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必须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当刘协与户部孙尚书商议时,却得知了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财政紧张,能拨给水利工程的款项少之又少。
“大人,”孙尚书满脸无奈地道,“如今国库空虚,能拿出的资金实在有限。再加上各地战事频发,军需开支巨大,实在无力再为水利工程提供更多的支持。”
刘协皱起了眉头,他深知仅靠这点资金根本无法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
就在这时,一位村民匆匆赶来,神色慌张地报告:“大人,李县令派人来收税了!”
刘协心中一动,转头看向孙尚书:“李县令?他为何在此时派人收税?”
孙尚书叹了口气:“李县令与地方豪强勾结,截留了部分原本用于水利的资金,导致工程进展缓慢。百姓们早已怨声载道,但他却依旧我行我素。”
刘协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火,要想顺利完成水利工程,必须先解决李县令的问题。
然而,此时的刘协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对付李县令,而热心百姓虽支持兴修水利,但他们能提供的资金只是杯水车薪。
刘协回到营帐,心情沉重地坐在案前,思考着如何解决眼前的困境。
他深知,仅靠朝廷拨款远远不够,必须另辟蹊径。
于是,刘协与孙尚书再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孙尚书,”刘协沉思片刻后开口道:
“我们不能坐以待保
一方面,我们可以向商贾募捐,以朝廷的名义给予一定的回报,如荣誉称号等;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调查李县令截留资金的证据,追回被截留的款项。”
孙尚书点零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大人此计甚妙。
商贾们看重利益,若能让他们看到水利工程带来的长远好处,或许他们会愿意出资。
至于李县令,我会派人暗中调查,务必找出证据。”
刘协站起身,走到孙尚书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孙尚书,此事就交给你了。
你负责与商贾沟通,务必服他们。
我则会着手收集李县令的罪证,一定要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
孙尚书郑重地应道:“大人放心,我定不负所停”
刘协心中稍感宽慰,但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为了确保计划顺利进行,刘协还特意安排了风影负责监督商贾募捐的具体事宜,而王福则继续负责情报网的运作,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之郑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刘协想象中那么顺利。
孙尚书在与商贾沟通时,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大部分商贾担心投资水利工程没有回报,不愿意出资。
他们纷纷表示,水利工程耗资巨大,短期内看不到收益,而且风险过高,不愿冒这个险。
“孙尚书,”一位商贾冷冷地道,“我们做生意讲究的是利润,水利工程见效慢,风险大,实在不适合投资。”
孙尚书心中焦急,但他强忍住不满,耐心解释道:“各位商贾,水利工程建成后,不仅能够改善农田灌溉,还能促进交通便利,这对你们的生意大有裨益。朝廷也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然而,商贾们依然不为所动,纷纷借口离开。
孙尚书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要想服这些商贾,必须拿出更有服力的理由。
与此同时,在调查李县令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困难。
李县令似乎察觉到了异样,销毁了部分关键证据,使得调查陷入困境。
如果不能及时找到证据,李县令将会继续逍遥法外,水利工程也将无法顺利推进。
“大人,”一位密探匆匆来报,“李县令似乎有所察觉,他已经开始销毁相关文件,转移资产。”
刘协立刻召来孙尚书,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孙尚书,我想我们可以向商贾展示水利工程建成后对商业发展的好处,如交通便利、农田灌溉改善等,并承诺给予他们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于李县令,我们可以从他的下属入手,找到一些隐藏的证据。”
孙尚书眼前一亮,随即按照新的策略与商贾沟通,赵勇则着手调查李县令的下属。
经过一番努力,孙尚书终于服了一部分商贾,他们同意出资修建水利工程,条件是朝廷必须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孙尚书立即起草了一份协议书,双方签字确认。
与此同时,赵勇通过秘密渠道找到了李县令的一名亲信。
经过一番劝,这名亲信终于透露了一些重要的线索,包括李县令截留资金的具体金额和去向。
赵勇立即派人将这些证据整理成册,准备呈交给刘协。
随着证据的逐渐浮出水面,刘协命令赵勇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秘密潜入李县令的府邸,抓捕相关人员。
当晚,赵勇带领着一队身手矫健的士兵,悄悄靠近李县令的府邸。
月光下,他们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
赵勇深吸一口气,发出一声低沉的命令:“行动!”
士兵们迅速分散开来,包围了府邸。
赵勇率先冲进大门,只见府内的侍卫们纷纷拔剑相迎。
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与敌方激战起来。
“放箭!”赵勇一声令下,弓箭手们迅速拉满弓弦,射出一排排利箭。
箭雨如蝗,瞬间击倒了数名敌方侍卫。
赵勇趁机冲入内院,直奔李县令的书房。
书房内,李县令正与几名心腹密谋对策,突然听到外面的动静,脸色大变。
“快,快把证据藏起来!”他慌乱地命令道。
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
赵勇带着士兵们冲进书房,瞬间将所有人制伏。
赵勇走上前,冷冷地看着李县令:“李县令,你的罪行已经败露,束手就擒吧!”
李县令脸色苍白,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逃,只得乖乖投降。
赵勇迅速搜查了书房,找到了大量被截留的资金记录和其他罪证。
他将这些证据妥善保管,随后押送李县令及其同党回营。
解决了李县令的问题后,刘协立即着手处理水利工程的资金问题。
有了商贾们的出资和追回的截留资金,工程得以顺利启动。
刘协亲自督战,带领百姓们日夜奋战,水利工程逐渐有了眉目。
随着水利工程的逐步推进,刘协的心情也逐渐轻松起来。
他望着忙碌的工匠和农民,心中充满了欣慰。
“大人,”一名工匠走过来,恭敬地道,“多亏了您的英明决策,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水利工程完成后,庄稼再也不怕干旱了。”
刘协微笑着点零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