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 > 第196章 吴忧:藩王戍边之利弊,大家都明白 ...却谁都不敢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6章 吴忧:藩王戍边之利弊,大家都明白 ...却谁都不敢说

“免除下农税之事,暂时保密,此事 ...你我知晓即可!”

见吴忧仅是点零头,脸上竟没有丝毫疑惑之色,朱元璋先是愣了愣,而后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你子,已经明白了咱的心思!”

“免下农税之事,固然是开辟地之壮举,咱的本意是彻底搬除 ...压在穷苦农民身上 已有几千年的一颗大石头!

若是消息一旦泄露出去,怕就得好事变坏事,贫苦百姓不但得不到朝廷之惠泽,

反倒会因此被士绅豪门 不择手段的夺取他们手里 ...本就不多的土地!

到那时,免除农税之国策,本该恩泽下农民,却会白白便宜了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豪门士绅,

而贫苦农民,不仅得不到咱的恩泽,反倒还会因此受损,良政 ...瞬时就会成为恶政!”

{不愧为穷苦出身,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布衣子!见一叶而知秋,目光果然敏锐,

可惜后世的崇祯皇帝,只学到了你的勤政,却没继承你老朱的半分敏锐,

否则,也不至于落的个披发覆面 ..吊死煤山的下场了!}

见吴忧直愣愣的望着自己,似有万千思绪饶心头,朱元璋满是疑惑的问道:

“你子盯着咱直愣愣的看了半晌,咱了这么多,也没见你子给个回应,...想啥呢?”

“...想啥?没想啥啊!”,收回思绪,吴忧提起内侍刚送过来的茶壶,给朱元璋倒了一盏茶,淡笑道:“您在话,子自然得认真听啊,...您对吧?”

“你子,总有那么多辞!”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朱元璋笑骂了一声之后,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咱了这么多,先喝口茶再,你的意见!”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在免除下农税之前,先得让那些士绅豪门,王公显贵,将手里的土地,全给抖搂出来!”

见朱元璋茶盏已空,吴忧又给添满之后,继续道:“只有下的土地,大部分均分在千千万万农民的手里,免下之农税 ...才有其意义所在!

...否则,这所谓的千古之壮举,只不过是自欺欺人,徒作他人嫁衣罢了!”

“咱想要加快步伐,你子有什么具体的办法?”,点零头之后,朱元璋身体前倾,单刀直入的问道!

“办法还是那个办法,不过,若想加快步伐,就得将事情做的更为彻底!”,着,吴忧端起茶盏,凝视着殿外,悠然道:

“与摊丁入亩同时进行的,是官绅一体纳粮,取消文人士子,王公贵胄在土地上的所有特权!”

到这里,吴忧微微停顿了一下,那温文尔雅的脸庞,展露出了一缕冷酷之色,

“到时,再用几万颗士绅豪门的头颅开道,想必一切问题 ...都将迎刃而解!”

沉吟了片刻,朱元璋颇有些底气不足的低声道:“举人士子免除徭役,免缴公粮,这都是咱...”

{我知道,这都是你开国时定下的国策,若是推翻就推翻,你老朱的面子没地方搁!}

见朱元璋神情尴尬的望着自己,吴忧暗自吐槽了一番,嘴角微抽的道:“欲行大事,就不得留下丝毫让人有隙可钻的漏洞!

就好似撒网捕鱼一般,若网有破洞 ...则徒劳无功!”

“大不了废除举人士子的特权之后,朝廷再酌情给予一定的补贴也就是了!”

吴忧所言的办法,朱元璋又如何不知,只不过身为君王,这话不能出自他的口中而已!

内心似乎极为纠结,沉默了半晌之后,朱元璋这才“勉为其难..万分无奈”的点零头:“如此,也只能这般了!”

完,朱元璋老脸一红,迅速转移了话题,“这事先就这么定了,咱们现在谈谈今日最后的一个问题,...藩王戍边之策!”

闻言,吴忧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拱了拱手之后,沉声道:“如今敏感的问题,子本不应多言,...毕竟,子也并非棒槌,明哲保身的道理,我也懂!”

着,吴忧嘴角微微勾起,“不过,这个不方便与皇上聊的问题,与“老黄”您聊一聊,...倒也无妨!”

此话一出,朱元璋先是微微一愣,而后嘴角泛起一缕笑意,拍了拍吴忧的肩膀,:“不错,你子就把这乾清宫当做城西的那处山坳,将咱当做老黄,咱俩无话不谈!”

点零头,吴忧提起茶壶给朱元璋添了些许茶水,又给自己添满,轻饮了一口之后,幽幽的道:

“其实圣上的心思,不仅子能猜出个七八成,朝中大臣,...同样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着,吴忧看了看对面凝视着自己的“老黄”,继续道:“也正因如此,故而当年圣上提出藩王戍边之策时,除了少数几位朝臣反对之外,其余尽皆闭口不言 ...明哲保身!

而事实也证明,那几位反对的朝臣,下场 ...似乎也不太好!”

沉吟了片刻,朱元璋抬了抬手,“那你给咱,当今“圣上”,他到底有何用意?”

“当今圣上,其雄才伟略堪称古今少有,但他的刚愎雄猜 ...也少有人及!”

到这里,吴忧悄然打量了一眼朱元璋,见其面色如常,才继续道:“以子愚见,当今圣上之所以让藩王戍边,既迫于无奈 ...又用心良苦!”

“其一,为收拢兵权!

大元朝廷早已亡命荒漠,大势力也征剿殆尽,四方枭雄,亦尽数授首,江山一统,下已定!

可大明开元建国之后,大部兵权却仍在将帅手中,这,...自然不被允许!

军权旁落他人手中,别当今圣上,换成任何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也必然要设法收拢军权!

要区别,也只不过是方式方法不同,手段各有不同罢了!”

“其二,防范于未然!

藩王戍边之策,连朝臣都能够看透其弊端所在,而以当今圣上深不可测的政治智慧 ...又岂会不知?

藩王戍边之策,虽有收拢兵权之用意,却同样是圣上防范于未然的一种手段!

若应如有不测,戍卫边塞..手握重兵的藩王,自然可以调转枪头,进京勤王,诛杀叛逆!

确保这大明江山,不至沦落外姓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