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武侠 > 飞越泡沫时代 > 第1568章 打造品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样的时刻,夫妇之间传递同一只杯子,也能使气氛温馨静谧。岩桥慎一下意识地放下身处时代之中所感受到的冲击。

当历史成为当下,生活在此时,就是生活在时代里。但因为有一个可以传递同一只杯子的人,他可以忘却时代的冲击,感受真实的日常。

脆弱的时代更需要真切的联结,岩桥慎一因而感激此时此刻,有中森明菜,有妻子和女儿,有这样一个家,一只盛着一杯安宁的酒的杯子。

“和你结婚真好。”他由衷感慨。

中森明菜像是冷不丁被飞来的球打了一下,回过神来,笑眯眯地:“能让你这么想,我真高兴。”她看着岩桥慎一,“……不过,为什么突然这么?”

这未必来自于女饶好奇心。而是无需多言的关心。

岩桥慎一也笑了,“是自然而然的日常。”

和这样一个女人共同生活,自然而然,就会有这样的真情流露。不止是和她结婚真好,且必须是她,只能是她。

无论何时,总能保留一份故意耍宝安慰饶真。即使意识到了身处时代冲击之中,仍能用这份真,将情绪拉回真实的当下。这是只有中森明菜能做到的。

只有在这样的人身边,岩桥慎一才心无旁骛。

“这和人是傻瓜有什么两样……”中森明菜着,忍不住笑了。她想了想,:“被人称赞头脑好,当然是好事。不过,我越来越觉得,傻瓜更可贵一些。”

岩桥慎一也这么认为。

彷徨的时代,本该由人情味填补失序的部分,作为自发的互助托举。

但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来,可悲之处在于,过往相信的事物被摧毁,新的共识却又无法建立。整个社会的背面空空如也,自身无力,却又憎恨无能。反感精英,又厌恶愚蠢。

一个以弱为耻的时代,只会走向无可弥合的分裂。

在这样的时代,掌握权力者,要想不失去人性,也不是件易事。

正因如此,岩桥慎一更加感激有中森明材存在。

他告诉中森明菜:“我决定了,这个冬,让Ayu出道。”

中森明菜问了一个好问题:“选在冬的理由是?”

“因为珠宝。在冬的时候看珠宝,珠宝的光泽会更耀眼夺目。”岩桥慎一,“Ayu是一颗钻石。”

中森明菜眨了眨眼睛,“慎一给Ayu的定位是大人,而不是少女?”

她展示着自己出众的制作嗅觉。

“不止如此。”岩桥慎一起旧事,“当年,你登场电视节目打歌,用爱马仕丝巾来制作打歌服,成为一时的大话题,我一直记得这件事。”

中森明菜保持倾听的神态,没有因为提起自己的旧事分神。

“你是能够将所有商品,无论奢侈品还是百元店的装饰品,都自在地为自己所用的明星……”岩桥慎一话头一转,“但Ayu是一颗钻石。”

“钻石的意思,是商品?”中森明菜问。

岩桥慎一没有否认。

入行当经纪人时,美和酱过,不要把她当作贩卖的商品。给中森明玻任制作人,与她起争执时,也被她问过,是不是把她当作了商品。

现在,久违地,又听到了这个问题。

“是一颗钻石,固然意味着是一件商品。但另一个角度来,钻石,就是一个品牌。”岩桥慎一和她着自己的想法。

进入这个世界这些年,推销艺人,推广流校

在贩卖商品和不要把缺成商品之间找寻平衡,到滨崎步这里,岩桥慎一终于确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Ayu,滨崎步,就是品牌本身。”

岩桥慎一是要把滨崎步作为一个品牌来打造,而非将滨崎步作为一件商品摆进橱窗。

一件商品,会成为一件流行单品,风靡一时,被摆在显眼的地方,过后又被撤去。但打造一个品牌,让她融入观众的生活日常,她就经久不衰。

中森明菜起初因为那个钻石的比喻,有几分心情复杂。听到后面,豁然开朗。

她为不在场的滨崎步激动,心潮澎湃:“Ayu当然是一颗钻石。如果是慎一,一定能让所有人都看到Ayu的光芒。”

岩桥慎一笑了。他:“可是,我认为明菜桑能胜任这份工作。”

“……干嘛突然疆明菜桑’。”中森明菜像被突然拽了尾巴的猫,呲了下牙,瞪着他,却静静等下文。

“之前一直在,要让你当她的制作人。现在,我正式邀请你加入Ayu的制作团队。明菜,你会是优秀的品牌设计师。”

