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get_contents(/www/wwwroot/data/chapterlist/218/218423.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binglkuw257.com/controller/article.php on line 20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wwwroot/data/chapterlist/218/218423.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www/wwwroot/binglkuw257.com/core/function.php on line 124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第四百九十九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_二五七书院
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四百九十九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九十九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杜鹃又住回了娘家。

本来按规矩,女人无论是产,还是生孩子,都不能在娘家,一旦在娘家见了红,会非常不吉利。

就连当初杜巧生孩子之前,都搬去了婆家,一直等坐完了月子才回来。

但是,杜鹃的情况不一样,她是铁了心要和何长青离婚。

杜立德虽然觉得不妥,可总不能让亲闺女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樱

事后,何家人也没再登门。

“这是……明的?”

杜立德看着李学庆,迟疑着问道。

李学庆点点头:“这事定下了,先让杜鹃养好身子,等新厂投产以后,就让她过来上班吧!”

完,李学庆也没多待,起身便走了。

“她爹,你看……”

“还看啥看啊,明仁义,以德报怨,是咱家对不起他!”

杜立德深深地叹了口气。

正躺在里屋炕上的杜鹃,听得一清二楚,紧紧抿着唇,眼泪不受控制地滑落。

李明家,正吃着饭,李学庆进门了。

“叔,蓉,给学庆叔拿副碗筷,晓雨,去拿瓶酒,我和学庆叔喝两杯!”

宋晓雨答应着,正要起身,李学庆赶紧拦下。

“别忙活了,我吃过了,你家的饭咋这么晚?”

“刚从养殖场回来,晓雨,去拿酒,喝两杯也不占地方!”

李学庆见状,也就没再推辞。

“那件事,我和杜立德了!”

李明接过酒瓶,给李学庆斟了一杯。

“她……咋样?”

“没见着人,听杜立德,身子还是有点儿虚。”

李明也没再问,举杯和李学庆碰了一下。

他之所以让杜鹃以后去方便面厂上班,可不是因为烂好心。

虽杜鹃产和洪没有直接关系,但谁让洪赶上了呢,到底是谁的责任,掰扯不清楚。

很难没有受到惊吓的原因。

在未来的方便面厂给杜鹃安排一个位置,也算是补偿了。

见李明不愿意再提,李学庆便也把这个话题给揭过去了。

“明,我看这两,市里总有人过来,那边咋样了?”

“还算顺利,厂房等秋收以后开建,需要的设备,后面陆续送过来,预计明年开春,正式投产!”

在李学庆看来非常麻烦的事,李明三言两语就给定下了。

“别太累着了,摊子铺得这么大,全都靠你一个人支应着……”

“没啥,先把底子给铺垫好,往后就轻松了!”

大时代即将开启,李明得抓紧时间,抢在所有人之前,完成产业布局。

上次去海城的时候,王作先曾提到过,他去了组织部开会。

虽然没细,但李明大概也能猜到,等海城的局面稳定下来以后,王作先怕是要进中枢了。

往后海城来了新的领导,人家是个什么思路,谁也不准。

就算有王作先做靠山,可县官不如现管,李明必须趁着王作先还在这个位置上,多做一些准备。

“你心里有数就好。”

王作先抿了一口酒。

“叔,吃菜!”

宋晓雨往李学庆的碗里夹了一筷子红烧肉。

这段时间,李明除了盯着工地,还要拿出半时间和乡亲们一起修垄沟。

宋晓雨也只能多做点儿好的给李明补充营养。

“叔,明下网的事别忘了。”

“你还真打算亲自送啊?”

之前就和孙立好聊,等到9月底,重新往钢铁厂送鱼。

“我带着洪和马远跑两趟,等顺当了,就把这活交给他们!”

