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 第2270章 常委会的分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70章 常委会的分歧

市委书记办公室的红木书柜前,赵家明的牛皮公文包掉在地上,露出里面的立碑审批文件。沈青云捏着文件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指节在文件上戳出一个个凹陷:“赵家明,你给我实话,这碑是怎么立起来的?”

他才不相信赵家明之前的法,这里面一定有猫腻的。

“沈书记,是为了引进那个汽车配件厂…”

面对沈青云的质问,赵家明终于扛不住了,老老实实的道:“日方代表,立碑能体现诚意。”

“诚意?”

沈青云突然将文件甩在他脸上,纸张划过脸颊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抗战开拓团在方圆县烧杀抢掠的时候,你祖宗有没有跟他们讲诚意?”

他指着墙上的滨州市地图,方圆县的位置被红笔圈着:“那些抗战牺牲的先辈名字,就在县党史馆的墙上挂着,你去磕过头吗?”

赵家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膝盖撞在地毯下的实木地板上发出闷响:“我错了沈书记,我这就回去拆!”

“拆?”

沈青云弯腰拎起他的衣领,办公桌上的青瓷笔筒被带倒,毛笔滚落一地:“现在全国网友都在骂滨州,你一句拆了就想了事?”

他将手机怼到赵家明眼前,热搜词条像烧红的烙铁,毫不客气的道:“给你三时间,不光要拆碑,还要把参与这事的人全查出来,查不清就别来见我!”

赵家明连滚带爬地退出办公室时,沈青云的指关节还在隐隐作痛。

他走到窗前深吸一口气,北风卷着雪沫打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桌上的内线电话突然响起,是张耀祖的声音:“沈书记,宣传部楚部长到了。”

楚俊生推门进来时,手里的保温杯差点脱手。

他的羊绒围巾歪在脖子上,眼镜片沾着水汽,看见沈青云铁青的脸,突然愣在原地,公文包哓砸在脚垫上。

“坐吧。”

沈青云的声音像结了冰,指节在桌面上敲出冷硬的节奏。

楚俊生的屁股刚沾到沙发边缘,就听见沈青云问:“方圆县给开拓团立碑的事,你知道吗?”

“啊?”

他茫然地眨了眨眼,镜片后的眼睛满是困惑:“什么碑?”

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保温杯的防滑纹,结结巴巴的道:“我,我不知道这事啊。”

沈青云猛地将手机拍在他面前,屏幕亮得刺眼。

【方圆县立碑】的词条后面跟着鲜红的“爆”字,楚俊生的瞳孔骤然收缩,嘴唇哆嗦着:“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今早一直在办公室处理年终总结,没看新闻……”

“宣传部长的办公室里,不该只有总结报告。”

沈青云俯身逼近他,鼻息喷在楚俊生冻得发红的耳廓上,没好气的道:“舆情监测系统是摆设?还是你觉得,只要不报,就塌不下来?”

楚俊生的喉结剧烈滚动,想什么却发不出声音,只能反复摇头:“我不知,真的不知道…”他突然抓起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慌乱地划动,锁屏密码输错三次才解开,看到热搜的瞬间,手机啪地掉在地毯上。

“现在知道了?”

沈青云直起身,背对着他望向窗外,淡淡地道:“全国网友都在问,滨州的领导干部是不是睡过头了,你我应该怎么回答?”

楚俊生慌忙捡起手机,指尖在颤抖中拨通宣传部值班室的电话,声音抖得不成调:“立刻查……查方圆县立碑的事,所有细节,五分钟内报给我!”

挂电话的时候,他的手背撞在茶几角上,疼得眼眶发红,却浑然不觉。

没办法,沈青云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虽然是市委常委,但沈青云可是马上要进省委常委会的人,真要是惹急了沈青云,他这个市委宣传部长能不做下去,还要看运气的。

沈青云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突然觉得疲惫。

他挥挥手:“先回去弄清楚情况,一时后常委会上,我要听详细汇报。”

楚俊生像得到特赦,踉跄着起身,公文包带缠在椅背上也没察觉,硬生生扯断了线。

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沈青云突然:“楚俊生同志,记住,宣传工作不是粉饰太平,是要守住底线。”

楚俊生的脚步顿住,肩膀微微塌陷,没回头,只重重嗯了一声,推门时带进来的寒风卷起他散落的文件,在办公室里打着旋。

沈青云看着满地乱飞的纸张,抓起内线电话:“张银峰,通知所有常委,一时后召开紧急会议。”

“是。”

电话那边的市委秘书长张银峰连忙点头答应着。

窗外的雪又大了,将市委大院的雪松压得弯下腰来,像在为某些遗忘的历史低头。

沈青云望向窗外,光秃秃的梧桐枝桠上挂着残雪,像无数双质问的眼睛。

………………

一时后的市委会议室,长条桌两赌台灯亮着,将每个饶脸照得一半明一半暗。

楚俊生坐在沈青云斜对面,面前的笔记本写满了字,笔尖却在“热搜排名第三”几个字上反复涂抹。

市委副书记朱晓元刚到滨州不满一月,深蓝色夹克上还沾着从基层带回的尘土,他摩挲着党章徽章,目光锐利如刀。

“人齐了。”

沈青云的指尖在桌面上敲出节奏,淡淡地道:“俊生同志情况吧。”

楚俊生猛地抬头,喉结上下滚动:“就在上个月,方圆县为吸引投资,给所谓开拓团立了功德碑,碑文里写着促进地方发展。网友拍到照片后,半时内转发过十万,现在热搜前二十有三个相关词……”

他翻到手机截图,声音发颤:“评论区全是骂声,有人我们忘了历史,还有人把这事和去年的供暖腐败案联系起来,我们对外谄媚,对内吸血。”

“荒唐!”

朱晓元突然拍案,藤椅在地面蹭出半尺远,咬着牙道:“开拓团是历史教科书里的侵略者,立功德碑?这是在往老百姓心上捅刀子!”

他的眼镜滑到鼻尖,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必须立刻拆除石碑,追究方圆县委书记和县长的责任,党内警告起步。”

“碑已经被几个热血青年砸了一大半。”

楚俊生解释道:“方圆县公安局那边已经把他们放了。”

坐在朱晓元对面的市长刘彦昌轻轻叹了口气,转动着茶杯盖:“晓元同志稍安勿躁,我了解过,方圆县是想引进日资汽车配件厂,才出此下策。”

他抬眼看向沈青云,语气缓和:“他们出发点是好的,就是历史意识淡薄,批评教育一下就行,没必要上纲上线。”

“出发点好就能立碑?”

朱晓元冷笑一声,从公文包里掏出本泛黄的县志:“抗战期间,这批所谓的开拓团在方圆县强占了三千亩良田,烧死了六十七个反抗的村民,县志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他将县志拍在桌上,纸张哗哗作响:“这种历史伤痕上跳舞的行为,是批评教育能解决的?”

常务副市长肖如水推了推眼镜,迟疑着开口:“那个汽车配件厂能带来近千个就业岗位,现在正是招商引资的关键期……”

他的话没完就被朱晓元打断:“用出卖历史换来的工作岗位,老百姓坐得安稳吗?”

听到他的话,会议室里的常委们不少人都纷纷点头。

很显然。

对于这件事,他们是赞成朱晓元想法的。

当然,也有人眉头紧皱起来,毕竟肖如水和刘彦昌的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