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武侠 > 生活的橄榄枝 > 第168章 又换新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凡拿着赵飞燕的令牌进入了藏书阁,一旁的执事女修强忍着笑意,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我没看见的样子。

赵飞燕则懊恼的看着王凡的背影,心中责备自己怎么这么怂,为什么这么怕王凡。

王凡在藏书楼一楼转了一圈,摇摇头便上了二楼,一楼全是炼气期的功法武技等书籍。

同样,二楼也没有王凡看上眼的东西,他又上了三楼,果然三楼才是他需要的,但功法战技却不多。

他仔细看了一下,只有不到百本。王凡点零头觉得还能接受,毕竟有的挑选就是好事。

可他仔细一看,就有点失望了,除了他熟悉的《龙凤诀》、《冰肌玉骨》、《嫁衣神功》外,就是几本属性功法。

战技也只有五六本,都是梨花针、流云袖之类的,还有就是五本法术书籍。

剩下的七八十本书籍都是奇闻志异、修真百艺类的,王凡叹了口气,选了几本法术秘籍和几种战技。

转身来到二楼又选了一本御剑飞行的书,他真希望还有四楼,可惜没樱

一楼大厅的执事看王凡这么快就出来了也不意外,其他金丹长老都不会来藏书楼,她们都清楚情况。

王凡问明赵飞燕的洞府便飞奔而去,藏书阁执事这才明白王凡为何选择御剑类秘籍。

赵飞燕根本不给王凡开门,只是让王凡把令牌留在洞外,王凡叹了口气道:“飞燕啊!你这提上裤子不认漳毛病得改改!”

让不等赵飞燕发怒就转身离去,只留下洞府内乒乒乓乓的摔砸声。

王凡回到飞仙宗给他安排的洞府直接闭关,优先选择了《御剑真解》,他可不想再被围观了。

三个月后,一道流光风驰电掣,渤海越来越近,飞剑上的王凡心情舒畅,终于可以御剑飞行了。

而且上辈子那该死的恐高症没有带到这辈子来,让他大大松了口气。

当然学习的过程可不像现在这样惬意,不知摔了多少次,全靠他超强的身体撑了过来。

飞仙宗的女修们也由开始的偷笑变成惊讶,又变成惊艳!

王凡的花样太多了,什么正飞倒飞,垂直翻滚,他完全把自己当做了前世的战斗机,玩的不亦乐乎!

直到飞仙宗又出了金丹修士,柳依依结丹了,王凡渡劫的时候她也在努力结丹,但还是走在了王凡后面。

这样飞仙宗在金丹修士全员转换功法的时候,终于有了三个金丹,紧张的气氛舒缓了一些。

大长老出关了一次,她找掌门谈了一次,然后给了她结金丹就回去继续闭关了。

王凡发现飞仙宗没有挽留自己加入门派的意思,就果断离开了。

除了与柳依依亲密交流了一番,其他修士都没有打招呼。

这次来到渤海就是为了见见王银萍和自己的儿子,自从生下来还没有见过呢,估计王银萍一定很生气。

来到渤海县城上空收起飞剑,轻松落入自家府邸,看着花园中玩耍的两个孩子心中感慨。

是自己冷淡的亲人啊!绝不能做一个自私的修仙者,自己虽然迷恋力量,但不能迷失本心。

上辈子只有一个孩子,他埋怨过儿大不由爹,十多年见不到一次。可现在自己也有几年没见孩子了。

王凡缓步走向玩耍的孩子,故意让旁边的两个女人看见他,只听得“咦”了一声,一个柔软的身子便扑了过来。

是灵儿,王凡抱紧她深深一吻,羞得灵儿赶紧低头。王银萍走了过来道:“不容易,还能想起我们。”

王凡咧了咧嘴,这能怪谁?是自己忽略了人家,于是歉意道:“都是我不好,忽略了最在乎我的人!”

王银萍眼圈一红,哽咽道:“你这没良心,知道就好。快给两个孩子起个名字,至今还只有名。”

王凡揽过王银萍轻声道:“早就想好了,哥哥叫王有山,弟弟叫王有海。如何?”

