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穿越1644 > 第328章 悍匪仁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州城,西门。

城头上有一百人驻守,值守百总在城墙根,裹着麻布毯子打呼噜。

“当,当,当。”

警钟在城头急促响起,百总猛的从地上坐起。

“什么情况?”

有个士兵从城墙上探出头,火把将他脸上的惊恐照亮。

“有敌人,已经到了城下。”

这几,红缨大王的阴影笼罩,百总根本不问,心中顿时发凉。

转身便朝一个团练士兵大喊:“你,快去叫知府大人。”

此刻城下,诸勇并没有摆出攻城状态,他在等知府陶德治。

一个脑袋伸出城头,见火光中,城下一片铠甲刀刃闪烁,表情顿时惊恐。

“你们是什么人?”

要无损的接手清州,姿态当然得做足,诸勇让亲卫举起火把,逐渐走向城墙。

距离城墙大约三十步,方才停住,双方的面孔清晰可见。

“我是红缨大王麾下,诸将军,请你们知府来过话。”

城防团练,总共六百人,今日还抽了两百去五里庄,此刻西城城头,仅有一百人防守。

百总看下方黑压压一片,心中哪里不慌:“已经去喊了,好汉们稍等。”

城下诸勇暗暗冷笑,这百总怕了。

一刻钟后,陶德治的身影出现在城墙上。

让诸勇有些意外,陶德治居然带了一百人过来,拳头不禁捏紧,最好的强攻机会已经错过。

“陶知府,又见面了!”

听出诸勇语气中的杀气,陶德治心中忐忑。这人是来攻城,那红缨大王去五里庄,岂不是多余?

“将军,你为何来此?”

见陶德治明知故问,诸勇语气中透着冷意:“陶知府,我来拿清州城,你要执迷不悟吗?”

这话的含义,当然是在质问陶德治,刚刚为何带了一百人来。

此时陶德治才明白,原来红缨大王,做的是调虎离山。

不禁看了眼远处,五里庄一片安静,应该没有发生拼斗,随即不解道:“你不担心红缨大王安全?”

这句话,暴露了陶德治,知晓五里庄背后的事情。

但此刻诸勇不能生气,他压住怒火,语气尽量平和。

“大王对富绅痛恶,对百姓却是怜悯,今夜为何如此,大人难道看不出来?”

陶德治当然不傻,此刻城头上,满打满算两百人,下面一千五百,铠甲刀刃银光闪闪。

和平献城,本来问题不大,但五里庄的事情后,对方会不会改变态度?

于是陶德治,决定再试探试探。

“如将军所见,我城头上亦有数百勇士,想兵不血刃,将军也需掂量掂量。”

掂量?要不是诸英为了少伤亡,朱勇已经强攻了。

想着诸英冒险深入五里庄,诸勇知道,不能让诸英心血白费。

“陶知府,你可听清楚了!”诸勇手按刀柄,声音在黑夜里犹如沉钟,他要把真诚和震慑,一同传达给城头上所有人。

“大王怜悯守城兄弟,不忍生灵涂炭,这才叮嘱我,万不得已之时,才能开启杀戮。”

完,诸勇抬头看了眼陶德治,见陶德治在犹疑,心中暗暗升起杀机。

缓缓转头,身后精兵营兄弟心领神会,纷纷开始检查腰间的攀墙钩,就是换,顷刻也能把城头上这二百人解决掉。

城头上团练士兵见状,人人心惊胆颤,他们大多数,还没打过仗。

陶德治的想法不同,他知道,对方若是强攻,城头顷刻就下。

可他必须搞清楚,现在的红缨大王,对清州城,是个什么态度?否则以他性格,宁可玉碎!

“敢问,将军若是进城,百姓如何处置?”

诸勇听闻,心中有了些希望,毫不犹豫回答:“秋毫不犯!”

城头上的陶德治,开始用力打量诸勇,想从对方眼神中,看出真假。

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并再次询问:“将军如何担保?”

这如何担保,难道还要写字据不成?

此刻诸勇,耐心逐渐耗尽,为了诸英,他也不妨死上那么几百人。

“陶知府,诸某人话算话,言尽于此!”

看见城头上,陶德治明显慌张了一下,但仍然没有投降举动,诸勇准备下令强攻。

就在准备抽出战刀之时,忽然想起出发前,诸英给的锦囊。

当时诸英告诉他,万不得已时,可拆开,依照行事。

赶忙从腰间内衬里,掏出布包,打开后,里面是一张纸条。

借着火把一看,上面写着:若对方不肯投降,你亲自上城一趟……。

看完后面内容,诸勇顿下决心,挥手将副将招来。

“你听着,我等会独自上城,若有意外,强制攻城,拿住陆柄全家,救出大王。”

语气坚决,不带一丝反驳的余地,完,便独自朝城墙走去。

城上陶德见对方一人走来,眼中不禁露出疑色:“将军做甚?”

“请陶知府,放下吊篮,我独自上城一叙。”

很是出人意料,但足见对方之真诚,陶德治欣然同意。

等诸勇来到城墙上,眼睛扫视之下,全是未经战斗洗礼的恐慌眼神。

但这些人还能站在这里,就代表陶德治此人,算个能笼络人心的角色。

没时间寒暄,诸勇开门见山。

“我替一位大人,问候陶知府!”

这太莫名其妙,陶德治脑袋微微后仰,语气疑惑道:“哪位大人?”

诸勇将双拳一抱,突然对陶德治行了个礼,然后把声音压的很低:“津总兵,赵辰,赵大人。”

“啊……”

此言一出,陶德治心中忽然翻腾。

作为知府,陶德治当然知道赵辰,并且他的处境,让他对赵辰的行政手段尤为关注。

土地回收国有,农户按人头租赁,禁止土地买卖。

可以,这正切中了大明的时弊。

若是此法可以推行,不出二十年,大明再无地主特权阶级。

当对方出赵辰二字,再回想起当初在静海,看见红缨大王诛杀权贵,一切都明朗了。

这红缨大王,其实就是赵辰的白手套。

明面上,赵辰是官,不能动富绅。但他通过红缨大王的手去做,就没人敢什么了。

现在只需再问一句,真相就能大白。

“敢问将军,之后静海,清州,该走向何方?”

见到陶德治脸色剧烈变化,诸勇知道,自己夫人赌对了,脸色不禁露出自信的笑容。

“等拿下河间府,静海和清州,都归津卫管辖,大人亲自去问赵总兵吧。”

津卫,在附近早已闻名,百姓乐业,农商繁荣,许多百姓不顾法令,冒着杀头风险偷偷往那跑。

既然如此,陶德治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深深吸了口气,瞬间朝着城门处大喊下令:“城门卫,打开城门!”

这一声,洪亮而坚决,空笼罩的阴云,顿时露出一个月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