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 第2279章 市委第一次常委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79章 市委第一次常委会

一个星期之后。

市委会议室的长条木桌被晨光镀上一层金边,十一只青瓷茶杯里的茶叶在热水中舒展,像一片沉默的森林。

沈青云走进来时,手腕上的手表正指向般半,秒针的滴答声与他皮鞋敲击地面的节奏奇妙地重合。

“开始吧。”

他将黑色封皮笔记本推到桌前,钢笔在封面上轻轻一顿,金属笔帽反射的光落在自己的铭牌上,淡淡地道:“大家汇报一下近期的工作吧。”

“我先吧。”

市纪委书记熊杨率先翻开笔记本,纸张翻动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纪委监委上周共受理信访举报四十七件,其中涉及国企改制问题的占三十一件。”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全场,淡淡地道:“我们内部已经已对国资委原主任童青忠立案审查,查明其在纺织厂改制期间收受好处费五十万元。另发现零六年至今,有十七名科级以上干部存在违规处置国有资产问题,相关线索已移交案管室。”

“处理名单复印给各单位。”

沈青云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严肃的道:“要让所有干部知道,侵吞老百姓的钱,迟早要吐出来。”

着话,他转向常务副市长肖如水,开口道:“如水同志,国企改革专班的工作进展如何?”

“正在进行当郑”

肖如水的手指在文件夹边缘摩挲,指腹沾着淡淡的墨痕:“已完成全市一百五十家改制企业的资产清查,发现闲置厂房三十七处、未处置设备一千两百余台。我们计划将造纸厂旧址改造为工业记忆博物馆,既保留历史痕迹,又能带动周边商业。”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半分:“但涉及一百三十户职工的拆迁安置,需要财政支持……”

“钱的事稍后议。”

沈青云打断他,目光转向市长刘彦昌:“市长,民生保障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刘彦昌端起茶杯抿了口,杯盖与杯身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已拨付首批补偿款三千万,惠及近千名下岗职工。有群众拿到钱之后,特地让社区主任送来感谢信。”

着话,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信笺,纸张边缘有些卷曲“她在信里,没想到十年的冤屈还能昭雪。”

沈青云接过信笺时,指尖触到纸面的褶皱,仿佛摸到了那些被岁月磨出的老茧。

想了想,他缓缓道:“把这封信复印下发,让所有干部都看看。”

他转向组织部长彭东南:“干部队伍建设要跟上,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是的。”

彭东南的钢笔在笔记本上疾走,笔尖划破纸面的声响格外用力:“我们已经调整了五名在改制中失职的县区常委,拟提拔六名长期扎根信访一线的干部。下周开始对全市科级干部开展历史责任专题培训,第一课就请纪委的同志来讲课。”

“要让他们知道,每个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

沈青云的声音陡然加重,钢笔在桌面上划出一道浅痕:“赵茹同志,政法系统的社会治理有什么新进展?”

赵茹的笔记本上画着密密麻麻的流程图,笔尖悬在“社区矫正”一栏:“已在全市二十八个社区设立矛盾调解室,配备专职调解七十六名。秦佑事件后,主动来反映问题的群众增加了四成,我们正在建立陈年积案销号制度,争取年底前化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访积案。”她抬眼时,睫毛上沾着细碎的光,对沈青云道:“但基层警力不足,十七个乡镇的派出所平均只有十名民警……”

“给编制,加人手。”

沈青云的回应干脆利落,坦然道:“维护老百姓的安全,不能打折扣。”

完这句话之后,他转向宣传部长楚俊生,认真的道:“舆论引导要跟上,不能只做灭火队员。”

“书记放心。”

楚俊生的脸颊微微泛红,他下意识地拽了拽领带,对沈青云解释道:“已制作《滨州往事》系列纪录片,第三集《改制中的坚守》昨晚播出,收视率创年内新高。”

他翻开手机备忘录,介绍道:“网友留言近十万万条,其中希望政府能查清所有旧漳点赞量超过五万。我们计划下周邀请老职工走进直播间,现场回应补偿款发放问题……”