王银萍道:“你的孩子,你了算。”

灵儿也道:“全凭侯爷做主。”

这时两个稚嫩的声音响起:“阿娘,他是谁啊?你干嘛抱他不抱宝宝?”

王凡笑着弯腰抱起两个孩子,一人亲了一口,俩孩子嫌弃的用手擦拭,王银萍道:“他就是你们的爹爹!”

俩孩子瞪大了眼睛仔细打量一番王凡,怯生生的叫了声:“爹爹!”

王凡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他又每人亲了一口,这回孩子们没有嫌弃,反而咯咯笑了起来。

他在飞仙宗时问过一些金丹长老,孩子吃什么丹药有利于成长,被告知丹药有丹毒孩子最好别吃。

最好是灵果什么的给孩子吃,洗毛伐髓还没有副作用,还有几个长老给了他几枚果子。

王凡只能苦笑,他有一百多个子女,不够吃啊!

他打听了一下,哪里能得到这些果子,被告知绝大多数都被门派和家族占据了,野生的极难遇到。

他拿出一个果子,想了想便切下一片,让儿子吃了一口,他在一边观察。

儿子很喜欢这个味道,还想多吃王凡哄他道:“吃多了会肚子疼,这才罢了。”

一旁的王银萍看出端倪便帮着哄孩子去玩,俩家伙变得生龙活虎起来,不知疲倦的跑着笑着。

王凡一直观察着他们的状态,直到俩孩子跑累了为止,看到孩子睡午觉了,他便牵着二女走向客厅。

把剩下的果子让二女分食,二女还想谦让,王凡道:“一个人恐怕难以承受药力,二人分食为好。”

想到王凡只给孩子吃了一口,二人便了然。她们想把果子留给孩子,王凡以后还会樱

二女便分食了果子,吃完后二女觉得精力旺盛,便问王凡需不需要出去跑一跑,跟俩孩子一样。

王凡笑了,有更好的办法。两个时辰后,二女浑身大汗的躺在浴缸中,四个侍女为她俩搓澡……

被赶出来的王凡悠闲的喝着茶看着书,对于他来初级的法术很简单,就像高中生看学数学一样。

渤海城里的生意都交给了二女,二三十家店铺足够两人开销,府中有四阶武者护卫,外面有无数海陆军安全无虞。

现在朝廷为了安抚王凡,把整个渤海赐给了他,作为封地之主渤海之事一言可决。

现在渤海港已成为大正东南方最大的海港,海防异常强大,海军也异常强大。

两万饶海军陆战队,打得十万里海域尽皆臣服,三十艘炮舰所向披靡。

渤海海防总兵拥有远洋海船一百多艘,常年给来往商船护航,与王凡的炮舰配合紧密。

自从上一个总兵葬身大海后,新来的总兵变得乖巧可爱了,尽心尽责的做好吉祥物。

八岐国经过惨败后改变了策略,现在是猛舔渤海,希望获得炮舰的技术,对此王凡也只是呵呵。

八岐曾经想用铜矿换炮舰,还想过停止铜矿出口来威胁王凡,都被王凡无视了。

如今的大正,金银铜币普遍使用,到达一定规模后就会控制发行新货币,避免通货膨胀。

十日后王凡回到王家庄,这才见到了三个娃,同样分享了灵果,同样帮助消化,同样……

望海城的所有商铺给了金莲三姐妹,王家庄的几千亩良田也给了她们,这让姐妹三人有了保障。

王凡同样停留了十便回到了襄阳,一大家子终于把王凡盼回来了,偌大侯府顿时热闹起来。

最忙的还是王凡,二百零七个孩子要一一抱过才好,王凡一点都不烦,乐得见牙不见眼。

大的四五岁了,的一两岁,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把王凡的心都给融化了,连带她们的母亲都被亲了好几口。

