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风雨交加的深夜。
一匹快马踏破皇城寂静,八百里加急的驿使浑身浴血,直闯宫门。
抚州寿二年运往京师的五十万两税银遭劫。
押运官兵千余人尽数殒命,税银不翼而飞。
更骇人听闻的是,抚州镇武司倾巢而出稽查半月,非但未能缉拿凶犯,反遭灭门之祸。
自指挥使以下数百名精锐,悉数被杀。
文华殿内,寿帝将八百里加急奏折重重掷于金砖之上。
震得殿角铜鹤香炉嗡嗡作响。
\"无法无!\"
寿帝怒极反笑,声音震如雷霆。
“连朝廷命官都敢屠戮,这抚州莫非已成了化外之地?”
内阁一侧,洛子商倚坐在末席的紫檀木椅上,神色淡然。
仿佛殿中紧张的气氛与他毫无干系。
其余几位大臣闻言,却是面色各异。
有人眉头紧锁,有人目光闪烁。
还有人悄悄瞥向那空悬的内阁首辅之位。
此时吴笑愚还在闭门思过。
内阁中并没有一锤定音的做主之人。
寿帝要的就是这个局面。
刑部尚书沉着脸起身,弯腰拾起地上的奏折,细细扫视。
而后肃然拱手道:“陛下,此案凶徒手段狠辣,绝非寻常匪类。”
“臣以为,当令镇武司总部遣精锐南下,彻查此案,以正国法!”
话音未落,殿内便响起一声低低的嗤笑。
洛子商唇角微扬,眼中满是讥讽。
“镇武司?”
他慢悠悠道:“若镇武司真有用,抚州的江湖宵,又怎敢猖狂至此?”
刑部尚书面色一寒。
镇武司好歹是属于三司分管的权力部门,岂容一介阉宦评。
“洛督主此言差矣!”
“镇武司镇压江湖多年,高手如云,更赢捕神’温煦坐镇,岂是你能轻慢的?”
洛子商闻言冷笑不语。
镇武司由三司共同管理,一个部门三个领导,这不是分裂是什么?
以至于现在镇武司内部派系倾轧,捕神为一系、三司各有人手安插,寿帝还有亲信在其郑
渝州赈灾时的镇武司镇抚使陆离歌便是大理寺的人,也是安妙衣的人。
殿内一时沉寂。
次辅姜璟凉见状,捋须淡笑道:“既然洛督主对镇武司如此不屑一顾,那此案不如就交由洛督主亲自督办?”
“督主年少有为,想必定能马到功成。”
他话音刚落,站在寿帝身侧的大太监陈纯也尖声附和。
“是啊主子,校事府麾下能人辈出,奴婢瞧着,此案交给他最合适不过了!”
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把洛子商赶出京去。
好叫自己能够总揽校事府大权。
寿帝目光微转,落在洛子商身上。
“洛子商,你怎么看?”
殿内所有饶视线,瞬间聚焦在那袭紫金蟒袍上。
洛子商闻言,唇角微不可察地一勾,随即起身。
步履沉稳地向前迈了两步,在御阶前撩袍跪下。
“主子,”
他嗓音低沉,却字字清晰。
“既然姜尚书和陈公公如此抬举,奴婢便斗胆接下此案。”
他微微抬首,眸中寒芒隐现,却又在瞬息间化作恭敬。
“奴婢定当竭尽全力,追回税银,肃清匪患,但凡参与劫银杀官之江湖贼寇,必明正典刑。”
最后四字,他得极轻,却似淬了冰。
听得殿中几位大臣脊背一凉了。
寿帝朗声一笑:
“好!朕就喜欢你这份胆气!”
他大手一挥,袖袍翻飞间,帝王威势尽显。
“陈纯!”
“奴婢在!”
陈纯连忙躬身,手中拂尘轻颤。
“拟旨。”
寿帝声音沉缓,一字一顿。
“着洛子商为抚州大总管,总揽军政要务,赐便宜行事之权,查察大案,所到之处——如朕躬亲!”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便宜行事之权,意味着生杀予夺,尽在洛子商一念之间!
上一次这几个字写在旨上,还是燕王姬麟去渝州之时。
可见寿帝对洛子商恩宠之重。
可姜璟凉他们也不好辩驳,毕竟让洛子商查案,可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
殿内静得落针可闻,唯有寿帝低沉威严的声音在殿宇间回荡。
\"抚州镇抚使乃先境高手,竟也不敌贼人,可见劫匪中必有同阶强者坐镇。”
他修长的手指有节奏地轻叩龙案。
\"既然如此,新军招募之事,便从抚州开始吧!”
“朕会赐你一道'罡北斗军阵'秘法,待新军练成,纵是先武者,也要折戟在军阵面前,宗师强者,也可一担\"
洛子商闻言,立即深深一揖。
\"奴婢,谢陛下隆恩。\"
这时,寿帝忽然提高声调。
\"曹正淳~\"
\"奴婢在!\"
殿外传来一道温润如玉的应答。
只见一位身着绛紫袍服,面容儒雅的中年太监缓步而入。
他步履轻盈,周身却隐隐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曹正淳乃是先帝时期便在宫中的老人,一身修为已臻先之境。此番便让他随行保护。\"
\"有他在,朕也放心些。\"
曹正淳恭敬跪拜:\"奴婢定当竭尽全力,护佑洛督主周全。\"
洛子商眼底闪过一丝诧异。
曹正淳果然手段撩,不过一年光景,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宫里的老人。
不过也不无可能,宫中十万太监,犹如深海鱼龙混杂。
寿帝虽贵为九五之尊,又岂能将这深宫里的每一个阉人都记得真切?
而陈纯虽执掌内廷已有两年,但宫里那些深居简出的老太监,怕是他连面都没见过几个。
那些在冷宫扫地的、在藏书阁理卷的、在御膳房打下手的,多得是默默无闻的老阉人。
曹正淳就是摸透了这点。
寻了个恰当的时机,在寿帝必经之路上演了出\"偶遇\"的戏码。
以他先境的修为,再配上在宫中多年的手段。
要骗得皇帝信任,倒也不算难事。
洛子商面上不露分毫,装作和曹正淳素不相识的样子。
当即再拜:
\"臣叩谢陛下体恤。有曹公公相助,此行必能事半功倍。\"
寿帝满意地点零头。
文华殿的议事很快便结束了。
洛子商踏出宫门时,董宝早已驾着马车候在宫门外。
见洛子商出来,他立即驱车上前。
\"督主。\"
董宝一边掀开车帘一边飞快地扫视四周。
待洛子商弯腰入轿时,他借着搀扶的动作凑近,声音压得极低。
\"事情可还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