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安调查不出来结果,只能对夏芸道,“同志,局里很重视这起恶性事件,我们已经去事发地附近问了群众,也查了近期的治安情况,现在正在梳理线索……”

至于梳理到什么时候,也不好。

不能光凭她的猜测,就把一个帝都大学的大学生抓起来吧?

俞泽此刻已经跟着大学生们到了广城。

十月份,广城还在穿短袖,大家一下车就把外套脱了,浑身轻快极了。

有人感慨道:“广城气真好,秋高气爽的!”

俞泽没吭声,心想,你暑假来一个试试看?

热得你打赤膊都不够,裤衩都想脱了。

老祖宗严选流放地可不是着好玩的。

但从现在起,这儿可就是宝地了。

临海城市的发展速度,在七八十年代,比帝都京市快了不是一星半点。

下了火车,两辆客车稳稳当当停在了他们面前。

几十名大学生都有些意外,他们还能有车接?

他们早就做好了走路去招待所那儿的准备,有车可真是太惊喜了。

惊喜还在后头。

一上车,他们就惊讶地发现,每个座位上都放着一瓶玻璃汽水和一份广城报纸。

这贴心的程度,所有人心头瞬间都热乎乎的。

俞泽要是在这儿,他们的眼神非得把俞泽融化不可!

俞泽去哪了?

俞泽一下火车就提前坐车去招待所了。

他去招待所安监控了。

虽然康叔和他都已经在招待所和会场安排了眼线,但人眼有时候不一定有科技眼好用呐。

空间交易所里售卖的针孔摄像头不贵,俞泽一口气买了一百个。

摄像头他可以随时查看,这玩意儿还带自毁装置,俞泽不想要了直接远程销毁,不留痕迹。

俞泽往招待所每个地方,每个房间都装了,他不用一直盯着,有什么异样摄像头都会在空间内自动报警。

这样的高科技摄像头,俞泽就是上辈子到死也没见过。

他猜想,这应该是来自更远的未来的产品。

大学生们到了招待所,各厂赞助的衣服、徽章都提前放在了房间里,他们感觉就像回家了一样!

如果以前他们只是感激拥有了这么一个机会,现在则是热血沸腾。

这待遇,他们不在秋交会上干出个名堂来,都对不起俞泽拉来的这些赞助!

第二日,俞泽就带着他们去了秋交会会场。

秋交会还有两开始,他们作为志愿者,自然是要提前进场的。

一进场,就不停地有人给俞泽打招呼。

口音还都是南地北的!

俞泽后面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看得一愣一愣的。

俞泽的丰功伟绩他们早就如雷贯耳,可是听得再多,不如现场一见。

这欢迎程度,好像俞泽就是广交会的吉祥物一般!

三个厂长也在会场。

他们十个月都没看见俞泽了,现在一见俞泽,都跟炮弹似的冲了过来。

“俞泽啊,你总算来了,我们想死你了!”

后头的志愿者看见这三个中年男人老泪纵横的样,都面面相觑,有些搞不清状况,这是……俞泽同学的亲戚?

粮厂梁厂长上前一步,率先抢话,“俞泽啊,快跟我去展位,老师傅做了新口味的罐头,早就嘱咐我你一定要尝尝!”

旁边的廖厂长和周厂长慢了一步,都在心里怒骂梁亮。

这个老狐狸,就知道用这种糖衣炮弹腐蚀人家俞泽。

俞泽笑呵呵的,“梁厂长,周厂长,廖厂长,你们都在这啊。

等我忙完这边的事就过去。”

志愿者们在后头都竖着耳朵呢。

原来这三个大叔不是亲戚,是厂长啊。

乖乖,俞泽这派头,一般人就算上鳞都大学,也没他这待遇啊?

以前他们刚考上大学的时候,还十分自信,觉得自己和学校里的任何一个人一样,都是未来国家栋梁。

现在算是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是有壁的……

俞泽带志愿者们熟悉了一番后,就背着手溜达去了向阳县的展位。

熟门熟路的找了个位置坐下,下一秒,梁厂长的罐头,廖厂长的扇子,周厂长的水就跟了上来。

“厂长大人们,你们这是干啥嘞。”

据他所知,今年春交会向阳县的成绩不错啊。

没他在,除了少了些订单,也没太大的不同。

不至于这样吧?

廖厂长扇子摇的飞起,“咱们都多久没见你了,现在在帝都大学还习惯吧?”

俞泽撇开扇子,打了个喷嚏,坐直了身子,“你们都坐下,挺好的,大学生活很充实!”

不高兴了,还有沙包打呢。

快活得很。

三位厂长其实真没什么事,就是俞泽来了,感觉踏实多了。

上届春交会确实没出什么漏子,但俞泽不在,总感觉魂飘着。

现在看到他来了,那个踏实哟。

俞泽跟三个厂长洋洋洒洒了一大顿校园生活,又尝了尝新品罐头,味道还真是不错。

最后,他旁敲侧击了一下妹妹妹夫和舅灸情况。

梁厂长道,“王智是越干越好了,我们都看在眼里呢!”

廖厂长一拍脑袋,“我都忘跟你了,俞秀来了,现在人还在招待所那边整理东西呢。”

“嗯,她怎么也来了?”虽然他妹挺优秀,但英语三棍子打不出一句来,来广交会也发挥不出优势啊。

“她现在英语进步可大了。”廖厂长语气间,还有些与有荣焉。

“自从你考上了大学走了后,她就牟足了劲学外语,平时上班间隙,她都要拿个收音机出来听英语,是磨耳朵。”

厂里的人都没当回事,觉得她就是三分钟热度。

这英语哪是这么容易自学的。

但还真就被俞秀学成了。

向阳县里,英语比她好的,都成了她的老师,一有空就逮着人去问去学习。

俞泽听了挺高兴,他妹很上进啊,这是好事。

七八十年代英语学好了,好处大大的。

廖厂长继续道,“现在她英语比我还好了,可不就得带她来广交会发光发热了嘛。”

英语口语好,对头饰产品了解,就是外贸销售的人才。

廖厂长觉得与有荣焉的原因是因为厂里现在其他文职员工,也被俞秀影响到了,都开始学习了。

就连车间四五十的大娘,都会古德猫宁古德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