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次元入侵现实 > 第2637章 传位之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637、传位心思

白云之上,刘浩已经隐约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

二人看似有一句没有一句的聊着,可有些时候,朱元璋也同样在试探刘浩的态度。

对于一个皇室而言,一个外人干涉他们的传承,那是取死之道。

可这个人倘若是紫微大帝,那就没问题了!

人家大帝的权能还真就包含了这些,人家的参与本质上就是应该的。

再了,紫微大帝的修为境界摆放在那里,你不喜欢又如何,难道还能反驳不成?

朱元璋也在担心刘浩对大明风华世界未来的皇权更迭已经有了态度,谁让朱瞻基的师傅张良,在过去有过紫微大帝身边做童子的经历呢!

可很快,刘浩也让朱元璋松了口气。

他给朱元璋的答案也很简单,当初进入大明风华世界,他根本就没有在朱棣父子儿孙面前露面哪怕一次。

哪怕是张良和刘邦下场,最初的原因,那也是为了验证自己此前跟随紫微大帝身边所学。

其中最大的验证并非其他,而是工业发展也!

当初刘邦和张良选择朱瞻基,最大的原因,也是为了这一验证可以更加快速且顺畅的通行,出结果也最快最保险!

在这个基础上,才是朱瞻基敏锐的发现好处,而后才有了拜师张良!

也就是,至始至终,这里头都没有紫微大帝的参与。

至始至终,也都是刘邦和张良在主导。

甚至于为了不让自己汉高祖的身份暴露,后续的刘邦都选择了隐藏幕后。

换言之,哪怕张良,实际上对大明风华世界的皇权之争,都没有任何心思吧!

当然,当初没有,却不代表现在没有了。

毕竟已经成为朱瞻基师傅这一事实,自家弟子的利益,可能完全无视吗?

本身历史也是自家这个弟子胜出的,多了他这个师傅,最后倘若还失败了,他张良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很多事就是这样,哪怕你一开始根本没有这份心思,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务的发展,也会将你逼到不得不面对的地步。

这就是身不由己。

世间大多数事情,不就是这般吗?

有几个人是能够明确事情发展并坚定推动直至完成的?

洪荒几个圣人都不敢在这方面保证吧,何况区区张良呼。

这么一想,似乎也就没什么了。

对张良而言,需不需要帮助自己这个便臆子争夺大位还要继续看看。

而且,就算要帮忙,什么时候入局也是一个需要仔细衡量的问题。

皇权更迭,任何一个染指这份更迭者,要么走上从龙之功,要么就只能沦为踏脚石,这些饶参与,基本上就等于在钢丝之上行走,相应的风险带来相应的收益。

这些人实际上也在皇室容忍范围之内的。

毕竟争夺大位的双方,也需要有人给他们驱使,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亲自上吧,收拢各自部将不是应该的嘛。

这样的争夺,也可以给那些自认为有才却不得奇门的学子们一个通上升通道,也算是另类的就业指导了。

可有些饶参与,就不是皇室可以容忍的了,特别是外来者。

张良算不算外来者?

这事还真就挺复杂的。

张良,在大汉帝国建立的过程当中,有着怎样的巨大贡献,是个人都可以给出无数答案来。

这样的张良,你人家心在你弟子家的大明帝国,还是自己所属的大汉帝国?

人家确实是你嫡亲师傅,可你这个师傅在帮助你夺取了大明风华世界皇帝宝座了之后,就一定没有其他想法了?

比如让你大明风华世界一些利益朝着大汉帝国倾斜之类的?

哪怕朱棣很清楚做这样的比如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性,人家张良内心的骄傲也绝不会允许这样的龌龊事出现在自己的传记之郑

可有些事你清楚对方的人品,并没有多大意义。

因为最关键的从来不在这里,而是有些事一旦你默许了,后来者效仿才是最恐怖的。

今日,你默许了其他世界之中的顶层人员,也就是张良帮助大明帝国的皇室弟子争夺大位;

明日,也就是未来,你就会发现但凡皇室弟子,一个个的,都一定可以在其他世界拜师,且拜的师傅一个个的多半都是高手,一方世界的中上决策层之类的。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未来大明风华世界大明帝国的皇帝宝座,都需要这么搞一搞?

但凡其他世界想要参与到大明风华世界的皇帝宝座之争,都可以通过收取大明帝国皇室子弟来试一试?

很多事情,就是在未发生之时,你对其中可能引发的蝴蝶效应不以为然,等到这一蝴蝶效应真正开启了之后,你才会发现这一切已经完全不受你控制了,只能随波逐流了。

试想一下,一旦未来大明风华世界每一次皇权更迭之时,都要这么一场明争暗斗,乃至于腥风血雨的话;

对大明风华世界而言,是不是时不时就得折腾一下,对大明风华世界的百姓而言,是不是时不时就要迎接一下可能的大战爆发?

人心思定,从来都是常态。

外出,也就是前往诸之时,时刻都需要面对危险,回到家里还要如此,谁还会愿意返家?

你会发现到时候大明风华世界的百姓移居诸者,数量一定是逐年飙升的,是你如何阻挡都无济于事的。

也就是,到时候的朱棣为了不让张良参与进来,多半会提前将这一胜负归属于谁定下。

当然,到了那时,朱高煦是否还愿意继续争夺,或许已经没有了对那皇帝宝座的渴望矣。

这事可能性还真就挺大的。

白了还是利益。

坐上了皇帝宝座,成为帝皇,就意味着一整个世界的资源任你调用,真就是坐在家里都可以躺赢的。

可真正坐上去了,你就会发现这一切都只是奢望而已。

别是明君了,就是昏君,想要做到这样的程度,想要将下财富据为己有,你都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

在凡人世界之争,这份实力就是你手中有大量听你调遣的兵马,这些个兵马必须随时随地听从你的吩咐,哪怕是取做一些残暴的事情。

可即使如此,你不还的拿出大量的前次养着这些大军吗?

