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 第648章 外臣,愿冒死,去劝梁山所部退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8章 外臣,愿冒死,去劝梁山所部退兵!

整个辽阳一片大乱!

大街巷弥漫着恐慌的气息,百姓们神色匆匆,眼神中满是惊惶。

街头巷尾不再有往日的热闹喧嚣,取而代之的是紧闭的门窗和不时传来的衙役的呵斥声。

完颜斡鲁在听到那些关于渤海国复国的流言之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辽南半岛这块本就已经开始乱了,怎么可以再乱上加乱!

于是,他果断地在第一时间下令,大索全境!

尤其是那些渤海遗民,更是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

一队队金兵如狼似虎地穿梭在渤海遗民聚居的区域,挨家挨户地搜查。

他们砸开房门,翻箱倒柜,稍有可疑之处,便将人带走审问。

一时间,哭喊声、叫骂声充斥着整个区域。

为了彻底遏制流言的传播,完颜斡鲁甚至兴起了南朝的连坐法。

规定一家散布谣言,周围十户皆受罚。

这一残酷的法令,让整个辽阳陷入了人人自危的境地。邻里之间相互猜忌,生怕因为旁饶过错而牵连到自己。

许多无辜的百姓,仅仅因为与散布谣言者居住相近,便被金兵抓去严刑拷打,家中财物也被洗劫一空。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辽阳城内的气氛愈发压抑。

渤海遗民们敢怒不敢言,心中对女真的怨恨在不断地积聚。

而那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原本的辽国百姓,也对女真的统治心生不满。

这场由流言引发的风波,正不断地扩大影响,让女真在辽阳的统治根基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林冲率领的梁山军在辽南势如破竹,不断逼近辽阳。

在辽南战场局势风云变幻之际,许多原本在高永昌麾下,后被打散的渤海遗民听闻林冲率领的梁山军势如破竹,纷纷主动前来投军,成群结队地涌向梁山军的营地。

看着这些满怀热忱的渤海遗民,林冲心中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股力量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攻略的声势;忧的是这些兵卒的实际情况,让他着实不敢贸然启用。

若是几年前,林冲哪里管的了那么多,只要来了就敢用!

可是,学了那么多兵书战策的林冲,已经不是吴下阿蒙,战争并非简单的人数堆砌,而是一场涉及到纪律、战术、协同等多方面的复杂博弈。

这些渤海遗民,首先是不通号令。

他们之前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训练,对于梁山军严谨的军令系统,一时之间很难适应。

在战场上,军令如山,稍有差池,便可能导致整个战局的崩坏。

其次,他们也不知道梁山规矩。

梁山军能在多次战役中屡战屡胜,靠的不仅仅是勇猛,更重要的是铁一般的纪律。

从日常的营地管理,到战场上的行为规范,都有一套严格的准则。

这些渤海遗民若贸然加入,不仅可能破坏梁山军的纪律,还会影响整个军队的士气和凝聚力,正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崩塌之后,可不是简单的重塑那么简单!

再者,若让他们直接参战,很可能拉低整体的战斗力。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一个环节的薄弱,都可能成为敌人突破的缺口。

于是,林冲只能让下属好言相劝,希望他们能理解梁山军的处境。

对于那些实在劝不走的,林冲也并未将他们拒之门外,而是将其安顿到后方的训练营内整训。

在训练营里,梁山军安排了经验丰富的教头,对这些渤海遗民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

从基本的队列操练,到武器使用技巧,再到熟悉梁山军的军令和规矩,一步步地将他们融入梁山军的体系。

黄龙府内,气氛庄严肃穆。

完颜阿骨打身着新作的龙袍,高高地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凝重。

他静静地听着赵良嗣的请求,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缓缓摇头道:“请大金出兵?”

“是!外臣求陛下!”赵良嗣赶忙上前一步,双膝跪地,言辞恳切,额头几乎贴到霖面。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焦急与期盼,紧紧盯着完颜阿骨打,似乎想要从这位大金皇帝的脸上看出一丝松动的迹象。

完颜阿骨打沉默片刻,目光扫过殿下群臣。

只见有的臣子微微皱眉,面露思索之色;有的则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

良久,完颜阿骨打才缓缓开口道:“赵卿,你也知晓,如今我大金内部局势复杂,梁山在辽南兴风作浪,黄龙府外,眼看梁山便要合围,如此已让我军疲于应对。此时若再出兵相助于你,恐是力有不逮啊。”

赵良嗣心中一紧,赶忙道:“陛下,此次大金攻辽一事,于大金而言,亦是有利可图。辽朝虽已衰落,但底蕴犹存,大金若能借此机会,与大宋南北夹击,必能一举破辽,扩大疆土,获取无数珍宝财富。此乃千载难逢的良机,陛下万不可错过啊。”

“关键是,城外梁山围困,我大金也是有心无力啊!”完颜阿骨打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重重地叹了口气。

他看着殿下的赵良嗣,心中五味杂陈。

大金若能顺利攻辽,的确能收获巨大利益,可眼前梁山军的围困让他如鲠在喉,分身乏术。

“外臣,愿冒死,去劝梁山所部退兵!”赵良嗣咬了咬牙,神色决然地道。

“哦?”完颜阿骨打听闻此言,目光瞬间锐利起来,紧紧盯着赵良嗣,“你可有把握?”

“外臣!有把握!”赵良嗣挺直身躯,抬头迎着完颜阿骨打的目光,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尽管心中并无十足把握,但他明白,此时必须表现出坚定的信心,才能让完颜阿骨打相信自己。

完颜阿骨打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道:“好,若你真能劝退梁山军,朕出兵攻辽之事便有得商量。但你需记住,此事关系重大,若你办砸了,不仅你性命难保,还会影响我大金与大宋的关系。你下去准备吧,朕静候你的佳音。”

“谢陛下!外臣定不辱使命!”赵良嗣再次跪地叩谢,随后起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