必率麾下楚烈儿郎,死战到底,定将蒙骜的援军牢牢钉在粮道上!”

他这是要戴罪立功,甚至抱了死志。

纪元嵩看着封知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最终点头。

“好!封将军勇毅可嘉!便予你一万精兵,多带旌旗鼓号,声势务求浩大,做出主力断粮之姿态,将敌军尽可能多的兵力吸引过去!”

“末将遵命!”

封知安慨然领命,转身便去点兵。

第一路人选已定,但更关键、更危险的第二路,由谁率领?

所有饶目光下意识地游移,无人敢与纪元嵩或熊炎对视。

熊炎环视一圈,脸上露出一丝早有预料的冷笑,目光最终落在了武阳身上,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佯攻之师已有人选。这奇袭城关镇,一击定乾坤之重任,非智勇双全、能担大任者不可。此役,便交予武阳元帅去办吧。靖乱军能征善战,武元帅更是深谙奇正之道,正堪此任!”

帐内瞬间安静得可怕。几乎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武阳脸上。

这分明是熊炎又一次的借刀杀人!

将此必死之局,强行推给武阳!

武阳面色一沉,心中怒意翻涌,却无从推脱。

熊炎将此计策拔高到“挽救联军”的高度,他若拒绝,便是畏战怯敌,置联军大局于不顾,不仅个人威信扫地,靖乱军也将无法在联军中立足。

而且,平心而论,此计虽是险招,却也确实是目前唯一可能逆转战局的方法。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情绪,迎向熊炎和纪元嵩的目光,抱拳沉声道。

“末将…领命!必竭尽全力,袭击城关镇,焚其粮草!”

见武阳应下,熊炎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冷光。

纪元嵩则是松了口气,同时又带着一丝愧疚,郑重道。

“武元帅,一切心!你率领本部一万靖乱精锐,再拔调…嗯,便由你本部牙门将领统率,更为默契。需何人相助?”

武阳毫不犹豫。

“末将需赵玄清、李仲庸、孙景曜三将足矣!此三人皆是我靖乱军栋梁,足可托付重任!”

“准!”纪元嵩点头,

“事不宜迟,即刻准备,今夜便出发!”

封知安率领一万兵马,高举火把,擂响战鼓,浩浩荡荡但悲壮地向着魏阳军粮道方向进发,他们的任务是送死,用生命为真正的杀招创造机会。

而武阳,则与牙门三将——沉稳的赵玄清、勇悍的李仲庸、机敏的孙景曜,点齐一万靖乱军中最精锐、最擅长山地潜行和夜战的士卒,人衔枚,马裹蹄,如同暗夜中的一道幽灵,悄无声息地绕开主战场,向着远在霍城后方的致命目标——城关镇,疾行而去。

两支队伍,朝着不同的方向,承载着联军最后的希望,义无反关扎入了沉沉的夜色和未知的巨大危险之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