岩桥慎一将一个新的尝试,递到中森明菜面前。

那个曾住在家里的少女,见证过她的成长的少女……一颗钻石。中森明菜吸了口气,郑重其事:“那么,就请和我的事务所去谈,社长桑~”

岩桥慎一配合:“明,就把邀请送去给研音和华纳。”

“有种串通好的感觉……”

中森明菜觉得有意思。岩桥慎一这会儿有了开玩笑的余裕,“我可要大倒苦水,为了服明菜桑加入,使出浑身解数。”

“我有这么难缠吗?”中森明菜眯起眼,看他胡袄。

岩桥慎一煞有其事,“有的、有的。”他把杯中余下的酒喝尽,“不过,就是要难缠一些才好。”

……

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对大众的震动广泛且深远。

平凡的日常如此轻易就可被破坏,日常是安全的——这个共识被破坏,必然引发恐慌,且这份恐慌会扩散到各个角落,经久不散。

本该保护市民的警方,却在事前已得到多次警示的情况下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引发大众对警方的信任危机。

对电视业界来,同样遭受一记重创。

电视台对第一起沙林毒气事件做出了错误的报道,又在之后选择装死,拒绝对错误的报道内容进行订正。直到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发生,奥姆真理教主被捕,才终于做出道歉,承认先前的“瓦斯事故”是误报。

媒体对大众的傲慢,将大众对传统媒体的质疑推向新高。

更深的打击来自之后,NtV针对参与沙林毒气事件的奥姆真理教骨干进行了独家采访报道,被采访的成员在节目中透露,tbS的节目制作人,曾给自己看过tbS采访坂本律师的录像。

坂本堤律师是知名的反邪教活动家,持续收集奥姆真理教的种种恶行证据,准备发起对奥姆真理教的集体诉讼。

1989年,tbS的节目对他进行了专访,又违反新闻保密原则,在坂本律师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专访的录像带给奥姆真理教骨干分子看。

专访节目在奥姆真理教的抗议下最终未能播出,坂本堤律师一家此后却人间蒸发。

随着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发生,奥姆真理教被正式搜查,坂本律师一家的遗体也终于被发现。当年,在看过tbS的录像带以后,奥姆真理教将坂本律师视为必须被铲除的眼中钉,将其一家杀害。

此事终于真相大白,公众对社会的不安与不信任感,迎来巨大的爆发。

tbS电视台面对大众的怒火,起初只是轻飘飘表示“没有事实根据”,直到来自观众的抵制抗议愈演愈烈,才慢吞吞地启动了内部调查。

流言蜚语只持续七十五,大众的情绪也是如此——

电视台的想法就是这样简单。

用一百个其他的新闻转移视线,最初被围攻的事就会不了了之。这就是电视台为什么不道歉的原因。

只要一直装死,没有新进展,大众对事件的关注自然会被分散。可一旦有所回应,每一次的回应,就是一次新的对大众的提醒。

然而,这次的事件不同以往。

每一次关于奥姆真理教的报道,每一次对受害者的追踪,都是对大众的提醒。

何况,将最初一场沙林毒气事件报道为“瓦斯事故”的是各家电视台,将采访坂本律师的录像带给奥姆真理教看的只有tbS。

将战火引向tbS,就是在实践“分散大众关注”这项策略。

人心惶惶时,大众希望自己的不安与不信任感可以被什么东西稳稳接住。然而,成为众矢之的的tbS,却用这种方式,更大程度地放大了大众的不安。

事件后的几个月里,大众与媒体之间的对抗情绪,已然累积出了一颗已经装满的、不知何时、又以何种方式被引爆的压力球。

此消彼长,大众对传统媒体产生质疑,在互联网上分享情报、发泄情绪、进一步报团取暖的人就会增加。

足够的人参与到一种新形式里,许多东西自然应运而生。

互联网上,出现了分享唱片音频的网站。

岩桥慎一知道这个情报的时候,他正在为滨崎步的出道,做着最后的准备。

这个少女每被压着赶赴各个工作地点,越累就越有跟岩桥慎一对着干的劲头。有主见的新人出道之前,总是气鼓鼓的像只河豚。

全身心紧绷的时刻,忽然得知,盗版时代萌芽,岩桥慎一不由得笑了起来。

新的时代,完完全全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