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安宇知道玉尘真人是不想让宝鉴两边都为这个沉重的话题而怆然,便也打起精神,笑道:“师叔的宝贝是最多的,随便拿出一件都是世间罕樱”

话音未落,只见玉尘掌心托着一座精巧丹炉缓缓升起。

炉体呈葫芦状,四足如虬龙盘踞,双耳似展翅欲飞的玄鸟,通体流转着青金色泽,质地似玉非玉、似金非金,表面细密的云雷纹在光影下若隐若现,隐隐透出周星斗之象。

“丹炉?”

陈安宇一愣,随后却开口推拒道,\"师叔厚爱,只是师侄修为尚浅,火候不足,恐难驾驭如此重宝。宗门日常炼制资粮更需此物,晚辈实在不敢收受。\"

丹炉对于一个门派而言,是基建级的设备,清虚宗困守元清玉虚,一应修行资粮都需要炼制,对丹炉是极其倚重的。

有几座丹炉,便如有几座工厂,可以产出延续清虚宗命数的一应物资。

“无妨,师门中还有祖师传下的飞仙凤纹炉,乌金盘龙鼎,足以应对。”

玉尘将丹炉直接抛了过来。

那丹炉落在地上,倏忽变大,足有三尺高,陈安宇将真元往上一转,就知晓这还不是丹炉的极限,最大可变作三丈高的大丹炉。

放大后的炉体泛着琉璃般的光泽,下腹处环刻着五枚栩栩如生的兽形纹章——昂首吐焰的赤鳞夔牛、背生木枝的青角鹿、踏浪而行的玄甲鳄、振翅焚云的金羽鹰、背驮山岳的苍黄巨龟,正是元清玉虚象征五行的五大神兽。

上腹则嵌着三轮银纹:中央金乌展翅、左侧蟾蜍衔月、右侧龙鼋踏星,暗合日月星三光之道。

以真元一探便可察知,这些银纹雕塑,其实都是炉门,可以开合。

“此炉名为‘玄枢炼神炉’,取地人三才之形,融五行三光之道。”

玉尘抚过乱飞的红发,目中泛起回忆。

“此炉水火相济,炼丹铸器皆宜,更妙在以真元温养时,可淬炼神意、凝练法力,于筑基结丹大有助益,故以‘炼神’为名。”

“这般来,倒确实于我有大用,那就多谢师叔了。”

陈安宇闻言不再推辞,此炉于他淬炼法力、早日破境确有大用,收下后便可更快助宗门脱离困境。

此外,陈安宇虽有九渊烬龙鼎,但它实际上是镇运至宝,不是用来炼丹炼器的,这炉子来得恰好合适。

虽是不需再遵守有来有回的规则,但这次清虚宗准备的东西仍是不少,甚至还超过陈安宇筑基之前。

陈安宇收过来后,一一看过。

有立在清虚宗山门前的“苍昊震魂钟”,钟体古铜色,刻满云海苍鹰纹,晨课时声震百里;传法殿前的“明心琉璃磬”,通体透如冰晶,刻着层层叠叠的莲花纹,晚课时清音涤心。

另影赤阳焚钵”、“素月凝露盘”、“星河聚气盏”等法宝,更有一座“鱼龙百变阵盘”,盘面刻着鱼化真龙的动态纹路,灵光流转间幻象万千。

最贵重的当属十二根“周定海神柱”与一座“璇玑元辰瓯。

定海神柱高逾丈许,玄铁铸就,柱身刻满周星斗与地脉灵纹;元辰晷呈金色圆盘状,盘面嵌着日月星辰与干地支,中央指针随灵气流转而变动。

这两大法宝正是定时空、稳洞的重宝,无疑是让陈安宇拿去,在无主的洞福地中开辟山门用的。

“这,师父是把清虚宗的家底都搬过来了?”

陈安宇瞠目结舌,怎么一次赐下这许多法宝?

他心思一转,便发觉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宗派山门所用的法宝,不禁面露关牵

“师父,你可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把清虚宗的老底都搜刮了给我,列为师叔和同门岂不是连早课的钟声都听不见了?”

“孽徒,什么胡话!”玉灵真人气得发笑,“这些东西,都是早已备好,如今恰逢其会,才给了你罢了。”

陈安宇心思如电,顿时明白过来:“师父,莫非师门早有举派迁移的念头,如今我在地星界扎下脚跟,便要在地星开枝散叶了?”

