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许尛传奇 > 第六十四章 战争又开始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十四章 战争又开始了

第六十四章战争又开始了

许尛带领新兵回郡城军营复命后,许尛和大元帅胡铮报告了发生的事,胡铮表示既然没有发生兵斗,那就没事,同时也会上报大王派人监管发放新兵入伍的银子。

第二日,许尛没有迎来凤阳派系的报复,反倒是看到凤阳派系吃瘪,原因无他,就是那县令隐瞒了新兵银子的事,只了许尛蛮横无理引起当地士兵公愤,结果都用不着许尛费力辩解,当许尛回来汇报后,胡铮立马就安排人准备好了人证和对策等。

许尛从头到尾都担心,毕竟这件事自己占理……

至于被记恨,许尛就更不在意了……

许尛每除了安排新兵训练之外就是努力在暗中建立起自己的情报网。为了有足够的银子来发展,许尛还通过安排人假装从自己这里偷到了硝石制冰的法子卖给凤阳郡各大豪族世家,就在那些世家豪族以为能够学着许尛卖冰的时候,许尛出人意外的直接将硝石制冰的法子张贴出来公布于众,坑了那些世家豪族一笔银子……

“损人不利己的事他怎么能干的出来?”

“我怀疑就没有什么制冰法子被偷聊事,从头到尾都是他自搞出来的,就是为了我们的银子!还新兵银子的事,哪家不是这么干的,那些贱民奴隶被我等选中,为我等征战是他们的荣耀……”

“银子事,面子事大,凤阳何时轮到这么一个辈搅动风云了,不给他点教训他是不知道这凤阳是谁的!”

“好了,这些都是事,一点银子,一个辈动摇不了我等的地位和根基。我等决意联合起来压宝胡国,不就是为了更多的利益吗?如今大家都各有荣耀,这点算什么,成大事者不拘节,各位不要忘了。”

“夏相得对,但如今和吕国协议停战了,顶着一国之名实为一郡之地而已,夏相当初和我等许诺的可不止如此吧……”

“不急,就快了,如今南边尤、许两国相互戒备之下又受夷族威胁,而北边这里,吕国对内新王压不住自己那些兄弟,对外又受蛮族侵略,至于昌国吗,国君昏庸无能且独断残暴,为帅的那几位又都是沽名钓誉之徒,而我们压宝的胡国,经历了灭国之痛后卷土重来气势汹汹,又有我凤阳各家族鼎力支持,大事可期。”

“话虽是这么,但是,如今加上我等各家,胡国境内不过堪堪九万多的军队,其余各家哪家可战兵力不是二十万以上啊,一郡之力远远不够啊——”

“时机就快来了,昌国就要变了,那边传来消息,昌国国君中毒病重,快要变了。”

“我看就是昌国内那些世家豪族对他们那位残暴的国君不满想换人罢了。”

“这是我们的机会,等与昌国那几家联系一番,这里面大有可为啊!”

“没错,我们可得抓住机会,好好谋划……”

就在凤阳派系会议谋划的时候,许尛这边也没闲着,除了训练士兵之外,安排手下花茶寨主李大力,利用手里的银子,在城里街道摆了一些茶肆借机收集消息。

就当许尛以为能慢慢发展实力的时候,却没想到战争又开始了……

不过两个月的时间,昌国内乱的消息就传来了,昌国国君终是熬不住死了,昌国的世家豪族终究还是内斗起来了,分成了两派,一派拥护太子,一派拥护昌国三王子。

在昌国内斗的时候,情况也如凤阳派系所分析所期待的那样,南边的尤、许两国按兵不动保持观望,而北边这里吕国,仍在与蛮族战得难解难分,剩下的不过是不被昌国放在眼里的只坐拥一郡之地的新复国的胡国……

“大王,臣以为我等应趁机发兵昌国。”朝上,以夏相为首的凤阳派系提出发兵昌国。

“此事大元帅怎么看?”面对这种军事,胡王习惯性的询问大元帅胡铮。

胡铮似乎早有预料一般,出列道:“臣以为可以先联络一方,表支持之意从中谋利,至于发兵为时尚早。且不万一昌国太子和三王子面对外敌联手出击,就单是兵力上的悬殊就是一大问题。”

“大王,此时正是我胡国吞并昌国扩大国土的时候啊。若是等昌国安定下来,再等吕国击退蛮族,三年之约一到,到时候仅凭一郡之地,我等危矣!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如今其余各国均有所制约,而我胡国正蓬勃待发,还不如趁此赐良机大施拳脚,开疆辟土。”凤阳派系的武将则激动的着。

看着胡王有所意动,夏相出列附和:“唐将军言之有理啊,大王,此刻当真算得上是赐良机。臣等归顺大王,等的不就是为大王光复胡国荣光的机会吗。如今机会来了,臣虽是文人,不懂带兵打仗之事,但是也知道如今正像唐将军所分析的那样,其余各国各有不便,唯我胡国上下一心正等着大施拳脚。”

胡王也知道两人的情况,所以心动了,毕竟光复胡国荣光几乎成了胡王执念了。于是询问:“其他人如何看?”

听到胡王询问,凤阳派系的官员都纷纷请战,就连旧势力派系里一些好战的也想请战了……

看此情况,胡王又问:“大元帅若是出兵,我方可有胜算?”

胡铮知道大王这是想要出兵了了,只好回答:“昌胡本为联盟,又师出无名,难以取胜。”

那位凤阳的唐将军听到胡铮的回答,笑道:“大元帅莫不是老了吧,大王,臣请战,给臣十万兵马,臣必将攻破昌国。”

胡王还是倾向于趁机攻打昌国,于是问:“你可有把握?”

“臣胸有成竹!”

胡王本就倾向于出兵,如今又得此保证,当即下令:“好,既然如此,那就由唐刚将军为帅,点将出,领兵五万,兵发昌国。另,大元帅坐镇后方,抓紧训练三万新兵,随时支援投入战斗以战代练!其余各位,各司其职。”

“臣领命。”

“臣领命。”

“臣等领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