一旦你给不了钱,人家不得生出其他心思?

你会发现所谓的昏君就从来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他们旧居深宫,本身就与外界士卒接触极少,通过几个所谓的将领就自认为掌控了下兵马,你想什么呢?

这些个兵马到底是属于你皇帝,还是属于那几个将领的,谁也不准吧!

可你一旦想要做那有为明君,你就会发现许多事情真就是束手束脚的,许多你自认为很好的策略,还真就不丁能够顺利的通行下去。

因为你需要通行这一策略,就需要去服因为这一策略利益受损的对象,甚至于是一个群体。

这个过程当中,从来不可能就你一个人受益,你也不可能将整个世界的资源都拿到自己手郑

再退一步,哪怕你将所有的资源真就拿到了自己手中,你可能独自享用吗?

就你一个人在那里奢靡,其他人个个都苦兮兮的干看着,你真能够睡得着?

你就不担心半夜里一大帮子人涌入你的寝室,直接将你拿下挂到房梁上去?

在只有一个大明风华世界,也就是大明风华世界自我封闭的状况下,朱高煦对皇帝宝座的渴望就是必然的,毕竟这一宝座得到了,就意味着得到了一方世界最为庞大的利益。

可到了诸万界,在诸万界之中停留越久之后,这一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改变,其可能性同样巨大。

就好似眼前朱高煦直接将指挥权一股脑的扔给了朱瞻基一般。

不就是他看到了自己顶到最前沿作战,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更大吗?

你他是否担心这十多万大明风华世界最精锐的士卒,最后的心都被朱瞻基给收去了?

还真不需要担心。

是哪怕朱瞻基有这份能力,也绝不能这么去做,更不敢去做。

因为皇帝的心思从来都是复杂的,哪怕是自己亲孙子,有些东西也绝非你可以染指的。

一旦朱瞻基做了,反而会让朱瞻基在朱棣心中留下一个十分不成熟的印象,更不好的印象,还是不懂进退,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这样的人一旦坐上高位,自己决策之时,做出的决策往往很容易以偏概全。

这一印象一旦在朱棣心中形成,对朱瞻基那才是真正致命的损失也!

也就是,哪怕朱瞻基后续指挥能力得到了巨大成长,他也绝不会、更不敢染指这十多万士卒,顶多也就施恩其中些许校尉而已。

这点恩惠,朱高煦还真不可能放在眼郑

以他朱高煦在大明风华世界军中威望,当真要下手将这些可能的棋子从眼前精锐之中移走,无非付出些许代价而已,哪怕朱棣发现了,多半也不会阻止的。

这些种种可能的损失,朱高煦在将指挥权扔给朱瞻基之前,就早早考虑清楚了。

而朱瞻基,反而经过了张良的教导,才有了分明的认知。

经过张良对朱高煦心思掰开了揉碎了给朱瞻基的讲解,他才知道自家二叔真正的的打算为何。

知道了,朱瞻基自己都必须承认自己这个二叔的任性真就是数一数二的。

有时候他朱瞻基都将自己带入到自己二叔之中,思考着倘若自己是二叔的话,会怎么做怎么选,可每一次他都发现最好的办法反而是放弃。

可自家二叔呢!

人家就是能够从最狭窄之处找到自己最可能成功的选择,哪怕这一选择在接下来同样艰难,可人家不已经在为此努力了吗?

白云之上,刘浩对朱元璋的决定还有些惊讶的。

对于一个掌控欲强到离谱的老朱来,能够对大明风华世界选择放手,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然,这里头或许最重要的,就是老朱知道了自家老四永乐大帝做的足够好,后续两代依旧给他带来了较大的满足福

可这样的后续,在朱祁镇出现指挥的暴怒平静之后,似乎老朱也不是不能接受将朱高炽换成朱高煦试一试。

毕竟位置的未来或许能够给自己带来惊喜呢!

刘浩也知道这里头有着老朱看到诸万界之争需要一个武皇帝很大关系。

毕竟在如今对诸万界时代里,一个文皇帝守成可以,可要开拓,就显得不足了,未来倘若朱高煦将朱高炽换下,大明风华世界武将的地位也能继续保持压制文官,不得在面对亚马逊雨林妖族的压力下,反而能够发挥得更好一些呢!

而眼前朱高煦的选择,同样给朱元璋带来零赞,一个清楚知道自己优势在那里的孙儿,哪怕在未来争夺大明风华世界皇帝宝座失败了,其前途也不可能差到哪去!

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值得朱元璋欢喜的!

至于自家老四朱棣是否会在大明风华世界之中,将皇帝这一位置一直做下去,朱元璋同样不认为这一可能性有多大。

他自己不也同样如此吗?

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隐约对自己长久待在皇帝宝座之上有了不同感知。

那就是自己的权威确实日盛,越发显得自己孤家寡人。

那些个过去的老兄弟们,休坐下来一起喝酒吃饭了,人家甚至巴不得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见不到自己,是有多远就愿意离自己多远。

那徐达汤和为何宁愿跟着自家好大儿朱标前往周星斗大阵征战,不就有着这一方面的缘由吗?

他们越发看到自己接受他人意见的艰难,眼前一些个事情还没有抵达爆发时刻,一旦爆发,他朱元璋都不知道是否会让自家宗武世界的大明帝国带来多大损失。

也就是他朱元璋都已经做好寥到朱标从周星斗大阵归来之时,将皇帝宝座干脆传下,自己带者马皇后离开宗武世界,前来刘浩地球这一头隐居一段时日。

他是这么想的,他也笃定自家四子朱棣未来一定也会出现之这样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