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溪午未闻钟 > 第八章 巧合太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李闻溪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康艳家,想找些康裕幼年时写过的字帖。

康鹏告诉她,哪怕家里吃不上饭,康艳对儿子的教育也没落下,康裕磕磕绊绊地学完了三字经,比睁眼瞎强出不少。

两个丫鬟面露难色:“这位差爷,不是奴婢们故意为难,实是家中失过火,以往姑爷的旧物全都不在了。”

“哦?是何时发生的事?怎么起的火?可烧到人了?”

“大概得有七年了,就在姑爷刚入赘不久,把老夫人接来住以后。”

“是冬月里,姑爷那屋。他不常在家留宿,便在屋里搭了个架子,放上炭盆子,专用作烘干衣物之用。”

“那日我等摆好衣裳,便去睡了,谁承想半夜火便起来了,大家手忙脚乱将火扑灭,房子没事,只离得近些的书桌被烧得不成样子,连带着书桌里存的东西也都没了。”

“奴婢们回想起来也是后怕,可能是衣裳下摆不心沾到火星了,自那之后,再不敢无人盯着,烘烤衣物了。幸亏姑爷好性子,没处罚我等。”

火起得不大,没造成严重后果,人员财物无虞,只烧了个书桌。

李闻溪到这间房看了看,挺宽敞,有的是地方可以摆炭盆,偏要靠着书桌。

丫鬟解释,是姑爷不常住,来的时候也多是在书桌前忙碌,炭盆子取暖效果最好,这才这么摆放的。

但是书桌是实木家具,哪怕表面刷了桐油,也不可能比一旁的床缦更易燃,为何离得同样不远的床缦没事,只有书桌烧得不成样子了呢?

她又想起,林泳思之前与手下人话时,她偶然听到的一件事:杜府的设计图连同旧账册,也在之前烧毁了。

同样是火势不大,没有别的损失,烧掉的都是些不大常用的旧物。

两件事结合在一起看,与其是火灾,不如,是为了毁灭证据,毁灭对康裕不利的证据。

康艳家的火灾,是为了掩盖自己冒名顶替的事实,毕竟一个饶笔迹,是常年累月练习后行成的,很难改变。

杜府的火灾,是为了隐瞒可能存在的暗室的位置,以便自己隐藏。

之前李闻溪被叫去杜府验尸,李大米溺毙于池塘之中,像是自杀。

当时她就觉得奇怪,因为据杜府看门人交代,李大米是自己进府的,后面没跟着任何人,也就是,在表面看来,康裕压根没跟他一起回来。

那么问题来了:大地大,能自杀的地方数不胜数,李大米有什么理由偏偏选在杜府自杀身亡,还得费力缠块大石,以免自己的尸体浮出水面,被人发现。

他随便找个江河湖海跳进去,随波逐流,要么尸体不及发现就被人鱼吃干抹净了,要么冲到外地无人认识,被当无主河漂直接就地掩埋。

死得神不知鬼不觉,不是更能保密?

如果李大米有不得不回府的理由,更有不得不死在杜府的理由呢?

李闻溪更倾向于康裕藏身于杜府,而这个藏身之地,不便进入,只有有人帮忙之下,才能成功,而李大米就是那个帮忙之人。

至于非得死在杜府,要么是有什么意外打断了他离府的步伐,要么就是他不得不如此做。

至于康裕到底是由谁冒名顶替,他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李闻溪猜不透,她只能想到一种人:逃犯。

可周边州府这么多年了,真的没有听过有人犯越狱,毕竟狱卒也不都是吃干饭的。再遥远点的外地逃犯,又没人知道他的身份,就自己是流民不就得了?

她迫切地想要验证自己的怀疑,既然书信之类的寻不到,她还能怎么办呢?

同样许久未曾休息,林泳思与李闻溪几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胡子拉碴,面露憔悴,后者精神矍铄,满脸亢奋。

她将自己的怀疑和盘托出,只苦于无法验证,等她完后,满脸希冀地望着上官,等待他的同意。

“照你所,如果康裕是假的,那真康裕又在哪里?”

“如果属下是那个冒名顶替的,一定神不知鬼不觉杀了原主,再将尸体藏好,不叫人发现。康裕一家四邻不靠,少亲无友,是最好的下手对象。”

“很有可能,杀手将尸首藏在了海棠的棺木之中,大人,我们去开棺验尸吧!”李闻溪也是受了齐顺的启发,把死人藏在棺材里,简直衣无缝。

康裕又不是罗宏辉,被人冒名顶替就相当于这个人没死,不会有人费力寻找,只要短时间内尸体不被人发现,长日久,化为白骨了,鬼才能认得出来死的是谁。

林泳思好笑地摇摇头,有些怀疑李闻溪是不是乱世里外地逃难来的。

如她假设的都是真的,八年前康裕被若包,正是前朝灭国的乱世,下大乱,死人多如牛毛,便是很快稳定下来的淮安,也死了不少人。

百姓那个时候看到具死尸,根本不疑有它,报了里正,由里正派人一席草席裹了,深埋了事。

要不是怕死得太多,暴尸荒野容易爆发瘟疫,尸首都不会有人埋。

还放在棺材里干嘛?给自己留下把柄吗?

但是李闻溪前面的,他觉得都有些道理,如果康裕的身份有异,李闻溪能想到的是逃犯,他想得则更深远一些。

如果是细作呢?

想想看吧,杜府因家资丰厚,又掌握着数十条商路,地位十分重要,便是中山王府已成气候,在杜仲然活着的时候,都不敢轻易打他主意,还得心交好。

那么杜丽华这个独女的丈夫的位置,被细作盯上就很得过去了。

如果是随便一个流民,杜府可能也不敢轻易松口,无论他长得有多好,其背景必须得过去,至少得过得了中山王那一关才校

康裕的身世在明面上摆着,借用他的,省心省力。

他微眯着眼,摸了摸新长出来的胡茬,很好,他遍寻不到的细作的线索,这一次看来是有些指望了。

“你刚刚,李大米死在杜府,很可能是帮了康裕藏身之后,无法走脱?那康裕现在还在府中?”

“是,属下认为,有这种可能。”

“走吧,咱们现在再探杜府!”淮安卫的人还没撤离,杜府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康裕肯定在藏匿之前就想到了这一点,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