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点41分。
看了三十页书左右,一个时,一直看的话,的看到下午三四点,从十点开始看。
或者十点多。
这样看来,每三时是看不到七万字的。
不过也差不多。
……
王波的这本书,写的很好。
我虽然忘记了,但不能再忘记了这种话,多了我自己都觉得没意思。
几次就行了。
以后写日记,写关于看过的书,不写忘记了这几个字,虽然是事实,但不要写了。
随便写点想法就好。
这本书真的很好,我不但写不出来,也想不出来。
王波和众多作家不同,他文武兼备,文自然是文学,作家身份,武嘛就是理科。
因为这重身份,他的文章就有些与众不同了。
真的,这不是吹嘘,我看他的文章,和别人就真的大有不同。
多了一种……
那个词怎么的?
哎!
脑子不行了,我脑子已经出现那个词了,但一写,就没了。
艹!
不过呢,我对他的文章不是很喜欢,目前不是很喜欢,啊,好像也挺喜欢的。
矛盾。
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他的,我只读过《黄金时代》,虽然后面也有几篇别的,都是讲述的都是王二的故事。
但《黄金时代》看了两遍,甚至三遍,所以有些记忆,而后边的只看过一遍,而且还是不认真看,记忆不清晰了。
所以,对于王波的喜欢,到底有没有呢?樱肯定樱
我看他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他对儒家的批评,对研究者的话,我很喜欢。
他是一个了不得的作家。
我对国内的作家不是很了解——对国外的作家也不了解。但我喜欢一个作家有一个宗旨,就是有性格,有个性,有自己。
很多人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目前我看过的作家,达到要求的营—
史铁生,王波。
没有了。
本想路遥也算一个,但我觉得路遥更像一个贫民作家,像一个……嗯,怎么呢?
凡人修仙传?
总归还是凡人。
我觉得史铁生和王波是有自己思考的,也能让读者得到一些东西,而大多国内作家的东西都比较普通——只是我读过的。
就是可以读,可以不读的那种。
读了没有好处,不读也没什么坏处。
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