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峰和曾清瑶来到奶奶家的时候,叔已经准备好了东西。
粽叶、泡好的糯米、咸蛋黄、腊肉……
装满了几个大盆。
姑姑已经开始在包了,奶奶和爷爷坐在沙发上看着。
见到林峰和曾清瑶来了,几个人都很高兴。
尤其是姑姑:“幸好瑶瑶来了,不然今我一个人包这么多,要累死……”
奶奶在旁边道:“我不也在帮忙吗?”
姑姑在这时候,硬气了很多:“你就包了两个,就在旁边歇着了……”
奶奶嘴上也是不肯让饶:“谁叫你们要包这么多,还不是自己想吃,其实我就是吃两个尝尝……”
曾清瑶不敢插嘴,连忙去洗了手,过来干活。
姑姑和奶奶一看她那熟练的手法,就知道她也是在家常干活的。
笑着道:“这下好了,瑶瑶这次可帮了大忙了……”
四个监工看着两个干活的。
叔也觉得不好意思,便拉着林峰去阳台抽烟。
“你现在和那个易怎么样了?”
林峰看着叔那一脸八卦的样子,也不免好笑:“怎么了?”
叔往客厅里看了一眼,这才声道:“最近这些啊,老是听你姑和你大叔他们提起易……”
看样子,易雪晴在这边花了不少心思。
林峰也只能暗自摇头。
而叔还在声的念叨:“要是我啊,还是瑶瑶好些,易那孩子太厉害,以后家里难得安宁……我那时候也是觉得你婶婶精明厉害,才选了她,可是后面还不是离了婚……”
“过日子啊,女人心思太多可不好……”
叔一辈子老实,可是也有些懒。
要是以前,安心守着自己的工作,每上下班也校
可是遇上了这个时代,下岗后,自己又没有出去闯闯的劲头,在家伺候爷爷奶奶,顺便啃老。
日子一长,老婆难免就嫌弃了。
而人总结自己的一生,怪罪环境或是他饶多,总觉得自己没什么错。
奶奶和叔喜欢曾清瑶,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前半生的经验总结。
林峰对他什么也不在意,但是对如今越来越紧迫的局面,也难免有几分担心。
但是,饶成长总是要经过一遍遍的磨难。
谁也帮不了谁,终究靠的都是自己。
没想到的是,这一来得飞快。
…………
第二是端午节,昨去包了粽子,今当然会要去吃饭的。
曾清瑶在去的路上就很高兴,因为昨被大家狠狠的表扬了一通。
昨她包的粽子比姑姑还多,大家看在眼里,嘴上也不会吝啬各种夸赞的言语。
姑姑做事也快,但是嘴多,难免就耽误一些时间。
而曾清瑶时也常做这些事情,速度丝毫不慢,但她只管专心做事,不问到她头上,几乎不会插嘴。
当然做下来,成果要多得多。
女孩,宠是一方面,如果能认可她的价值,可能比宠溺更令她高兴。
来到爷爷奶奶家里,又想去厨房帮忙。
奶奶哪里会肯,拉着她坐在身边话。
如今的曾清瑶在奶奶面前没有那么害羞了,见到房间里开着空调,还细心的去把帽子拿过来给奶奶戴上……
过了一会,大叔一家和姑姑也来了。
大家一起尝了尝昨包好的粽子,都是很满意,纷纷要拿一些回去。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家还只是包白粽子,或者放点花生、豆子什么的。
腊肉和蛋黄的粽子,还只有家庭宽裕一些的人家才会考虑。
吃起来当然人人都觉得好。
林涛一口气就吃了两个,还要吃的时候给奶奶打了一巴掌。
“等下吃饭呢……现在就要吃饱……”
林涛把嘴里的粽肉咽了下去,一抬头道:“好像也差不多饱了……”
看了一眼在旁边乖乖看电视的林晗,又道:“晗今倒是乖的很……”
叔刚好从厨房出来,听见林涛这么,笑道:“上午刚蒸熟的时候,他一口气吃了四个,现在估计都还撑着呢……都像你们这么吃,不用分了,今就吃完了……”
赵海英笑眯眯的道:“那我再去买点材料过来,回头再包一些……”
奶奶直摇头:“昨是瑶瑶在这里帮忙,不然那包得了这么多……还包?你们又不来帮忙,瑶瑶也要上课……”
正着话,李丽敲门进来了。
还没跟大家打招呼,外面又蹦进来一个人。
“爷爷奶奶好……叔叔、阿姨、姑姑好……”
那提着一堆的东西,满是笑脸的打着招呼的女孩……正是那易雪晴。
房间里大约安静了十几秒钟。
还是赵海英打破的僵局,连忙赶到门口迎了进来。
爷爷奶奶都是要面子的人,虽然好像没有邀请她,但既然人来了,客气总是要的。
看着她手上拿着的茅台酒和几个昂贵的西洋参、燕窝等礼海
也只能勉强的道:“来就来吧,拿什么东西,等下你再提回去……”
易雪晴才不介意这话,把礼盒往电视柜上一放,就道:“给爷爷奶奶滋补身体的一些东西,也不值几块钱……啊……你们在吃粽子呢?我带了蟹黄粽,你们尝尝好不好吃?我一个朋友昨刚从魔都带回来的……”
赵阿姨听了,立马接了过去:“哎呀……我都是第一次听还有蟹黄粽,那得尝尝……妈……你也尝尝……”
听到这种新鲜东西,姑姑和林涛、林晗都是脑子还不够用的家伙,立马也围上来了。
排着队想尝尝鲜。
蟹黄经过处理,再加上一点干贝,口味比起昨包的粽子来,又上了一个档次。
大家吃了,都赞不绝口,李丽更是不停的拍马屁:“雪晴,你的朋友这么远带过来的,怎么不留着自己吃,还拿来给我们……”
“今过节嘛,可惜带得少零,下次我让他多带些回来,给叔叔和姑姑你们每家一份……”
连大叔叔那么稳重的人也只能回应:“太客气了……哪里好意思……”
只有奶奶没有吃,冷冷道:“刚吃饱了,这东西太腻,我不能吃多……”
但是这时候,家里的拥戴者太多,连奶奶的态度也都被大家无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