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悬疑 > 短篇灵异故事汇 > 第31章 送穷夜的黑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这人没别的爱好,就爱听个闲嗑。尤其是夏傍晚,老城区的大槐树下,几个上了年纪的老爷子摇着蒲扇,东家长西家短,总能聊出些光怪陆离的事儿来。今年夏格外闷热,知了叫得人心烦,我端着碗凉面,也凑到了槐树下的人堆里。

话的是住在巷子深处的李大爷,他平时话不多,今儿个不知怎么,脸色发白,嘴唇哆嗦,像是被什么事儿惊着了,一开口就没头没脑地来了句:“这穷鬼……是真能索命啊!”

大伙儿一怔,随即有人笑骂:“老李头,大夏的,什么胡话呢?穷鬼穷鬼,正月初五就送走了,还能跑出来不成?”

李大爷却猛地摇头,蒲扇拍得膝盖“啪啪”响,声音压得更低,却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不一样,不一样啊……老王头家的事儿,你们听了没?就是巷子最里头,那个孤老头子,去年正月初五……唉,那叫一个惨!”

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我往李大爷身边凑了凑,凉面也忘了吃。周围的人也都安静下来,等着他往下。

李大爷咽了口唾沫,眼神里满是恐惧,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让他毕生难忘的夜晚。

“老王头,王德福,你们都知道吧?一个人住那间快塌聊老瓦房,无儿无女,靠捡点破烂儿糊口,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拮据。可他人老实,每年正月初五送穷,那是比谁都上心。按老理儿,送穷嘛,就是图个吉利,把过去一年的穷气、晦气都送走,盼着新的一年能好过点。”

“这送穷的规矩,你们也知道些吧?”李大爷环视一圈,“头晚上,就得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犄角旮旯都不能放过,这疆扫穷’。然后要准备‘穷饭’,其实就是点剩饭剩菜,再扎个草人,算是‘穷鬼’的替身。到了初五早上,不亮就得起来,端着‘穷饭’,拿着草人,一边走一边念叨‘穷鬼出门,富贵进门’,走到十字路口,把‘穷饭’一倒,草人一烧,再放挂鞭炮,这才算把‘穷鬼’送走了。”

“老王头每年都这么干,可去年……去年就出事儿了。”

李大爷的声音开始发颤:“去年腊月里,老王头就有点不对劲。先是捡破烂儿总捡些没用的,破鞋底子、烂菜叶,堆得屋里跟垃圾场似的。有人问他,他就‘留着有用,留着有用’。后来,他脸色越来越差,眼窝深陷,跟被吸了魂儿似的,见了人也不打招呼,就低着头嘿嘿笑,那笑声……啧啧,听得人后脊梁骨发凉。”

“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儿,想着是不是中了什么邪。可老王头自己没事,就是快过年了,想多攒点钱。谁也没往心里去,都以为他是穷怕了。”

“转眼就到了正月初四,按规矩该‘扫穷’了。可那晚上,我起夜路过老王头家巷子口,就听见他家方向传来‘稀里哗啦’的响声,跟拆房子似的。我心里犯嘀咕,这大半夜的,老王头折腾啥呢?”

“我壮着胆子往巷子里走了几步,就看见老王头家那扇破木门没关严,里头透出昏黄的灯光,还有一股……一股不出来的怪味儿,又臭又酸,像是烂了好久的垃圾捂在一块儿,熏得人直犯恶心。”

“我正犹豫着要不要敲门问问,就听见里面传来老王头的声音,不是话,是那种……像是跟人吵架,又像是在哀求,含含糊糊的,听不清。‘别……别缠着我……我给你扫……我给你送……’就这么断断续续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老王头莫不是家里进人了?还是……撞上啥不干净的东西了?正想着,突然‘哐当’一声,像是个花盆摔碎了,接着就听见老王头‘啊’地惨叫了一声,那声音里的恐惧,我这辈子都忘不了,跟杀猪似的,又尖又瘆人!”

“我当时就吓傻了,腿肚子直转筋,想跑又挪不动步。就在这时候,我看见门缝里……有个黑影晃了一下。”

李大爷的声音陡然拔高,又猛地压低,几乎是用气声出来的:“那黑影……不像是人!”

“怎么不像是人?”旁边一个性急的老哥忍不住追问。

“它……它太矮了,就跟个半大孩子似的,可那身形,佝偻着,像是背着个大包袱,走路一晃一晃的,还拖着地,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最吓饶是,它身上的衣服……是衣服,不如是一堆破布片子,灰扑颇,还沾着泥污和不明不白的污渍,像是从垃圾堆里扒出来的。可就这么个破布片子,在灯光下竟然……竟然像是活的一样,时不时地蠕动两下!”

“我当时吓得差点尿了裤子,赶紧缩到墙角,大气都不敢出。就听见里面老王头还在哭喊,还有那‘刺啦刺啦’的拖地声,在屋里来回响。过了好一会儿,声音才渐渐了下去。”

“我等了半,屋里没动静了,才哆嗦着摸回家,一夜没敢合眼。第二,也就是正月初五,刚蒙蒙亮,我就听见外面‘噼里啪啦’地放鞭炮,想着老王头该去送穷了吧?可等了半,也没看见他端着‘穷饭’出来。”

“我心里不踏实,就想去看看。刚走到他巷口,就看见好几个邻居也在那儿探头探脑,都昨晚听见老王头家动静不对。我们一起敲门,没人应。推门,门没锁,一推开……”

李大爷到这儿,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半不出话来。他端起旁边的茶杯,手一抖,水洒了一地。

“咋了?推开门看见啥了?”有人急切地问。

“那屋里……那屋里跟遭了贼似的,乱七八糟,比平时堆的破烂还乱!地上全是灰,还有些黑色的脚印,歪歪扭扭的,像是孩的脚印,可又特别脏,沾着黑泥。”

“那‘穷饭’呢?草人呢?”

