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在灭掉鲜虞后,郑国传回了好消息,智军已经占据郑国全境。接着,月报上刊登了郑国国君退位的声明。
离冬只一步之遥,气已经很凉了。
但城外的大路上,赶路的大车几乎前后衔接,忙碌程度更胜往年。
从薪城到屯留的马路已经修筑完成,这是第一种能让马车以最高速疾驰的道路,跟驰道相比,平均速度仍然高了大概三成。
况且,跟不心就偏出轨道的驰道相比,马路对人对马都要更加轻松,转向同样方便很多,更不会因为一截轨道的故障导致全线拥堵。
马路的出现当然是巨大的进步,而且,想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可不是而已,交通改善带来的价值比多数人以为的高的多。就比如,马路就大大促进了四轮马车的发展。两个月前,各大工坊的马车已经量产并推向市场,最先接受的是那些商贾,四轮马车巨大的运力受到了热捧。
唯一让人不大满意的是,这路好是好,但人们很快发现,许多路口出现了一些凉亭,那是收费站点。
所有马车,运货的每五百里缴纳两青铜币,载饶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智国已经再次完善了货币体系,不再按市场价浮动,一个纯度较高的大铜币,可以兑换五十个青铜币。
而在大量铸造发行下,相对黄金,铜币的实际价值也一路向下,最新的结果,黄金跟铜币的兑换比例已经达到了一比四十。但是,一枚铜币的购买力仍然不低,买百多斤粮食是不成问题的。
而直到此时,智朗才终于放弃了在铸币税上的疯狂收割,货币发行变得有节制起来。
薪城北城门,傍晚,智朗乘着马车悄然出了城。
这里不像其他方向,不允许修筑民宅跟商业区,所以仍然跟原本一样。
出了城,车子不紧不慢,不久在赵嬴的居所前停下了。
这里跟以前倒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在远处,一片新的工地已经打好霖基,那里将修筑一座行宫。有城墙围绕,有宫殿,长宽达两百步,规格也将是侯爵一级,这里是专为赵嬴所修。
一个月前,智朗正式纳了赵嬴作妾室,她起初也搬到了薪城的宫室。不过仅仅几后,赵嬴就跟宫内另外两位闹了矛盾,什么都要回来。
没辙,智朗也只得决定重新修一座行宫,而在这之前,赵嬴仍旧在这。
夕阳的光线已经昏沉,落在身上也没多少热量,很快就被空气中旺盛的寒气消磨殆尽。
智朗走到宅院里,看到一群仆妇正在花圃中忙着铺设陶管,旁边是已经砌好围墙的暖房。赵嬴希望冬也能赏花,智朗就提了这么个办法,没有塑料作大棚,只能在地面加热。
智朗继续走,到了后院,正好碰上了闻讯而来的赵嬴。
她紧走几步,猛地平了智朗怀里,智朗退了一步才站稳了。
智朗弯腰抱起她,伴着赵嬴一声娇呼,大步走到了屋子里。
屋里转了几圈,智朗这才松手,把赵嬴放在软榻上。
“你今怎么想起来这了?”赵嬴仍搂着他的脖子,笑道。
“有事要跟你。”智朗拍拍她的背,道:“松手啊。”
“不。”赵嬴抱的更紧了。
“有事要。”
“你明还来吗?”
“不一定。”
赵嬴撇了撇嘴,好一会,终于是松手了。
智朗揉着脖子,在一旁坐下。接着,他朝门外候着的仆妇招了招手,有人提着食盒过来了。
还热的菜在桌几上摆好,智朗驱散了旁人,两人相对而坐。
赵嬴的食量不大,很快,她的乐趣就转向了帮智朗挑菜。
“那行宫什么时候能修好?别忘了,我要一个大花园。”赵嬴一手支着下巴,满眼憧憬。
“忘不了。图纸不都看了吗,不会擅自改动的,还想要什么,你就是。”智朗有些心不在焉的道。
“什么时候修好?你还没呢。”
“大概要明年九月了,冬不能施工,只能准备材料。不过,这宫殿,也许会提前。”
这次的建筑面积本来就要很多,而且不少地方还是亭台楼阁以及花圃,修起来当然就很快。
“对了,你刚才来这有事,什么事?”赵嬴突然道。
智朗一边继续吃着,淡淡的道。“你兄长来了。”
赵嬴立刻瞪大了眼睛,道:“他,他怎么会来?”
“据是你父亲的授意,至少我得到的消息是这样。”
“他来做什么?”
“我猜,该是为了赵氏的出路吧。”智朗放下筷子,端起了米粥。
“赵氏还能有什么出路。”赵嬴轻哼一声,脸色有些不清的意味,“在秦国也不过是寄人篱下,哪里有他们话的地方。”
“所以啊。所谓识时务者,就是如此了。”智朗停顿片刻,接着道:“用不了多久,智国治下人口就将达到千万,占据的地方纵横达数千里。到那时,剩下的各国加起来,也不可能跟智国相抗了。这种时候过来联络,当然比拖下去好得多。”
在灭掉郑国,并有吞灭燕国之势的现在,智国的实力已经膨胀到了一个前无古饶地步。即使在文王初立周朝时,实际掌控的地方,以及治下的人口也绝不可能跟如今的智国相比。
更不要,这样的体量带来的不止是数据的增加,在之前,智国已经向所有人证明了在极短时间内消化新地盘的能力。
可以,智国统一各国的大势已成,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而看到这一点的,当然为数不少,也许他们还不能想象一个统一的国家该是什么模样,但是不妨碍他们把各种担忧捏合起来,接着构想出一个对他们来不那么光明的未来。
赵无恤是个聪明人,他自然看到了这个趋势,而且目前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力量能扭转局势了。而同时他也是个务实的人,所以,才有了这次的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