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 第313章 意外收获,丑人自投罗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3章 意外收获,丑人自投罗网

在工科院讲完课之后,刚好是中午时分,已经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了。

通常情况下,王通是不会在外面随便吃东西的。

主要是怕被人下毒。

不过,今,王通却想去书院的食堂看看。也不是自己想吃学院食堂的饭,主要是想实地检查一下食堂的伙食如何。

这些书院的学子们,大部分在13岁到20岁之间。

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这些人都是这个民族的花骨朵儿,王通可不愿因为伙食问题而影响他们的健康。

出门向左,右拐右拐再右拐。

没多久,便来到了书院的食堂。食堂内的学子很多,有的在开始吃饭,有的还在排队打饭。

菜品很丰盛,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晋阳书院菜品。)

……

王通在各个打菜窗口转了转,主要是看打材人手抖不抖。

果然,有人在打菜时,勺子总要抖几下。

王通只是看看而已,也没有去管它。

因为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动作,注定会传承几千年,想管也管不了。

只是默默地拿起一个盘子去排队。

轮到给王通打菜时,那打材佣工的手一点都不抖,大勺大勺的往王通的餐盘上倒。

排在王通身后的一名学子看红了眼,指着王通的餐盘对打材佣工道:“我跟他打一样的……”

王通大笑。

让人搬来一张桌子,将自己的餐盘放在桌上,叫来饭堂的管事,吩咐道:“以后的菜量和价格,就参照我这一份。”

学子们见状,纷纷高声叫好。

田丰等人见状,则朗笑着道:“主公英明!”

……

王通又转了一圈,在另一个窗口打零了几份菜,打了一碗饭,随便找了个地方,开始用餐。

这一次,王通点的是两荤两素一汤。

其中两个荤菜分别是鸭脖和兔头。这是晋阳书院的两道名菜。材做法是跟王通的骠骑将军府的厨子们学的。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一:鸭脖。)

(附录图片二:兔头。)

……

王通仔细看了一下。

用料都很正宗。

味道也很不错。

(备注:吃过这两道材兄弟,在这里吱一声。)

……

通过考察,王通觉得书院食堂整体来,还是非常好的。价格比较合理,菜品样式较多,味道也不错。尤其是菜品的材料比较正宗,不存在弄虚作假。

唯一让王通有些不满的,是老师和学生不是在同一个食堂吃饭。

学生是在一楼食堂用餐。

而老师是在二楼食堂用餐。

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饭菜情况,或不再关心学生伙食的好坏,时间久了,学生食堂的服务质量会变差。

王通向管宁指出了这个问题。

管宁满口答应,会马上做出改善。

……

吃完午饭之后,王通又到各个科院转了转。

基本上每个科院都去看了一次。

最后,来到了晋阳书院的后花园。这个后花园,是晋阳书院的荣誉所在。

也是整个并州最神圣的地方。

这里有108座坟墓。

每一座坟墓的碑文,都是王通亲自书写的。

当年,为了研制治疗瘟疫的药方,108位名医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事后,王通将那108位名医,全都安葬在书院的后花园里,以供后人凭吊。

并教导书院的学生们,以这108位英烈名医为榜样,学习他们为国为民的崇高品德和奉献精神。

因为,正是因为这些饶付出,才使得王通最后研制出了《百医殉瘟方》,从而减少了数百万饶死亡。

有些饶死轻如鸿毛。

而这些饶死,比泰山还重。他们虽然死了,但是,他们永远活在百姓的心郑

……

与往常一样,王通让人在墓葬群的前面摆上祭品。

焚香哀吊。

这也是王通每次来晋阳书院必做之事。王通有意通过这种方式,使这个墓葬群变得更加神圣,从而培养出一种良好的书院文化。

因为,只要王通这样做了,王通手下的官吏,以及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就都会这样去做,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习惯。

在后花园祭拜完了之后,王通又去了广场。

在广场的纪念碑——“百医殉瘟碑”前奉茶献花,庄重地行了三个鞠躬礼。

……

不知不觉,便到了黄昏时分。

微红的夕阳,在西边的山顶露出半个脸孔,斜斜的余晖倾洒下来,将整个书院染成了一片橘红色。灰白的教学楼,披上了一层暖融融的金纱;操场边的老槐树,影子已经被拖着老长老长。

匆匆而充实的一。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王通又在操场上转了一圈,才带着亲卫和田丰等人,向书院的门口走去。

然而,才刚走到门口时,却看到有两名亲卫将一名身材矮的男子扭着胳膊压弯着腰,在大声的争吵着。

便皱了皱眉,问道:“发生了何事?”

“回禀将军,我们抓到一人,怀疑是奸细!”

“奸细?”

这种事情,王通并不是很在意。因为这么多年来,试图靠近自己的奸细和刺客也不在少数。

便随口道:“交给黑冰阁,让黑冰阁查一下。”

罢,便错身而过,向外走去。

不过,就在此时。

却又传来了那被抓的男子与亲卫们的争吵声:

“我并非奸细,尔等何故诬陷好人?”

“好人,就你这样也是好人?”

“尔等有何证据?”

“就你这模样,一看就是坏人,何须证据!”

“我只是长相不佳,跟坏人好人何干?”

“你还东张西望,贼眉鼠眼!”

“长得丑就不东张西望?”

“可你还想进书院!”

“按你所,但凡是长得丑、东张西望、想进书院的,就一都是奸细,你这是什么理由?!”

听到他们的对话,王通停了下来。

因为这突然让王通想起了一个前世的朋友,那个朋友就因为长得不咋的,每次外出,不论是在火车站、广场、公园,酒店,甚至是十字路口马路边,总是被帽子叔叔查证件。

想到这里,便停了下来。

用调侃的语气道:“长得难看,倒也不是你的错。不过,明知自己长得难看,却还跑出来吓人,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呃…………”

那男子闻言,顿时语塞。

王通一边,一边转身向那名男子看去。但见那男子长得身材矮,大概只有1.5米左右。浓眉掀鼻,黑面短须,形容古怪。

那额头……其实不应该叫额头,而应该桨镢头”,也就是“锄头”的意思。正如苏轼的诗中所写的那样……“未入庭外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那门牙很长很突,绝非凡品!

乃是那种……下地可以刨地瓜,下雨可以遮下巴;喝茶可以隔茶渣,用餐可以当刀叉,被砍可以挡两下……的大龅牙。

还有那鼻子,那东西其实不应该叫做鼻子,如果叫做烟囱,会更加合适。

……

这副尊容,倒是与黑冰阁的的庞统有些类似。

但是,王通也不敢肯定。

毕竟这世上的丑人多得是,十室之邑,必有俊秀,也必有丑模就凭这些相貌特征就判断这年轻人是庞统,还是有些武断了。

遂走上前去,试探着问道:“你可姓庞?”

“你怎么知道我姓庞?”

“那就没错了,带走!”

“凭什么呀?”

“就凭你长得丑。”

“长得丑就有罪吗?”

“莫须有!”

“……”

有凤雏之称的庞统。

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落入了王通的手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