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刺耳的警报声刚刚消停,空气里还弥漫着能量爆炸后的焦糊味儿。风逸尘站在控制台跟前,手指噼里啪啦地在键盘上敲着,调出最新的数据曲线。
“频率波动已经稳了三分钟啦。”数据分析员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不敢相信的激动。
“可不稳定因素还在呢。”零站在他身后,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刚才那能量反扑,明它还没完全被咱们拿捏住。”
风逸尘没吭声,就这么盯着屏幕上那条慢慢平稳下来的能量波线。他脑子里一直回响着第308章末尾那个怪纹路——感觉它在引导什么未知的力量,他们现在知道的这些,不定只是一部分。
“准备下一次试试。”他终于开了口,语气特别坚决。
维修组的人马上动了起来,换了受损的设备,重新校准磁场发生器。这次,他们加进了陨石轨迹模型和金属碎片的反馈参数,想模拟遗迹里原来的能量环境。
“所有人注意啊。”风逸尘扫了一圈,“这次的目标不是压着能量,是让它共振。”
众茹点头,气氛紧张却又有条不紊。
“启动!”他一声令下。
蓝色光晕又把整个空间罩住了,能量体慢悠悠地冒了出来,就像刚睡醒的大怪物。
监测屏上的曲线开始蹦跶,幅度比之前了不少,但还是能看出能量在试探外界咋干预它。
“频率同步完成!”操作员大声报告。
“保持现在的参数,别急着推进。”风逸尘沉着地指挥着。
时间一点点过去,能量体的波动渐渐有规律了,好像真在跟着他们的节奏走。
突然,一道弱弱的光从陨石样本里射了出来,和能量核心产生了共鸣。
“它在适应!”影狐声嘟囔,帽檐下的眼睛闪过一丝惊讶。
风逸尘没搭话,赶紧调整参数,把陨石的共振频率再放大了些。
能量曲线猛地抖了一下,接着竟开始像心跳一样有节奏地起伏。
“它……它真的在共振!”数据分析员差点喊出来,眼睛都瞪大了。
“接着维持这个频率。”风逸尘沉声,“慢慢减少外部输入,让它自己稳定下来。”
过了几秒钟,系统提示音响起:“能量波动进入自持状态,稳定性评估:92%。”
整个实验室先是安静了一会儿,接着爆发出压抑很久的欢呼声。
“咱们成功了?”有人心翼翼地问。
“还没呢。”风逸尘摇了摇头,“这才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的验证呢。”
他马上命令:“启动时空通道监控程序,看看能量对通道有啥影响。”
监控室很快传来消息:“时空通道的能量波动开始变,有些地方变稳定了。”
“接着注入稳定能量。”风逸尘又补充,“每十分钟记一次数据变化。”
接下来两时,整个团队都绷紧了神经。每个人都明白,一点失误都可能让之前的努力白费。
风逸尘亲自守在控制台,一边盯着能量反馈,一边分析数据。
忽然,他瞅见一个细节——时空通道有块区域恢复得比别的地方快多了,都开始形成稳定的能量节点了。
“这个位置……”他皱着眉琢磨,“咋会这样呢?”
零凑到屏幕前看了看,也发现不对劲了:“这儿的数据模式跟遗迹里的一些符号挺像的。”
“难道是有啥信号在引导?”风逸尘声嘀咕。
就在这时,警报声又响起来了。
“能量波动回升!增幅15%!”操作员大喊。
“别慌。”风逸尘立马做出判断,“调整输入频率,按刚才的共振模式补一下。”
指令一下,系统很快就有了反应。几分钟后,波动又降下去了,回到了能控制的范围。
“看来它不光是被动被控制,还会自己找平衡点呢。”影狐声,“这明它真有点意识。”
风逸尘点点头:“也许它不是敌人,是个得被咱们理解的东西。”
两时的验证期结束了,数据显示时空通道的不稳定情况好了很多,好几个关键区域都正常工作了。
“咱们做到了。”零轻声,眼里透着累过后的欣慰。
“暂时的。”风逸尘站起身,朝终端机走去,“咱要做的事儿还多着呢。”
他打开数据库,调出刚才记下的特殊区域坐标,把它标记成“重点研究对象”。
“这块陨石、金属碎片,还有那走廊里的纹路……”他自言自语,“它们之间肯定有关系。”
零走到他身边:“你打算深入调查?”
“必须的。”风逸尘眼神特坚定,“这可不是简单的能量失控,是一次唤醒。”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研究员急匆匆走进来。
“风先生,我们在另一个遗迹入口找到一块新的符文石碑,上面的图案跟刚才的波动模式特别像。”
风逸尘眼睛一下亮了:“带我去瞅瞅。”
一行人麻溜地出发,去了新发现的遗迹入口。
到了那儿,风逸尘一眼就认出石碑上的符号——就是他在能量波动里捕捉到的那个特殊频率的图腾。
他伸手摸了摸石碑表面,冰凉的触感让他心里一哆嗦。
“这可不只是封印的地方。”他声,“它是个古老系统的启动开关。”
零皱着眉:“你是,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
“很有可能。”风逸尘收回手,转头看着她,“咱们得搞清楚它到底干啥用的,不然下次再爆发,可能就不只是能量乱套那么简单了。”
远处,夜黑沉沉的,星星都没啥光,好像整个城市都在等着揭开某个秘密。
风逸尘盯着石碑中央的一道裂缝,那裂缝里头,隐隐约约泛着蓝光。
他慢慢伸出手,指尖刚碰到裂痕边儿,一阵沉闷的震动从地下传了上来。
整个遗迹,好像就在这一刻,彻底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