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从军赋 > 第677章 坐山观虎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渝关城内,众人齐聚

簇作为幽州重镇,城内足足囤积了近十万石军粮,坚城一战被破,刚好补充了陇西边军所需要的粮草辎重。

毕竟陇西是独自出兵,接下来的战事很可能得不到任何补给、军饷,只能尽可能就地筹措,以备征战之需。

萧少游轻点地图:

“渝关一破,幽州境内除了一座首府幽州城,其他城关再无抵达我军兵锋的能力。靠燕将军亲临险境充当诱饵,阿里扎木手中的机动兵力应该全被打光了。

从战前搜集到的情报来看,幽州城撑死了只剩三万驻军,而且超过半数都是奴军,三万兵马只能困守城内,再无与我军野战的能力。”

“既然他无力增援他处,那咱们就趁着敌军主力未到之际横扫幽州。”

洛羽竖起三根手指:

“现在起做三件事:

首先兵分多路,攻克各地城关,然后全军往幽州城集结,以耶律昌图的性子,最快也得要一个月才能增兵幽州,这一个月便是咱们的机会。

先拿下幽州,咱们再安安心心的进攻凉州!

其次,从陇西三州调来的官员立刻赶赴各城各县,前脚边军攻克城池,后脚就得恢复当地吏治,要以最快的速度安抚民心人心,幽州政务就交给陆怀舟全权处理;

最后,嘉隆关、渝关几场大胜让民意沸腾,眼下各城想要从军入伍的青壮不计其数,还有那些揭竿而起的义军,这些兵马可陆续补充至各军,扩充兵力。

切记,对于那些想要投军的三州青壮我们要一视同仁,决不能区分奴庭和陇西,但如果有山贼土匪、偷奸耍滑之徒想要浑水摸鱼吃一份军饷,那是绝对不行的。

一经发现,立斩不赦!”

“诺!”

众人纷纷起身领命,身为文官的陆怀舟同样站在人群郑

此次大军功伐奴庭,洛羽筹谋许久,历次科举中积累的大量文人书生便是提前培养的储备人才,派到奴庭能立刻当父母官,陆怀舟作为奴庭出生的状元郎自告奋勇的前来主持吏治,为大军稳定后方。

“咳咳。”

燕凌霄轻声道:

“末将有个不情之请。”

“噢?”

洛羽轻笑一声:“现在都是自己人了,但无妨。”

燕凌霄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寒意:

“幽州城主将阿里扎木身边有个谋士,好像是从中原逃过来的读书人,名为田枢。当初围剿义军、害死我父亲的就是此贼。

等他日攻破幽州城,末将想请大将军将此人交给我处置。”

“事一桩。”

洛羽欣然同意,他很明白燕凌霄的仇恨已经在心中深埋多年,自然要给他一个报仇的机会。

“那便这么定了。”

洛羽负手而立,朗声道:

“各军陆续启程,横扫幽州全境,而后大军会师幽州城!”

“诺!”

……

大乾国都,启城

御书房

殿内恭恭敬敬地站着好些人影,大皇子景翊、三皇子景霸、六皇子景淮,还有六部尚书尽数到齐,人韧着头不敢吭声。

斜靠在椅子上的景弘更是愁容满脸,两鬓的白发似乎又多了不少。

陇西出兵奴庭的消息终于传到了京城,还有那篇义正言辞的讨贼檄文,更是让京城民心汹涌,官场震动。

要知道仅仅在一个月前,景弘还下旨,严令陇西一兵一卒不得出境,可头一转,十万边军已然杀进奴庭,甚至在嘉隆关外筑起了一座大大的京观。

这是什么?

这是抗旨!

案头摆满了奏折,堆得像个山坡,几乎全是弹劾洛羽的折子,有人他大逆不道、有人他目无国法、更有人他暗怀不臣之心,胆大妄为!

