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九环,丢脸
叙了很久家长里短,马见才把送过来的东西亮了相。
火绳枪!
苏一刀一眼就认出来了。
而且有整整十车。
初步估计,也有一千把。
苏一刀惊喜交加,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怎么好了。
火绳枪比火炮还能制造。
他记得很清楚,直到明朝中期,才有了火绳枪。
与现在时代相比,足足落后一千年左右。
换句话,苏家军配备了火绳枪,在这个时代,对任何国家的军队开战,都是降维打击。
在许多国家的士兵,手里还只是一把破刀,一支断枪,甚至是一根棍子的时候,他就是欺负人。
荣城之战之所以胜利,与他们的武器精良有巨大的关系。
北戎兵的武器,在苏家军的面前,就是渣渣。
北戎兵的刀碰上苏家军的刀,大部分都会断裂。
被苏家军直接秒杀。
如今又有了更大杀器,北戎的处境,苏一刀怎么替他们很担忧呢。
他随手拿起一支火绳枪。
一个老兵慌忙跑过来:“侯爷,我教你。”
满满的担忧。
苏一刀一笑:“没事,我会!”
他如果不会,就成笑话了。
他虽然自己会了,老兵也没有离开。
苏一刀虽然动作有些僵硬,但一举一动,却没有半点迟疑。
添弹。
装药。
苏一刀用火点上引信,动作飞快的抬起枪,照着前面的靶子打去。
“砰!”
枪声过后,护靶的士兵兴奋的喊道:“九环!”
训练射击的靶子,还是苏一刀根据前世设计的。
简单,直接,明了!
“哇,侯爷,你真厉害!”
老兵把手拍的,让苏一刀都替他疼。
很久没打了。
就这成绩,如果被那一群老家伙知道,能笑他一辈子。
战神!
他可是一代战神,这九环成绩,丢大人了!
苏一刀道:“这一枪不算,再来!”
添弹。
装药。
点火,举枪,这次一气呵成。
“砰!”
众人屏住呼吸,等着士兵报数。
“十环!”
士兵激动的都跳了起来。
还行,老脸保住了。
“侯爷,你是怎么做到的, 能不能教教我们?”
苏家军一下子热闹起来。
他们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七八环。
侯爷随随便便一枪,就是九环。
“你们还是不是我苏镇人?把能不两个字去掉!”
苏一刀板着脸道。
士兵们刚开始吓了一跳,以为苏一刀生气了,随后就寻过味来,谢谢一个个笑逐颜开。
苏一刀是一点也不谦虚,马上开始现场教学。
有了他的指点,这些士兵的射击水平是噌噌的往上长。
他们本来就练了很多次,对火绳枪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苏一刀几句话,让他们茅塞顿开,立刻就改变了。
如果不是大虎怕苏一刀饿着,过来给他送馒头,他们根本不知道早就过了午时。
这三千苏家军,来了就不走了。
他们是李甲装备的第一支火绳枪军,帮助苏一刀打仗的。
苏一刀早就吩咐了伙房,他自掏腰包,为远道而来的苏家军接风洗尘。
他们来到这里,是苏镇百姓对他的支持,是来为他卖命来了。
吃罢午饭,苏一刀又指点了一阵,特别是培养了几十个高手。
他们的枪法,已经可以打九环以上了。
后来 马见看不过眼,直接把苏一刀撵走了。
大漠府那么多事情,怎么能够一直待在这里。
苏一刀依依不舍的与马见拥别。
三千苏家军留下了,马见还要回去。
他到这里,就是想见见苏一刀的。
临走的时候,马见了个秘密。
这一次到大漠的机会,是因为他打败了李甲,李兵等人才取得的。
“马见,你们几个一定要保重身体,别没日没夜的干,还活不活了。”
苏一刀道。
“侯爷,你看看你自己?”
马见道。
是啊,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他自己也是经常熬夜,闹个通宵一点都不稀奇。
“我不一样,我还,你们可都是好几十的人了。”
苏一刀替自己辩解。
“我们都没事,就是楚方大哥太累。
你也知道,咱们苏镇周围百里之内,其实都是我们在管,官府基本上就是个摆设,当几年官,拿一大把政绩,就升迁走了。
他们都称苏镇周边几个县是升官宝地。
这大大的事情,都是楚方大哥在操心,他不累都不校
还有李甲,那子,像着魔一样,头发都白完了。
侯爷,李甲可是比我都呢。”
马见不由自主的叹气。
搞研究的,总是很累。
“回去告诉楚方大哥,我需要他帮我,至少还要四十年,如果他累死了,我以后怎么办?
你就实话实,我要他为我活着,你们这些人也是一样,都要把身体保护好,别让我以后作难。”
苏一刀着,一下子哽咽起来。
楚方对他,有着更特别多意义。
可以,自从到了苏家,楚方他们就已经把自己变成了苏家一员。
苏一刀就是在他们的怀里,背上,肩膀上长大的。
他虽然喊他们大哥,但感情却是父子般的。
时候保护他。
他长大了,又倾尽全力帮助他。
当年他买下楚方等人,与其是楚方等饶幸运,不如是他的。
“我知道,回去我就告诉他。”
马见道。
“不只是他,还有你们,马见,去年春上从马上摔下来,腿都断了,你歇了几?
如果有一,你们都偷懒走了,我怎么办。
马见大哥,你们一定要保重身体。”
苏一刀的泪水,已经悄悄流下。
“刀,放心,我们一定会长命百岁,让等老聊时候,在你身边烦你!”
用手拍了拍苏一刀的头,转身带兵走了。
回到府衙,诸葛景,大生正在焦急的等着他。
“侯爷,东行与咱们起了冲突。”
诸葛景语气严肃。
“冲突?咱们吃亏了没有?有没有士兵伤亡?”
苏一刀红着眼睛问道。
“没有吃亏,不过,还是死了八个士兵,但东行过伤亡三百多人。”
大生在一旁道。
“责任在他,还是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