洪和李明跑过一段时间,可那子太愣,李明担心出事,马远虽然稳重,可毕竟没去过,还是得带着跑两趟锻炼断粮,顺便让他理清楚这里面的关节。

唉……

李学庆叹了口气,他是真心疼李明。

可眼下村里无论啥事,都离不开这个侄子。

“啥事都指望你,我这当叔的也帮不上忙。”

“您可千万别这么,要是没您支持,我啥事都干不成!”

当初最早往钢铁厂送鱼,要不是李学庆大力支持,肯定成不了。

“您别担心我,我年轻轻的,还能怕累,再了,这送鱼的活,我也没打算还和以前那样干。”

前些年为了赚钱,毫无节制地大肆捕捞,苇海里的鱼都快要绝种了。

不光是鱼,还有草甸子里的野鸭子、大雁,老鳖,明显不想以前那么多。

“这苇海是老祖宗留给咱,咱还得一辈一辈地往下传,可不能让子孙后代骂咱们败家!”

李学庆闻言连连点头:“是这个理,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咱可不能挖个坑留给后辈儿孙!”

“我去年就和孙立好了,往后每个礼拜送一车,一车最多两三千斤,棉纺厂和电机厂那边,每个月送一车就行了,咱得把这个聚宝盆护好了!”

“你想好了就行,具体咋干,都听你的!”

吃过饭,李学庆又待了一会儿便回家了。

李明坐在门口抽着烟。

“哥,你就不该帮杜鹃,她当初……你咋能对她心软!”

蓉一边刷碗,一边发着牢骚。

“我不是心软,这事不管咋,洪掺和进去了,人家要是抓着不放,就是被洪给吓着了,咱能得清楚。”

宋晓雨也跟着:“你哥得对,咱不能落人口实。”

蓉还是不服气,但哥嫂都这么,她也只好闭口不言。

李明看着蓉还是气呼呼的模样,笑着岔开了话题。

“最近忙,也忘了问你,牛建邦没给你来封信?”

蓉闻言,瞬间红了脸,低着头也不话。

“来信了,来信了!”

宋晓雨笑道。

蓉只上了两年学,识字不多,牛建邦寄来的信,还是宋晓雨念给她听的。

就连回信,也是宋晓雨代笔。

“算那子有良心!”

李明着,回头看向红着脸的蓉。

但愿蓉和牛建邦能有一个好结果吧!

转,李明还是一如既往地早早起来了,先去自留地转了一圈,回家吃过早饭,紧接着到了工地,临近中午的时候,又扛着铁锨去修垄沟。

“明,快歇歇吧!”

“就是啊,全村就数你最累,这活有我们就行,耽误不了!”

看到李明,乡亲们纷纷劝着。

李明是村里的带头人,他要是累坏了身子,那还得了。

“不累,信不信,我现在气头,不等收工,就能追上你们!”

着话,李明已经下到了沟底,抡起膀子就开干。

乡亲们看着,就没有一个不佩服的。

难怪人家能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但脑子好使,干活也肯下死力气。

“都愣着干啥呢?学学人家明。”

金利吆喝了一声,有些刚刚还在磨洋工的社员,只觉得脸上一阵发烫,哪还敢再偷懒。

“收工啦,收工啦!”

李明直起腰,明明是最后一个到的,可干的却比任何人都多。

“哥,我去把车开过来!”

洪打了声招呼,叫上马远一起走了。

李明回家吃了晚饭,带上点儿干粮,溜溜达达地到了苇海边上。

“这鱼确实不好抓了,一网下去才这么点儿!”

李学庆想到昨晚上李明和他的那些话,脸上的表情也带着点儿无奈。

以前下网,鱼多到要三五个人才能将网拖上来。

看看现在……

这还是去年养了整整一年,要不然的话,怕是还要更少。

铁皮箱子里注了水,众人一起忙活把鱼装上了车。

“明,路上慢点儿开,千万注意安全!”

“放心吧!”

李明招呼着洪和马远,趁着黑凉快上了路。

“咱们村……真是全靠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