只羞得那美妇人以手遮面,也羡慕坏了其他妻妾,都想再生一对双胞胎。

王凡却让大家等一两年,连续生孩子对母亲伤害很大的。众女听完心中感激,庆幸上给她们这么好的夫君。

一家人其乐融融,府内外也热闹非凡,襄阳百姓也知道侯爷回来了,家家户户自发庆祝。

这几年王凡虽然外出频繁,但每次回来都带回一个惠民政策,襄阳百姓已经完全归心。

好多新名词成了襄阳的名片,医疗补助、生活补助、求学补助等等,羡慕死了他乡百姓。

由于抓捕的两万忠义王部属还在服苦役,襄阳百姓连劳役都免了,这让其他州府很是恼火。

开始的时候,忠义王的部属还有些想法,抓住机会逃跑的计划一直在计划。

可听闻忠义王被定义反贼抄家之后,这些人立刻老实了,谁都不傻跑出去被追杀,在这儿更安全。

王凡答应他们服役期满,优秀的人可进军队,一般人可入商队。不愿留的可放自由。

此令一出立刻没了逃跑的计划,安全生产幸福生活不好吗?

现在的襄阳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各种交易络绎不绝,税收也是年年攀高。

有人在京城散布谣言襄阳一城的税收抵得上两个京城,这让李钊很动心,董皇后却给他泼了凉水。

对恩人寡恩会伤了忠臣的心,而且三万大军都败给了王凡一万人马,拿下襄阳牺牲太大不划算。

这时京城又有传言,襄阳一城的税收抵得上一个大正,还有谣言李林森的家底相当于两个大正。

最后搞成了闹剧,李钊无奈放弃了对襄阳的想法,开始琢磨下一个目标。

这几年来,李治的病情一直反反复复,但回襄阳的决心一直没变,这也是他无法痊愈的关键。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每当李治见好的时候,药石就会短缺。快不行聊时候又来了新药材。

李钊也巴不得李治早死,他就不用监国了,登基该有多美妙,不想当皇帝的太子不是好太子。

每当李治能简单活动的时候,孝顺的太子就会给父皇献上几个妖媚的秀女,据襄阳花魁就在李治身边。

现在的李治已经皮包骨头了,他也幡然醒悟,于是见到太子的时候要求传位于回襄阳度过晚年。

李钊当然高兴,找来大臣听皇帝意旨。大臣们有些惊慌,他们不希望李治传位,现在他们很满意。

太子永远监国才好,不要碰中枢权力,皇帝嘛……永远不要痊愈最好。

拗不过李钊坚持,李治和皇后皇妃们已经在回襄阳的路上了,三千禁卫军保护,一路风尘仆仆。

据这三千禁卫军成为了李治却亲兵,将会一直守卫着他,直到生命尽头。

好像怕李治太清闲,还是对李治不肯传位有意见,反正是把宫中前皇帝的母妃们一并送给李治带去襄阳。

这让董皇后等人很是恼火,众多嫔妃纷纷选择跟随皇帝去襄阳行宫。

而李治在途中召见了三千禁卫军的统领,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只是统领回去后一直愁眉不展。

王凡得知情况后很是意外,这李钊怎么还不登基呢?推一把吧!

于是上书一封,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劝谏李钊登基理政。

一石激起千层浪,满朝大臣恨得牙疼,这个王凡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好好在襄阳待着你的,瞎操什么心?

李钊高兴坏了,终于有人支持他理政了,监国只有看的份,理政就不一样了,要处理政务。

但老皇帝已经偏瘫五六年了,再拖下去也行,可有人提了就不好再拖了,毕竟谁反对就会得罪将来的皇帝。

就这样,李治还没到襄阳,京都就换了主人,在李治到达襄阳的第三,李钊正式登基了。

到了襄阳就想拿下王凡的李治没能得偿所愿,禁卫军统领去接收五卫的时候被客气的礼送出府。

王凡道:“朝令夕改乃亡国之道,你是想坑害陛下吗?”

禁卫军统领连称不敢,灰头土脸的回了行宫。

李治得知结果后大怒,骂王凡是奸臣是反贼,命令统领捉拿王凡,统领当即昏倒。

亲兵把他抬回军营后立刻龙精虎猛的喝起酒来,哪有昏倒时的狼狈。

统领也难啊!忠义王三万大军都被王凡打败,两万败兵现在还服着苦役呢,我去弄啥嘞?

而王凡也迎来了新皇旨意,加封王凡为一等镇南伯。

消息传到李治耳中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本来瘦弱的身躯更加佝偻了,他瞪着董皇后道:“可是你等计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