“都别闷着了。”

景弘闭着眼,揉了揉发酸的眉头:

“吧,此事该当如何。”

“陛下,微臣以为玄国公此举实在是无法无!”

礼部尚书黄恭最先开口,作为皇室的铁杆,他愤愤不平地道:

“陛下三令五申,足足送了六道金牌去陇西,禁止出兵,玄国公还敢擅自调兵出境,这已经不是阳奉阴违了,堪称谋反!

必须严惩玄国公,否则国法何在!”

“黄尚书,这话严重了吧。”

户部尚书程老大人眉头微皱:

“当初陛下的旨意也了,不要主动进攻羌人,但现在是羌兵从奴庭进攻陇西,陇西边军被迫自卫,并不算抗旨。”

“程大人,难道您也信这种鬼话?”

吏部尚书夏甫冷声道:

“羌冉底有没有进攻陇西咱们谁也不知道,全凭洛大将军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十万边军三日内便全部进入奴庭,这是毫无准备的样子吗?

分明就是陇西蓄谋已久,借口出兵罢了!想要此策堵住咱们的嘴!

陛下,此乃大逆不道之罪,决不能姑息!

依臣之见,应当下旨剥夺洛羽的爵位,罢其兵权,陇西边军全部撤回境内,立刻休战!”

“战端一开,再想停下来可就由不得我们了。”

兵部尚书严承弼嘴角苦涩:

“罢兵休战的圣旨能送进陇西吗?就算能送进陇西,前线边军会听命吗?退一万步,就算陇西真的愿意撤兵,羌人会同意吗?

嘉隆关死了几万人,西羌会咽得下这口气?”

殿内一片寂静,几位尚书都觉得胸口发闷。

其实所有人都看得明白,羌兵主动进攻、陇西被迫自卫只不过是借口罢了,洛羽就是要打这一仗,谁都拦不住!

现在打都打了,难不成想凭一道圣旨就让洛羽撤兵?

绝无可能。

一座大大的京观更像是一记巴掌扇在了西羌的脸上,这时候就算你想停,羌人也不会同意的,定要打个你死我活!

“父皇,既然战端已开,儿臣建议还是不要罢兵休战了。”

景淮轻声道:

“不管如何,大军攻入奴庭、收复中原失地是正义之举,此时朝廷再严令边军回国,岂不是失了民心军心?

倒不如下一道圣旨,让户部供应粮草军饷、支持陇西边军征战。

如此一来,他日奴庭光复,父皇的圣明必被下人传颂!”

景弘抬了抬头,似乎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

几位不赞同出兵的尚书大人皱眉不解,这算什么事嘛,不仅同意陇西出兵,还要给钱给银子?这位六皇子未免他向着陇西了。

可毕竟是皇子啊,他们也不好多什么。

“儿臣以为,六弟之言可以采纳一半。”

景翊沉声道:

“战端一开,确实没有停下来的可能,此时只能下旨支持陇西出兵,这样不管是奴庭还是下百姓歌颂父皇的仁德。

但军粮军饷,就算了。

这时候国库空虚,分不出银子支援陇西战事。玄国公既然敢开战,想必便有把握赢,咱们就安安心心的看着便好。”

“皇兄,如此做合适吗?”

景淮眉头微皱:“再怎么,陇西也是我大乾的陇西,岂能让他们一道独战羌人?”

“呵呵。”

景翊轻笑一声:“没错,陇西是我大乾的陇西,可玄国公尽然敢开战,想必就有一战而胜的把握,何须朝廷帮忙?

我们,静候佳音。”

虽然景翊最后一句话得极为隐晦,但在场的老狐狸瞬间听懂了,目光一亮。

你陇西不是要打吗?行,那就让你打,让你和羌人在奴庭拼个你死我活吧。

最好打成两败俱伤!这样陇西对朝廷的威胁就得多。

殿中寂静无声,只有众臣的呼吸在轻轻回荡。

沉默许久的景弘轻挥衣袖,只了一句话:

“就按老大的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