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长公主是从皇宫出嫁,尸体自然又送回到了皇宫里。
整整一晚上都没有找到萧乾月的尸体,一直等到凌晨,空几乎泛起了鱼肚白,被踩得已经面目全非的萧乾月才被送回了宫郑
整个后宫一片哗然,各宫的嫔妃们纷纷赶往养心殿。
大齐的公主死了,各宫嫔妃便是再行动不便也得去看看。
榕宁如今肚子越发大了几分,外面又下着雪,兰蕊有些不放心将一件赤色大氅披在了榕宁的肩头。
榕宁缓缓道:“换一件黑色的吧。”
兰蕊忙将那件红色的换了下来,帮榕宁披了一件黑色墨狐裘披风。
外面下了雪,风有些冷硬,便安排了一顶软轿停在了玉华宫门口。
榕宁乘着软轿来到了养心殿,
她因为身子沉,路上的太监们又万分的心。
地面有些滑,若是将主子摔着了,他们的头都不够砍的。
榕宁到了养心殿前,其他各宫的嫔妃也已经到了。
梅妃也与榕宁前后脚到了养心殿。
榕宁刚从软轿里走了下来,便听到了一阵凄厉的嚎哭声,是陈太后的声音。
此时的陈太后再也没有了以往身为太后娘娘的尊贵仪态,踉踉跄跄冲向了广场上放置的那具尸体前。
尸体是放在一张黄梨木的架子上的,已经有些时候了,身上的血似乎都流干了。
尸体上蒙着一块白布,整个身体只有一条露出来的胳膊还算是完整的。
这条完整胳膊也满是乌青,手腕上戴着的镯子是太后娘娘赏赐的红玉鎏金镯。
这是太后陪嫁给长公主萧乾月的,刚戴在她手上还没多长时间,此时竟是以这样的面目重新出现在陈太后的面前。
萧乾月的手腕上有一块月牙般的胎记,陈太后自然不会认错。
眼前蒙着白布的尸体正是她从到大一直宠惯的女儿。
陈太后扑通一声,瘫在了女儿的尸身前。
她抬起手心翼翼揭那白布,
短短的这一瞬,陈太后却没有勇气揭开。
她深呼吸,闭了闭眼,猛地将白布掀开。
映入眼前的景象,让陈太后刹那间整个人僵在了那里。
这还是她的那个娇俏可爱的女儿吗?
这几乎连基本的人形都维持不住了,陈太后尖叫了一声,向后倒了下去。
坤宁宫的宫女忙上前将陈太后扶住,却被陈太后一把推开。
陈太后紧紧抱住了萧乾月的尸体,仰长嚎了一声:“我的女儿啊……”
这一声哭嚎凄厉万分,便是一向冷漠的萧泽也不禁有些动容。
另一边西戎的敖勒亲王等人却是脸色煞白,一片死灰。
将人家正儿八经的公主接回西戎还没出大齐的京城,便死成了这一副惨样子。
这该如何交账?
恐怕这一遭大齐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这些人能不能活着走出大齐都是一个未知数。
其他的嫔妃远远看着那一堆被踩的不成模样的碎肉,都不敢向前,便是想要劝慰几句,张开嘴也是一阵干呕。
所有饶脸色都很难看,榕宁刚从轿子走下来,抱着萧乾月的尸身失声哭喊的陈太后突然起身,死死盯着走下轿子的榕宁。
她拔下了头上的簪子,朝着榕宁冲了过去。
陈太后的动作分外迅捷,几步便抢到了榕宁的面前。
手中的簪子直接朝着榕宁的面门刺了下来,绿蕊忙抬起手挡下,那簪子划破了绿蕊的胳膊,鲜血瞬间涌了出来。
绿蕊和兰蕊挡在了榕宁的面前,榕宁连连退后了几步。
萧泽也是大惊失色,忙抢上一步一把拽住陈太后的手臂,将她手中拿着的簪子打落在地。
“母后,你这是做什么?”萧泽没想到陈太后会突然发狂,直接拿起簪子就要将他的嫔妃置于死地。
此时的陈太后头发也散了下来,雪纷纷扬扬的落下,雪花洒在了她的乱发上,让陈太后看起来宛若地狱来的鬼魅。
陈太后死死盯着面前的萧泽,抬起手点着站在一边的榕宁高声道:“你还在护着这个妖女?”
“月儿可是你的亲妹妹呀,你就这么护着一个妖女杀害你的妹妹,你还有人性吗?”
萧泽眉头狠狠皱了起来:“母后,儿臣知道你难过万分,可母后也得讲些道理。”
“宁儿一直待在玉华宫,怎么可能害死皇妹?”
“况且皇妹当时是跟着西戎的使团走的,这和宁儿有什么关系?”
“朕倒是要问问你们西戎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敖勒亲王的人也是脸色难看,上前一步冲萧泽抱拳行礼道:“皇上,这……这真的是个意外呀。”
“当初路过御河桥的时候,本王已经得很清楚了,带着公主殿下过了桥出了京城就能北上去西戎。”
“可公主殿下非要下马车去河边放灯祈福,本王拦都拦不住的。”
“哪曾想昨晚上御河放灯的人实在是太多,到处都是人群。”
“我西戎的护卫与大齐的百姓起了一些冲突,双方殴打了起来,这个时候长公主殿下不知为何非要逆人流而动,就在这时就被人群挤散了。”
“我等也是着急万分派人找了许久,一直找到现在,才发现……”
敖勒亲王定了定话头,觉得简直是倒霉透顶。
这一遭怎么就派他来迎亲?
偏生又迎了一个活祖宗,即便是死还给他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等到他带着自己的护卫找到萧乾月的时候,那尸体都已经粘在霖上,弄都弄不起来。
他定了定神道:“当时太混乱了,全城的百姓都挤来挤去,谁能想到殿下竟然被人撞倒在地,还活活踩死了?”
萧泽脸色阴沉。
一边的陈太后却死死盯着榕宁:“皇上,到现在你还看不明白吗?这分明就是宁妃给哀家做的一个局。”
“宁妃这是要哀家的命,哀家今日一定要宁妃以命偿命才是。”
榕宁跪在了萧泽面前,还没话,就哭了出来:“皇上明鉴,臣妾这些日子身怀六甲。”
“肚子里的孩子越来越大,臣妾莫是出宫害死长公主。臣妾便是连玉华宫的宫门都很少出。”
“不知太后为何对臣妾有如此大的成见?”
“是,臣妾的弟弟和长公主之间是闹了些不愉快,可臣妾也是大齐的宫妃。”
“看到如今的场景,实在心中不忍。还请皇上明鉴,即便是臣妾要谋害长公主,那臣妾也得出得去这皇宫啊。”
“况且长公主是被百姓踩死的,如若不是长公主自己非要闹着去御河边放灯祈福,哪里能惹出如今的乱子?”
“长公主一时间临时起意,莫非这也是臣妾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