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 第36章 朱厚照的难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钱钺被屠门之事,并没有就此结束,文官们只是蛰伏下来,但并不代表他们就屈服了。

皇上这一次是彻底放开了手脚让太子独自执政,若是以前弘治皇帝还控制外廷的时候,一定不会阻止自家太子儿子乱来,但这次没有,也能看出什么。

朝廷中枢文官忽然开始想念朱厚炜了,但凡朱厚炜还在朝政,恐怕也不会阻止他的大哥做出如此狂妄不守礼法的事。

很显然,弘治皇帝已经萌生退隐之意,要将国家大权全权交给朱厚照,那于下文官来,钱钺被屠就不仅仅屠戮一名文官全族。

朝了,是子不守礼法制度,乃至地方不稳、妖孽滋生、国家紊乱。

朝大了,这是提前的一场皇权和文臣权力之间的斗争,趁着朱厚照还能继承大宝,文官就需要将朱厚照的皇权给按住,不然以后他真要是登基,文官还有好果子吃?

当初他们就是这么对付弘治皇帝的,那时候弘治皇帝还年幼,他们提前将皇权给限制住了,乃至弘治御极前期,对文官们言听计从,也是从弘治十年后,弘治皇帝羽翼丰满,才渐渐脱离文官们的掌控。

这种事在明朝很常见,也屡见不鲜,更老生常谈,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发生,最为着名的应该是嘉靖和万历两朝。

大礼议事件,嘉靖最终贬杀流放上千名官吏,才将皇权牢牢掌控在手中,看上去威风八面,可导致的后果也是不可逆的,杨廷和致仕、杨慎流放,大半有实干才能的官吏离开朝廷中枢,乃至前期对吐鲁番战争屡次失败,最后不得已开关求和。

内部斗争最严重的隐患,往往在外部,从此东南再不太平,倭寇滋扰了明朝数十年。

还有一次比较着名的则是万历的国本之争,最终万历以失败告终,从万历十五年后万历皇帝再也没上过朝堂,不朝不郊不庙不祭,皇帝的人影都看不着。

言归正传,如今整个北方都爆发暴雨,一封封赈灾的奏疏不断飞入内阁,黄河也决撂坝。

象预警,此不可谓不是最佳的反击时刻!

于是以都察院左都御史闵珪为首的朝中重臣,开始极力上奏规劝,表明象预警,子当谨遵德行礼法,或者会让大明生灵涂炭。

封建社会要保持迷信的根本原因,是上层决定的。只有全民皆迷信神罚,才有东西去制衡家下的帝王。

不然子的权力根本无法约束,千古名臣董仲舒在提出人感应君权授、子等概念的时候,一边是为了确定皇位正统,一边也是为了约束皇权。

皇帝在享受万民信阳为之子的同时,自然要对上恭恭敬敬。

或许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皇帝不会信任这些,但万民信就足够了,民能载舟也能覆舟!

于是乎,朝中大半臣僚,纷纷规劝朱厚照,让他谨遵礼法,撤回对钱钺的严厉惩罚,免除其家眷的罪责。

“大伴,你孤该怎么办?”

这么多奏疏如狼似虎的送到朱厚照面前,朱厚照确实慌了,要知道送上奏疏的不是一些杂鱼,是内阁六部联合抬送过来的奏本。

这些人各个身居机要,他们若是同时罢工,大明这台机器会立刻停止运转!

朱厚照第一时间让刘瑾去找了弘治皇帝商讨对策,只是弘治皇帝并没有见刘瑾,让朱厚照自己决定国家大事!

于是朱厚照又让刘瑾去找自己的弟弟来乾清宫商讨,但朱厚炜借口推辞,他正在和王守仁对接西南事,无暇顾及朝堂政事。

实在找不到人商讨,朱厚照才不得不问刘瑾。

刘瑾想了想,道:“爷,文官们以上为刀、神佛为剑,想要挡住他们的攻击不易呀!”

朱厚照气急败坏的道:“孤用你?”

“孤问你怎么办?想不到办法就去南京守陵去,要你何用?!”

刘瑾赶忙道:“爷,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樱”

“有屁就放啊,你还憋着干什么呀?”朱厚照狠狠的训斥刘瑾。

刘瑾道:“只要不是上预警就行啦。”

“咱们从治黄河的文官中,找出几个顶罪,就黄河决堤,是他们人为干的,工程没修好,导致黄河决堤泛滥!”

“会通河和永定河都以此为对策,让锦衣卫和东厂去抓几个文官。”

“只要是人为不是灾,那不就不是什么上预警了吗?”

朱厚照双目一亮,笑着道:“好好好!”

“大伴,还得是你呀!”

“好,这件事你抓紧时间去办,不能再让文官们继续上奏过来了,这么多奏疏压着,孤看了心烦,处理不是,不处理也不是。”

“遵命!”

刘瑾退出大殿,立刻开始调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去秘密办差。

……

翌日一早,虽暴雨减弱,但空依旧淅淅沥沥落下雨。

会通河畔的水位还在涨,并没有按照朱厚炜的意思实施分段治河,顺府好像放弃治河了一样。

朱厚炜眉宇紧蹙,可是转念一想,这些事还是交给大哥,自己就不要什么事都替大哥决断了。

徐光菡如约而至,其实早就来了,等朱厚炜到了后,她等了一会儿才出来。

“朱公子,久等了。”

朱厚炜收拢心思,摇头道:“没有,才到没多久。”

“徐姑娘,找到要去哪儿吃饭了吗?”

徐光菡点头道:“找到啦,咱们去吧。”

“嗯。”

朱厚炜跟着徐光菡撑伞漫步正阳大街,一人着黑色长衫,一人着鹅黄长裙,一对璧人踱步,引来许多人侧目。

只是很快,有人便大跌眼镜,不由鄙夷道:“不晓得这美丽的娘子看上这穷酸公子啥了!”

“怎么跑这巷子吃饭去了,可惜可惜!”

是的,徐光菡在正阳街找了一处巷道,极力推荐道:“这家口味真的很不错,不要看铺子破烂,但口感很好的。”

朱厚炜:“你……该不会要替我省钱吧?”

“一顿饭,我还是吃得起的,没必要。”

徐光菡摇头道:“不是哇,我真想在这里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