“举派迁移这等好事,我等都早已不作妄想了,我等本来打算,若是事不可为,就合举派之力,打开诸乱流,护送宗门最后一点根苗出去,这些东西,确实是另立山门所用。”玉灵真人叹息一声。

诸乱流……

陈安宇也是惊诧,诸乱流便是时空乱流,乃是诸万界之间无上无下,无大无,无始无终的混沌,时间空间都已错乱,没有大法力,在其中穿梭,很快就会迷失。

只有极其侥幸才能遇到某处界,逃出生路,而所遇的界还未必适合修行,这等做法存活的几率,比中彩票还,清虚宗确实已经做好了最坏准备了。

穿越诸,最为稳妥的办法,自然是两处立起界门,彼此勾连,建立稳定通道,诸映界宝鉴便有界门之效。

再其次,也要建造渡虚法舟,此法舟虽也可在诸乱流中留存,却也不能如无头苍蝇一般随便飞渡,最好能够按照已知路线,以界为跳板,传渡过去。

直接进入诸乱流是最坏选择,即便是渡虚法舟,在诸乱流中也难以坚持多久。

但是,直接进入诸乱流,有一件好处,那便是无论身上有任何锁定,身后有任何敌人追杀,都能摆脱。

一旦进入诸乱流,哪怕彼此只是相差一念时间,都可能相差无穷空间与无尽时间,再难追索。

“如此,将这些法宝都交予我,倒是物得其所,师父放心,我在这里定会好生操持,壮大山门,不辱清虚宗声誉。”

对于元清玉虚为何遭遇衰劫,导致诸多修仙大宗困于其中,无法逃脱,玉灵真人始终不曾提过,他过,等到合适的时候,才会告诉陈安宇,所以陈安宇也没有多问。

“不过师父,徒儿心中有些拿不准的事,还要向师父请教。”

陈安宇将之前李主任过来的事情,告诉玉灵真人。

李主任是龙主身边之人,自然不是为自己而来,不定过一段时间,陈安宇就会被龙主召见。

“凡俗王朝,也想搅风搅雨,着实是不知高地厚。”

玉尘师叔一头红发怒张,冷哼一声。

“师兄,话不是这么,安宇所在界,与我元清玉虚不同,虽有道法传承,却因灵气衰微,不成气候。”

“地星界的黎民百姓,能走出一条与修行截然不同的道路,可见大道三千,各有其妙。掌教师兄所看书籍,我也曾看过,纯以开启民智,启迪灵性而言,我元清玉虚也有不及,若以常例观之,未免有水土不和之虞。”

玉婉师叔作为清虚宗元婴长老中少有的女性,性格最为温和持重,也是除了玉灵真人外,唯一看过陈安宇送去的教材与书籍者。

“地星界虽然物产丰盛,若与元清玉虚鼎盛时相比,也不过尔尔。彼处物欲横流,人心慕财,以经济为命脉,以资本为根苗,人心虽言自由,实则为法礼名教诸般规矩束缚,极易操弄。”

“其中诸国,有帝王称尊者,有大贾控国者,有神教蛊心者,唯有安宇所在的龙国,以百姓为初心,以苍生为基业,其志宏远,其魄勇决,颇有上古圣贤,人人如龙之雄志。”

陈安宇没想到,玉婉师叔对龙国竟是赞誉有加,自己也觉得与有荣焉。

“人人如龙,可笑可笑。我元清玉虚,诸宗并立,道有无为之治,佛有慈悲之心,皆能导善向德,人心朴拙,尤难避免阴私贪婪之弊,暴虐吞占之政。”

“凡人不入修行,不知大道,难免六欲缠心,七情惑智,此辈纵有再多才情,也终有昏聩的时候,只要还是人治之政,便最多只能减少弊政,不可尽除。”

“多少王朝兴起之时,群贤汇聚,风云龙虎,改换地,可惜后来朝代更迭,人心思变,利欲熏心,不复当初。”

“师妹你这地星的朝廷有人人如龙的雄志,即便初时如此,久而久之,后人可还能初心不改?一代如此,二代如此,代代复又能如此?”

“须知盛衰兴亡自有数,世间从无万世不易之王朝。即便其等真能矢志如初,若人人如龙之时,也必有人如佛家所言,变作那食龙的大鹏,那人人如龙,便和人人如虫,无有不同。”

玉尘师叔面露嘲讽,却还是不太看好龙国之策。

陈安宇不禁汗颜,玉尘真人虽然脾气火爆,洞见却明,一番话直指人治之弊。

“师兄此言差矣。”

玉风师叔也适时开口。

“我清虚宗领袖群伦,教化下,独称掌教,修行正途,也有赖于大道兴盛,自然有维护壤正统,黎民治世之责。彼处朝廷,若政通人和,为民争利,便与我门派相合,只需施以教化,佑以神通,自然俯首听命。若是不肯服从管教,便是扶起一人,取而代之,也是易事。”

陈安宇冷汗连连,玉风师叔看着为人谦和,话倒是霸道,这就要让龙国“俯首听命”“取而代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