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get_contents(/www/wwwroot/data/chapterlist/218/218423.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binglkuw257.com/controller/article.php on line 20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wwwroot/data/chapterlist/218/218423.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www/wwwroot/binglkuw257.com/core/function.php on line 124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第五百五十一章 农业产业化_二五七书院
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五百五十一章 农业产业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五十一章 农业产业化

“我的主意就是,分田到户,可以,包产到户,不可取!”

众人闻言都是一脸懵,这……

有什么区别吗?

都是分,也就是法不一样。

李学庆同样没明白李明的意思。

“明,你给乡亲们细!”

李明解释道:“其实很好理解,分田到户,把土地按照人头儿分到每一个社员的手里,但土地归个人了,但是,所有权和经营权还归集体。”

“也就是,大家伙以土地入股大集体,就像当初咱们集资办养殖场和工厂一样,把咱们村的农业生产进行产业化。”

要是这么的话,大家伙就听得懂了。

这件事,李明很早就想过了,只是当时条件还不允许,既然现在从中枢都开始推行土地改革,差不多也该到时候了。

重生之后,李明一直在想要带着乡亲们走出一条和前世不一样的路。

“土地集中耕种,抽调出一部分人来专门从事这项工作。”

“明,照你这么,不是还和以前一样嘛!”

“还是种地,吃的还是大锅饭。”

李明解释道:“不一样,我的农业产业化,种地就不能和以前一样了,引入大型机械,科学种植,用机械代替人力,以前咱们全村人种的地,以后只需要一百人,甚至几十人就把活给干了,剩下的人手,咱们可以去干别的,进城揽工,也可以进咱们村的工厂上班。”

当初王作先支持李明在村里建厂的前提条件就是不能耽误了农业生产。

为此,以前村里的工厂在招工的时候,所有壮劳力都被排除在外。

一旦按照李明的想法,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人力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

至于大型机械,这事李明准备去找杜树平解决。

国家刚刚推行土地改革,肯定要树立先进典型。

李明相信,他的计划,杜树平一定会支持。

“明,按你的,负责农业生产的岂不是吃亏了?”

李学国这时候走了出来,刚刚李明所的那些,他能听得明白,只是还有些疑问。

谁都想进厂上班挣工资,又有谁愿意继续脸朝黄土背朝的种地。

看到李学国,李明有些意外,但还是很快给出了解答。

“不会,一旦实现了产业化,负责农业生产也就成了一项工作,可以按月领工资,和厂里的工人待遇一样。”

“就像生产建设兵团那样?”

东北和西疆的生产建设兵团据也要改制,全面转入地方。

“差不多,具体的还要以后慢慢细化。”

任何事,没有一次性就能解决的,总要在实践中慢慢完善。

李学国点点头,他已经明白李明的意思了。

“乡亲们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李明已经尽可能讲的通俗易懂,乡亲们也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明,收成了以后,粮食咋分?”

这个才是大家伙最关心的,毕竟关系到个人利益。

“刚才了,以土地入股,和集资建厂一样,谁家的地多,到时候分的自然就多。”

“负责种地的人,工资咋发?”

“以前一年的农业产值来计算,收的粮食越多,工资也就越高,这部分钱,也从收成里出。”

李明已经琢磨了整整一下午,基本上把方方面面都给考虑到了。

“明,你刚才的要买啥机械,这个钱……”

“从养殖场的账上提钱,等明年有了收成,再还给养殖场!”

账面上必须得分清楚了才行,不然的话,弄一笔糊涂账,到时候也是麻烦。

村民们又是一阵议论。

李明的主意,他们虽然还没有完全吃透,但听上去……

挺像那么回事的!

“行了,行了,还有啥要问的没有?”

李学庆敲了敲话筒,示意所有人安静。

“要是没啥问的了,现在举手表决,同意的,举手!”

李学工和李学工两家人立刻举起了手,李明的决定,他们自然要无条件的支持。

紧接着举手的人越来越多。

即便是还心存疑虑的村民见状,也都跟着举起了手。

虽然还不是完全明白了李明的用意,但是……

跟着李明走准没错,之前已经无数次的验证过了。

就连李学成也举起了手,按照李明的法,以后土地分红也有他的份。

李学庆环视了一圈。

“好,全票通过,明,你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到时候就贴在村支部的山墙上公示,让大家伙都能看得见,散会!”

“明!再把你的想法,和我详细!”

李学国找到了李明,农业产业化,这个主意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如果能在全县推广,并且获得成功的话,对他来,可是一项了不得的政绩。

从广州回来,李明都没在家待多大一会儿,现在又得给李学国和马金义上课。

他也知道这是正事,是大事,便没有推辞。

随后,几人一起去了村支部。

“叔,跟您个最实在的,如果要包干到户的话,集体的土地要被每家每户分成大大,一块一块的,就拿李家台子来,村里耕地少,分到每个社员的头上,都到不了一亩地。”

“而且,地也分好坏,为了公平,肯定要分得更细,那一块一块的耕地,别大型机械了,锄头抡得劲儿大了,都容易打到人家的苗,实现不了机械化,就只能靠人力来耕种,我们这些老农民啥时候才能摆脱土地的束缚?”

李学国听着,不禁连连点头。

“还有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水利设施,当初建成的时候,花了不少钱,一旦包干到户,这些水利设施就成了鸡肋,当初建的时候,就是为了满足大面积灌溉,可地分了以后,上水的时间不一样,这个问题咋协调?为了解决,肯定又要投入资金,对现在的水利设施重新改建,这笔钱从哪出?”

听到李明提钱,李学国脑袋摇得好像拨浪鼓似的。

现在跟他提啥都行,就是不能提钱。

前年地震,县城的公共设施到现在都还没恢复呢,到处都要钱,李学国也只能围着市里那些衙门到处化缘。

“你的我都听明白了,确实是个好主意,既能解放农村的劳动力,还能保证集体的领导,明,你觉得……能不能向全县推广?”

全县?

李明笑了:“叔,您有钱吗?”

呃?

咋又提钱了?

“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是,引入大型的机械,我们有钱,大柳镇的其他几个村子……也差不多,可别的村镇……能拿得出卖大型机械的钱吗?”

别购买大型机械了,现如今永河县有的村镇,还没解决温饱呢,比如距离唐市最近的岳兴镇。

李明上一世曾去那边帮着修水利工程,当时每补贴细粮,他住的那户人家,看见他拿回去的面条,居然不知道是啥东西。

“他们确实拿不出……明,学庆,你们……”

“别打我们村的主意!”

李学庆不等李学国完,便给堵了回去。

“你看你,急个啥?又不是问你要,是借,将来要还的!”

李明笑道:“叔,就算是要借,您也不能朝我们伸手啊!”

“不找你,我找谁?现在就数你们村最富裕了。”

“叔,您别忘了,您办的是公事,这事要是真成了,上面……”

李学国眼睛一亮:“明,你的意思是,让我去找市里解决?”

“我没,都是您自己想出来的!”

呃……

李学国指着李明:“你子,鬼精鬼精的。”

完,在心里盘算了一阵,感觉这事应该能行!

一旦成功,巨大的政治红利,谁能不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