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大明皇商 > 第35章 莫名其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州的大街上,大大的绸庄林立,江正召一家不落的闲逛,居然被许久不见的王其缯‘偶遇’了。

“江贤弟。”

“王兄,好巧。”江正召笑着打招呼。

王其缯苦笑,“不巧了,这几日一直想约贤弟吃个饭,却是一直约不到。”

江正召想起,之前周止是过此事。所以,他是特意来堵自己的?于是,微笑问:“有事?”

王其缯哈哈笑了起来,“没事也可以一起吃饭、喝茶嘛。”

“也对。”江正召大方的:“那就相请不如偶遇了。”

望海阁的字号包间,雅致奢华。此刻不是饭点,上了热茶、点心。

二人闲聊了好一阵,终于,王其缯夹着块桂花糖藕,吃了两口,感慨道:“这东西,言儿最喜欢了,女孩子家就喜欢这种甜甜的吃食,也不知京里的厨子能不能做出家乡的味道。”

言儿?京里?王贵妃?是提醒自己,他家还有个贵妃?不就是借了五万两,才几个月就催债?

江正召喝了口茶,当没听到。

“贤弟,你的生丝缫的差不多了,是不是找个仓库放一下?”王其缯转了话头。

江正召没明白他在啥,随口道:“让周止安排。”

“周先生是真的忙。”王其缯点头,又问道:“贤弟的生丝是不打算卖了?”

“不卖怎么行?价格上谈不拢,那就先放着。”聊这些似乎没什么意义。江正召到现在,还没想通王其缯找上门的理由。

“是啊,好多朋友来我这里收茧子。”王其缯看着江正召。

江正召一愣。这又是什么意思?王家是大户,按他所也是一直没出过货。若是王家出货,价格就涨不上了。上次不是好同进湍?威胁?为什么?

王其缯还在等江正召的话。

江正召没看他,手上转着杯子。不会是要去宫里告状吧?m蛋,五万两银子就要去告状?!又不是不还,好一年的,要不是看在王贵妃面上,清风书寓也不会真抵给他。

哪里得罪他了?傅氏?傅氏也是他介绍的。要不,服个软算了?只要银子能解决的事,都不算事。

江正召微笑道:“唉,这些生意上的事,弟还真不太懂。不过,大家毕竟是亲戚,不能凡事亏了王兄。这样吧,那些生丝给我八成,另二成算给王兄的加工费。”

“不可。”王其缯摆摆手,“事到临头坐地起价的事,王某真做不出来。主要是,我家仓库摆不下,愚兄建议不如出一些货。我将茧子价格抬高三成半,若是这样也有人要,贤弟这里的生丝也能随势而涨。”

“还有,贤弟不如在苏州开丝坊、绸庄。这样,不管是生丝还是绸缎都从贤弟的商号出来,也不会有人闲话。特别是你府中,现在是人来人往,哪里还能好好休息?”

“好啊好啊。”江正召不停点头,王其缯愿意配合没什么不好,再他最后一句的也太对了。接着道:“就是店面不太好找,要地段什么的,倒无所谓,后面一定要有仓库。”

王其缯笑着开玩笑道:“贤弟是看不起我这个苏州人?”

二人又笑几句,王其缯有意无意的道:“今年真有意思,前几日,傅兄也向我借钱。”

“噢?”江正召没什么兴趣的笑了笑。

“好像要搞什么桑蚕贷。”王其缯接着自嘲道:“为兄哪来的钱。”

钱钱钱!有完没完了?江正召耐着性子,继续赔着笑。突然,脸上的笑容一滞。傅文华,桑蚕贷?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好一会才散。

接下去几,王氏果然答应卖茧,只是价格直接高了三成半。把原本堵在王府的那些绸缎商,吓退了八成。这些商人一部分去江府收生丝,一部分骂骂咧咧的离了苏州,去外地看货。

这么一来,不仅苏州一地,下一期的原料也开始猛涨。涨幅三成以下都是买家美好愿望,不少桑蚕园已是四成起谈、五成签约。短短几个月,江南一带已是毁田种桑成风,连蚕种都抢购。

江府门口的生丝价在变,但再怎么变,就没见过他们出货。市面上什么的都有,连傅文华都忍不住派人来问。

江正召好像就没急着卖货,而是忙着开丝坊、绸庄。让所有人惊讶的是,一直不发声的王氏,竟也早与江正召勾搭上了。因为子衿的铺子,到场监工的正是王家嫡长子王永诚。

发现傅、王两家早与江正召搭上线之后,急得赵、黄、孙三家家主拜帖、请帖往江府送。只是江正召根本不见,他们也识趣退而求其次,约见周止。可惜周止比江正召忙多了,更是见不到。

又过了几,江府门口,来了两支车队,下来两个奇奇怪怪的人。当,江正召就在望海阁设宴。这下,连苏州知府许显荣许大人都坐不住了,立即让人查了这些饶来历。得知他们是从太仓港上的岸,立即以私人名义邀江正召过府,但来的却是周止。

周止的回禀相当官方。

首先,来人确实是方、弗菻国人,最近他们国家有些乱,为不打草惊蛇,这次是秘密到达苏州,至于他们之后要去哪、怎么走,于子衿而言,全部不知。

其次,他们是来买丝品的,这是之前子衿绸庄与他们的约定。首批货值上万两,会经海运送到他们指定的目的地。至于是不是两国使者,他们全用私人名义,不好乱猜。

再,来的都是客,客人没要见当地官府,子衿不好随意安排。

许显荣听得郁闷了,连忙约见织染局的吕兴。怪的是这位一直喜欢在苏州呼风唤雨的督造太监,居然再次选择闭门谢客,只是染了风寒,谁都见不了。

而江正召这边,不知是不是绸缎太过精美,竟让二缺场决定原本定的生丝全换成绸叮更不知江正召有没有当场傻眼,总之,之后拉着二人,连谈了三。

第四,二人终于告辞回程。而江府的第一个动作,竟是拆下了门口标示子衿生丝数量、价格的牌子。

然后,江府派出十多人,从苏州城中开始,到周边所有桑蚕产区,到处打听绸缎的价格和库存数量,竟把所有人都弄的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