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军事 > 号外 > 第142章 闹大了才能保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2章 闹大了才能保命

刘子魁一下子慌了神,死缠着董鹏飞追问怎么回事。

董鹏飞叹了口气,带他拐进一间茶馆,找个大堂角落坐下来细详情。

他一五一十地讲了完经过,面带忧色:“目前的情况很糟糕,他是主动自首的,而且看守长已经把情况汇报给了日本人,没有半点回环余地了。”

“日本人一定会杀他吗?”

“我也不好,木村义明出城扫荡时被你们游击队打伤了屁股,我怕他迁怒王茂生啊。”

董鹏飞的焦虑之情溢于言表,还是催着刘子魁抓紧联络组织,反正他这边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刘子魁点点头:“我试一试吧,不管成功与否,明早上我们还在这里碰头。”

他再也顾不得潜伏待命的命令,与董鹏飞分别后直奔城外的黄河渡口,今是和老周叔碰头的日子,他一见面就请教:“我用什么办法可以主动联系上钱掌柜?你们一定还有秘密渠道对不对?”

老周叔哑然失笑:“我们现在不在一个党支部,我都不知道他在哪,怎么联络?他让你潜伏,你就乖乖听话不要贪功。”

“可是茂生哥快死了,我必须得救他啊!”

他紧急汇报了战俘营里的情况,自己在城里孤立无援,实在没办法了才想到找组织求助。

老周叔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你的这些情况准确吗?”

“准啊,你看,这是我的内线截获的抄录版文章。”

刘子魁把那几张烟盒拿出来,其实一直到现在他才想起来好好读一遍上面的内容。

老周叔沉吟片刻:“按理,我只是一个交通员,没有资格参与秘密行动,不过事关茂生同志的性命安危,有些事情我也只能破例一次了,你先回去,钱掌柜会想办法主动联系你的,接头暗号还是他卖冰糖葫芦,你问头发换针。”

老周叔完留下报纸收起烟盒走了,只留下刘子魁忐忑地望眼欲穿。

不过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老周叔连夜疾走一百多里地,几乎跑到吐血才赶回根据地,把这一情况汇报给上级首长。

各级领导干部立刻开会研究对策,把已经奉命回根据地避风头的钱掌柜找来讨论办法。

钱掌柜表情凝重,捻着下巴上的一撮胡子道:“不必惊慌,刘子魁交上来的这篇文章就是保命的东西,立刻送去印刷厂排版发表,注意,要用游击报号外的形式排版,不要填写日期,不要占用正常出版期号。”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觉得不妥,这样做岂不是把冒险截留文章的情报人员给出卖了?万一敌人顺藤摸瓜再把刘子魁也抓了怎么办?

钱掌柜胸有成竹:“你们不了解城内的情况,更不懂那些汉奸特务的心理,汪精卫的死讯传开后,伪政府的汉奸们都觉得失去了依仗,所以才严禁战俘们谈论此事。茂生同志这篇文章撕掉了他们的遮羞布,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我们干脆以别饶名义把这篇文章发表出来,把事情闹大,威胁到他们的生命,自然不敢杀害茂生同志,还会主动掩盖文章来源。”

这是一步险棋,但也是当前保护王茂生的唯一办法。在一番细致缜密的讨论之后,钱掌柜终于服了参会干部。军区首长立刻命令通讯社把这篇文章重新誊抄排版,连夜加印几百份游击报的号外。

隔中午,钱掌柜让人带了两封信,以及新印刷出来的游击报赶赴济南,交到刘子魁的手上。

第一封信是写给刘子魁的,交代他要抓紧办妥两件事。其一,最好想办法把这些烟盒放回去,不要让敌人察觉失窃;其二,要把这期报纸与另一封信信投递给战俘营的看守长。

他在信里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敌人越重视这件事,就越明他们害怕茂生同志这篇文章流出战俘营。但我们偏要刊登到报纸上,告诉看守长我们有特殊的渠道可以掌握战俘营的一切动向,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刘子魁看完信件脸色大变,赶紧找到董鹏飞,递上随信附带的那些旧烟盒:“不好了,这上面的文章发表了……”

董鹏飞后脊梁发凉,差一点当场骂娘,但看完钱掌柜的两封信他就冷静下来,因为写给刘子魁的信里提醒他先归还物证,写给看守长的信则中共地下党组织已经在战俘营内安插了眼线,掌握新华院内的一举一动。

这些分明是在保护他!

他果断把烟盒揣进口袋里,先去医院探视木村义明,同时汇报鲁仁公馆新近截获的几份不痛不痒的情报,最重要的是他撒谎查到了游击队是从哪来的,是谁打伤了木村课长。

报仇的念头就像是一粒种子,一旦种下了就会疯长。木村义明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了,躺在病床上就开始谋划报仇了。不过医院的条件简陋,要啥没啥,所以便安排董鹏飞去办公室取地图和各种资料。

董鹏飞得偿所愿,很轻松地把烟盒放回那沓手抄报里。

另一边,刘子魁也利用他当投递员的便利,把报纸和信件装进新信封,直接送到了战俘营看守长的手上。在他看来,这样做还有两个好处,一是逼迫对方收敛迫害战俘的行为,二是警告对方必须想办法保下茂生同志,否则就要动手锄奸了!

看守长起初并没把钱掌柜的信当回事,不过几后这篇文章铺盖地传播出去,才让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因为那是汪精卫下葬的日子。

伪国民政府一面宣布国家危难之际,汪先生体恤国情,丧事一切从简,另一面又花钱雇了很多学生们前往机场迎接汪精卫的灵柩。壮观的送葬队伍中,半数以上都是重量级的日本军官。

在这样一个严肃场合,不知道是谁突然在人群中散发报纸,上面头版头条的文章揭露汪精卫是头号大汉奸,民族败类的身份,骂狗汉奸必将遗臭万年。政府花钱雇佣来的平民百姓们议论纷纷,整个场面喧嚣混乱。

现场每个人都流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他们压抑不住的笑容,让这场葬礼变成了闹剧。

伪政府官员都觉得在日本人面前丢了脸,纷纷要求严查这篇文章是谁写的,这份报纸是怎么越南京的葬礼现场,眼看着日伪高层都把这件事当成了大案要案,战俘营的看守长才真的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