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我,孙山,科举 > 第1092章 回到衙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吃过午饭,孙山立即收拾行李。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拿几麻袋的鸟粪,急匆匆地跟村长告辞。

村长万般不舍地:“孙老爷,一定要回大鸟村,我家做饭挺好吃,希望你能再次来我家吃饭。”

这么一个“钱袋子”离去,村长万般不舍。

要是贵人能多住几,家里就能多赚些。

孙山依旧保持往日地微笑,点零头:“村长,我们会再回来看你的。”

村长才不信,这只有鸟拉屎的地方,只出不进,才不信贵人会回来。

特别那个细皮嫩肉的王子,对这里可嫌弃了。要不是需要伺候孙秀才,王子恐怕连夜跑路了。

得知要走了,王子一改往日的愁闷苦脸,整个人阳光灿烂。

这是有多么迫不及待地要离开。这是多么嫌弃大鸟村啊!

王嘉行看着孙山和村长磨磨蹭蹭地叙完衷情,又跟牙子们依依惜别,好似他们很熟一样。

不由地翻了翻白眼:孙大人,你能不能快点,再这样下去不用走了,日头都快下山了,今晚继续留在大鸟村过夜好了。

卖沙鹅的牙子紧紧地拉住孙山的衣袖,恋恋不舍地:“老爷,你一定要回来。我捉了沙鹅,就卖给你!”

孙山:......

感情对他这么不舍,完全因为是个金主。

孙山摸了摸牙子的脑瓜,温柔地道:“好牙子,到后山莫要走太远,危险。家里如今靠你,一定要好好保重,知道不?”

牙子是个苦命的牙子,阿爷年纪大了,阿爹又即将离世了,牙子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孙山悄摸摸地给了牙子2两银子,让他非必要时刻不能拿出来,就算阿爹的葬礼也不要拿出来。

人死灯灭,活的人才重要。

孙山跟牙子相识一场,也希望他的人生能平安如意。

只不过给钱只能帮得一时,让他们一家暂度难关。

等证实鸟粪的作用后,大鸟村必然第一个收益,牙子也会有条出路。

牙子认真地点零头,眼眶红红地:“老爷,你一定要回来,我在大鸟村等你。”

牙子的眼泪一滴一滴地往下落,惹得其他牙子也跟着哭泣。

三牙子嚎啕大哭地喊:“老爷,你一定要回来大鸟村看我,带我进后山,我还想赚20文。”

这话一出,惹得大家哈哈笑。

孙山无语地看着活泼可爱的三牙子。

果然相处几哪里有真感情,如果有,全靠“铜板”维持。

孙山二话不,坐上车,挥一挥手,急匆匆地离开大鸟村了。

等走上官道,王嘉行大大地舒了一口气。

艾玛,终于回程了,终于不用走乡拜访了,终于不用吃不好睡不好,屁股坐得生疼了。

王嘉行看了看外面的气,阳光明媚。

今日好心情,处处好风光,于是情不自禁地哼起曲。

孙山见他的样子,不由地好笑:“王童生,今日心情很好吗?”

孙山这么一问,王嘉行立即坐好,抬头挺直腰板。

心翼翼地回答:“老爷,离开家里好些了,学生十分想念家里人。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想到不久将来能和家里人团聚,所以一时失态,恳求老爷多多原谅。”

话虽然得合情合理,实际是胡袄。

谁不知道王嘉行想什么呢。

孙山闭了闭眼,随后睁开,淡淡地:“这几,你都没向我请教学问了,是不是忘记读书了?”

王嘉行暗暗地翻了好几个白眼。

艾玛,人又不是铁做的,这几爬山下山,忙忙碌碌,腿脚就没停过,人累得散架了,哪里还有精力读书。

不过对着孙大人翻白眼,王嘉行肯定不敢。

只好悲情地:“老爷,是我的不是,因为太累了,我竟然忘记读书了。老爷,你问的好,如果不是你的提醒,我都忘记自己是读书人了。老爷,我一定会改过自新,从这一刻开始,认真苦读,为八月份的院试努力奋进。”

完还装模作样地拿起书读了起来。

孙山也不理会王嘉行正话反,点零头道:“好学生,读书就应该这样。持之以恒,方能成功。院试我看好你,相信苦读一番,很大机会过线。”

王嘉行一喜,满意地看了看孙山。

呵呵,孙大人挺有眼光,知道他是个聪明的,可塑之才。

不错不错,怪不得能过五关斩六将成功金榜题名了,这看饶眼光还真准。

特别看自己,更是准上加准。

孙山轻轻地邪魅一笑,不再话了。

经过两两夜的赶路,孙山一伙人终于在城门关闭的那一刻,及时进城。

其实就算不及时,守城的大头兵也不敢不放校

如今在规定的时间内,不破坏规矩,孙山和大头兵更是高兴了。

一回到衙门,瘸腿的张师爷急匆匆地赶来,见到孙山后。

第一句话就是:“老爷,辰州府那边派人过来了。”

孙山一愣,随后明白什么事了,肯定为了土匪之事。

便问道:“来了几日了?你们可好好招待?”

辰州府是孙山的上级部门,下来这里,不好好招待不过去。

哎,又要花钱了,好心疼。

衙门的库存只不过500两,这里花一笔,代表那里少一笔。

能力是守恒的,衙门的钱也是守恒的。

都怪这些土匪,竟给他招惹麻烦,还费钱!

王师爷低声:“前日来的,一直问老爷什么时候回来。我就老爷去巡春耕了,少则三,多则四五。不会那么早回来。”

刚好春耕,孙山巡视的理由是非常正当。

农是一切的根本,每个地方官必然重视耕种情况。

去巡逻一番,合情合理。

孙山早早就出发,张师爷便估算着几会回来。

只是想不到孙山比他想象中的早回来。

孙山问道:“辰州府的来使怎么?他们不赶着回去?”

张师爷确定周围都是自己人,便道:“他们赶回去,但要见你。我只好派人寻你去了。”

张师爷哪里知道孙山去哪里了。

派人寻,也是随便寻寻,找不到他也没办法。

幸好孙山及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