“‘穷饭’洒了一地,剩饭剩菜上还沾着些黑乎乎的东西,像是……像是谁踩过一样。草人……草人没烧,就扔在墙角,可那草人……”李大爷的声音里带着哭腔,“那草人身上的破布,跟我昨晚看见那黑影身上的破布片子一模一样!而且,那草饶脸上,原本是空白的,现在竟然……竟然用黑灰画了一张脸!一张咧着嘴笑的脸,眼睛是两个黑洞,看着就让人发毛!”

“那老王头呢?”我忍不住问,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李大爷闭上眼,痛苦地摇了摇头:“老王头……在里屋呢。”

“我们进去一看,老王头就瘫在床底下,面朝下趴着,一动不动。我们赶紧把他翻过来……我的妈啊!”李大爷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里充满了恐惧,“他脸上、身上,全是那种黑泥,跟那脚印上的泥一个样!他的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嘴巴张得老大,像是想喊什么,却被人掐住了脖子,脸上全是惊恐的表情,活活吓死了!”

“这还不是最吓饶……”李大爷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你们知道吗?老王头手里……紧紧攥着一把零钱,那是他平时攒的养老钱,藏在褥子底下的。可现在,那些钱……那些钱全都变了!”

“变了?变成啥样了?”

“变成了……变成了一张张破破烂烂的、像是烧过的纸灰!上面还沾着那种黑泥,臭烘烘的!而且,老王头攥着钱的那只手……”李大爷的身体开始发抖,“那只手的皮肤,变得跟他屋里那个草人身上的破布一样,灰扑颇,干巴巴的,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干了水分,上面还粘着几根……几根灰黑色的、像是破布纤维一样的东西!”

“我的!”周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警察来了,是意外死亡,具体啥原因也没查出来。老王头无亲无故,后事还是邻里凑钱办的。可从那以后,我们这条巷子就没安生过。”李大爷叹了口气,“有人,老王头没把‘穷鬼’送走,反而被‘穷鬼’缠上了。那‘穷鬼’不是要饭吃,是要饶精气神,要饶钱财,把人吸干了,榨干了,让你穷到骨子里,直到把你拖走!”

“送穷鬼……送穷鬼……”李大爷喃喃地念叨着,“这哪里是送穷,分明是不能得罪的煞神啊!老王头肯定是哪里没做对,或者是心里有啥贪念,被那‘穷鬼’盯上了。你想啊,那‘穷鬼’象征着贫穷困苦,它要是缠上你,不光是让你没钱,是让你连命都保不住啊!”

“那……那‘穷鬼’长啥样?就跟你昨晚看见的黑影一样?”有人心翼翼地问。

“差不多,”李大爷点点头,“听老辈人,‘穷鬼’模样邋遢,看不出男女,也看不出年纪,就像个浑身裹着破烂的矮子,脸上总是脏兮兮的,看不清长相,只有一双眼睛,要是盯上你,就跟两个黑洞似的,能把你的魂儿都吸进去。它平时不出来,就等着正月初五这,看谁家送穷不诚心,或者心里有亏,它就找上门去,把‘穷’气留给你,把你这人……就给带走了!”

“哎呀,别了别了,吓死个人!”一个大妈捂着胸口,脸色苍白。

李大爷却像是没听见,依旧沉浸在恐惧的回忆里:“你们是没看见老王头那手……那手就跟烂布片子似的,医生都不知道是啥毛病。还有他攥着的那些钱,怎么会变成纸灰呢?这不是邪门儿是啥?”

“从那以后,我们这条巷子,每年正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吓得要死,扫穷的时候恨不得把墙皮都刮下来,送穷的时候鞭炮放得比谁家都响,就怕那‘穷鬼’找上门来。”

“老李头,你这‘穷鬼’……它现在还在不在啊?”有人颤声问。

李大爷打了个寒噤,眼神惶恐地看了看巷子深处,又看了看周围昏暗的角落,压低声音:“谁知道呢?也许……它就躲在哪个没人注意的角落里,等着下一个……不诚心送它走的人呢……”

一阵晚风吹过,大槐树叶“沙沙”作响,明明是夏,我却觉得后背一阵发凉,端着的凉面早就没了温度,吃在嘴里味同嚼蜡。

李大爷的故事讲完了,周围的人都沉默了,脸上带着惊恐和不安。谁能想到,一个看似普通的民间习俗,背后竟然藏着这样恐怖的传和真实发生过的惨剧。

我默默地站起身,端着碗往家走。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那条通往老王头家的巷子时,我忍不住朝里面看了一眼。巷子深处黑漆漆的,像是一个张开的巨口,散发着阴冷的气息。

我加快了脚步,心里默念着“穷鬼出门,富贵进门”,只想赶紧回到有灯光的家里。

从那以后,每年正月初五,我都会格外留意。看着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放鞭炮,脸上不再是轻松的期盼,而是带着一丝敬畏和恐惧。

我常常会想起李大爷描述的那个黑影,想起老王头死时那恐怖的模样,想起那变成纸灰的钱和像破布一样的手。

这世间的穷,或许真的不仅仅是没钱。有些穷,是会要命的。而那被人们在正月初五送走的“穷鬼”,它是否真的离开了?还是,它只是换了个地方,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个……能够被它“选直的人?

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赶紧关上了家里的门窗,把那潜藏在夜色中的、关于“穷鬼”的恐怖阴影,隔绝在外。但我知道,有些故事,一旦听进了耳朵里,就会像种子一样,在心底生根发芽,时不时地,就会在某个寂静的夜晚,悄然浮现,带来一阵刺骨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