上次的问题处理不好,在沈青云面前失分不少,他是真的生怕沈青云把矛头指向自己,毕竟卫仲河已经证明了沈青云的影响力有多大。

“要直面问题,不能回避。”

沈青云打断他,将一份文件推到桌中央,平静的道:“下面我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分三个方面。”

他竖起第一根手指,目光如探照灯扫过全场:“第一,开展改制遗留问题清零行动,由朱晓元同志牵头,肖如水同志配合,纪委熊杨同志负责监督,三个月内完成所有补偿款核算发放。财政部门要列出一笔专项资金,不够就压缩办公经费,再不够就暂缓政府大楼维修,老百姓的钱不能欠,干部的脸不能丢。”

市长刘彦昌立刻翻开财政报表,指尖在数字上跳动:“可以从土地出让金中调剂四千万,再申请省级专项补助三千万,缺口应该能补上。”

他的笔尖在“公务用车购置”一栏划晾横线,想了想道:“今年的新车采购计划暂停,先保障补偿款。”

毕竟是市长,这方面他还是很有经验的。

“很好。”

沈青云竖起第二根手指,缓缓道:“第二,实施民生温度提升工程,由赵茹同志负责,彭东南同志协助。在所有社区设立民情速办窗口,要求四十八时内回应群众诉求。对全市困难职工建立一户一策帮扶档案,确保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没问题。”

赵茹在笔记本上重重画了个星号:“我们联合人社局开发了就业帮扶程序,已录入岗位信息两千三百余个,下周组织专场招聘会。”

她抬头的时候,眼里闪着自信的光:“还打算请一些群众做形象大使,请他们帮忙宣传。”

“这个没必要。”

沈青云闻言摆摆手,直接道:“我们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要让群众替你们宣传?该做什么做什么,不要搞那些政绩工程。”

听到他的话,众人面面相觑,但最终还是点点头答应着。

毕竟人家才是市委书记,不同意他们也只能忍着。

沈青云没有再别的,而是竖起第三根手指:“第三,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年活动,由彭东南同志牵头,楚俊生同志配合。建立历史问题终身追责制,不管干部调去哪里,当年经手的事出了问题,一律追查到底;在媒体开设干部承诺墙,让群众监督我们的工作进度。”

嘶!

听到这句话,众裙吸了一口气冷气。

彭东南的钢笔在纸上划出深深的痕迹:“已拟定《干部作风负面清单》,包含十八种问责情形,其中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被列为重点。下周开始组织干部到秦佑家所在社区开展蹲点调研,每人至少住三。”

“要带着真心去。”

沈青云合上笔记本,金属搭扣发出清脆的响,一字一句的道:“秦佑用极端方式告诉我们,老百姓的隐忍是有限度的。我们坐在这会议室里,每句话都要对得起那些在改制中吃亏的职工,对得起那些相信党能做主的老百姓。”

“书记的没错。”

刘彦昌突然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闷响:“我提议把每月十五号定为市长接访日,我带头接访,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

“我附议。”

市委副书记朱晓元推了推眼镜:“我觉得市委也应该设立历史问题举报专线,二十四时有人值守。”

会议室里的气氛骤然热烈起来,常委们纷纷表态,钢笔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像春雨落在干涸的土地上。

沈青云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想起之前在公安系统工作时,父亲的那句话:“老百姓的眼睛是秤,能称出干部的良心。”

“散会前强调一句。”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缓缓道:“下次我们再开常委会,不是听汇报,是看成果。谁要是糊弄了事,别怪组织不讲情面。”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自然明白沈青云的意思。

如今已经过了正月十五,这位沈书记马上就要晋升副部级领导,到时候人家进入省委常委会,他们在沈青云的面前,就更加没有话语权了。

或者。

如果谁要是在这时候阳奉阴违,不把沈青云的话当回事,影响了他的晋升,到时候面临的,将会是狂风骤雨一样的攻击。

挡人前途如同杀人父母,尤其是沈青云这种年少得志,眼看着就要起飞的更是如此。

所以。

没有人会在这时候选择站在沈青云的对立面,去挑衅他的威严。

大家想的都很简单,那就是尽快把这个事情落实下去,免得惹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