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游戏 > 高加林的逆袭之路 > 第300章 黄亚萍倾诉苦恼的同时,又给他介绍了一个朋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0章 黄亚萍倾诉苦恼的同时,又给他介绍了一个朋友。

他只顾沉浸在给未来的孩子起名,发现还有一个包裹没有拆开。这个包裹是郑杰寄来的。

用剪刀心翼翼剪开,里面有几封黄亚萍给他写的信,还有几本《海外星空》杂志。

黄亚萍坦言婚后生活就像白开水,寡淡无味,那个酷爱艺术的丈夫,马行空,根本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自己刚结婚实际上成了丈夫未来生活的“母亲”。

这个苦涩的幽默让高加林笑了,他感觉黄亚萍有点夸大其词。

越往后看他不得不相信,黄亚萍丈夫唯一做了一次米饭,还是不熟,洗了一次衣服,把袜子和内衣放到一个盆子里,这是一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巨婴。

最后黄亚萍祝福他鲤鱼龙门,特意嘱咐他要认真看看杂志,里面特别介绍了美国硬派改革家李·艾柯卡的故事,或许会对他的工作提供不一样的思路。

只要是黄亚萍推荐的东西一定错不了,正在为工作开展挠头的高加林如获至宝,这个美国的老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又干了怎样的一件事。

迫不及待翻开杂志,他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

“李·艾柯卡是一个有着钢铁意志的男人,曾先担任过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后又担任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把这家濒临倒闭的公司从危境中拯救过来,奇迹般地东山再起,使之成为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

他那锲而不舍、转败为胜的奋斗精神使人们为之倾倒。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美国商业偶像第一人。

在他22岁的时候,以推销员的身份加入福特公司,25岁成为地区销售经理,38岁成为福特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46岁升为公司总裁。”

看到这里高加林热血沸腾,单单这份履历,已经让绝大多数人望尘莫及。

他拿出本子和笔,把这些内容摘抄出来,太震撼心灵了,他要做艾柯卡第二。

“他创下了空前的汽车销售纪录,公司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从而成为汽车界的风云人物。54岁被亨利·福特二世解雇,同年以总裁身份加入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六年后,创下了24亿美元的盈利纪录,比克莱斯勒此前60年利润总和还要多。艾柯卡也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大人物,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高加林把自己想象成艾柯卡,继续往下看:“1924年10月15日,艾柯卡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艾柯卡的父亲尼古拉12岁搭乘移民船来到新大陆,白手起家,略有一些资产。父亲在大萧条的艰苦岁月中,始终持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这给艾柯卡留下深刻的印象。”

艾柯卡的父亲是好样的,原生家庭的影响太大了,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在遇到困难时只会叹气,而自己的母亲总是以机敏的眼光发现新的机会。

“每当艾柯卡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深情地鼓励他:‘太阳总是要出来的。要勇往直前,不要半途而废。’多年以后,艾柯卡在事业上遭受挫折时,他就以父亲的教诲激励自己,坚韧不拔地迎接挑战,从逆境中奋起,重振雄风。”

“父亲尼古拉从喜爱汽车,很早就拥有一辆福特汽车公司最早期的产品—福特t型车。平时一有空,就摆弄汽车。这一嗜好无疑也传给了儿子。而儿子后来的事业都与汽车有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加林暗下决心,将来自己的孩子要用突破传统的方法教育。

“早期的意大利移民,在美国备受歧视,艾柯卡是个有骨气的人,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毕业于美国利哈伊大学,得了工程技术和商业学两个学士学位。后又在普林斯顿大学获硕士学位,其间,还学过心理学。 ”

他暗自庆幸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量难以应付大企业里发生的疑难杂症。

“1946年8月,21岁的艾柯卡来到底特律,在福特公司当了一名见习工程师,从而开始了他在汽车业中的传奇生涯。

然而,实习尚未结束,艾柯卡对整同无生命的机器打交道的工作已感到索然无味。他感兴趣的是到销售部门同人打交道。经过一番努力,福特公司宾夕法尼亚州的地区经理终于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当上一名推销员。

推销员工作充满了酸甜苦辣。艾柯卡虚心好学,竭尽全力去干,很快学会了推销的本领,不久,他被提拔为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巴勒的地区经理。销售,是汽车业的关键。艾柯卡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想在汽车这一行获得成功,必须和销售商站在同一立场上。在以后的风风雨雨中,他始终牢记这一点,因此深得销售商的拥护。

在此期间,艾柯卡受到了一位知名人士的影响,此人是福特公司东海岸经理查利,他也是工程师出身,后来转入推销和市场工作。有一次,在本地区的13个区中,艾柯卡的销售情况最糟。他为此而情绪低落,查利把手放在他肩上:“为什么垂头丧气?总有人要得最后一名的,何必如此烦恼!”完他走开了,不过他又回过头来:“但请你听着,可不要连续两个月得最后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