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1976步步生莲 > 第1524章 压力出效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庆期间,海子里的老几位都太忙了,从早到晚行程排的满满的。

各挤出了一些时间,分头慰问了港岛、豪镜、南洋和弯省前来凑热闹的“好朋友们”。

不同于其他住进宾馆的客人,帽儿胡同里的曲家就像被遗忘了一般,出行游玩都是基金会的徐晓燕在安排、协调,再就是崔同志向曲忠禹征求了婚礼事夷想法。

十一的联欢晚会上,曲家人也没有被特别对待。热闹的气氛下,碰上了老几位也不过是亲切的握手,再上两句其乐融融的话……

二号一大早,曲家的二代、三代和不点们,加上中村健两口子,带了不老少水、面包、熏肠什么的,穿着轻便的衣服和适合运动的鞋,呼呼啦啦的出发。

在德胜门跟史蒂夫四个美国佬汇合,车队浩浩荡荡的奔八达岭……

曲卓没动弹,在十号院茶室跟老头子下了两盘象棋,第三盘刚摆上,曲秀梅脚步急匆匆进来:“三号和曹老来了。”

曲卓赶紧扶着老头子出门迎接,拎到门口时曲忠禹轻轻推开曲卓,脚步不停的整理衣装,并调整好面部表情。

曲卓当先迈步出门时,三号老伴儿正跟二闺女一起推着胖胖进五号院。看架势是趁着曲家人出门,过来找贰金鹏推拿。

不是有意避开曲家人。

主要是每次推拿通畅后,肯定得……收拾的时候免不了味儿兮兮的,怕弯省来的客人们闻到……

间三号家的老三邓楠扶着曹老,稍稍落后三号一些奔十号院来。

曲卓紧走两步迎上去,接替邓楠搀着老太太,紧张的问:“怎么啦这是?”

“没事。”曹老摆摆手。

“这两事情太多,腰有点不舒服。”于芳在旁边声。

“等贰师父忙活完,过来帮您按按。”

“不用,歇歇就好啦。”曹老不愿意麻烦。

“怎么还讳疾忌医呢?”曲卓不满的念叨:“按!我给您找身宽松的衣服换上,一会儿就按。”

“听劝吧。你要不同意,就他那猴儿脾气,能带贰师父追去花厅。”三号笑吟吟的劝,话音落下看向曲忠禹,伸出手:“忠禹先生,很早就盼着与你见面啦。”

“惭愧,惭愧。”曲忠禹紧走两步双手握住三号的右手,面上做出惭愧的表情。

脑子里过了下臭子刚和曹老的动作和语气,还有一旁三号的神态言语,这些因为超乎想象奢华的大宅子,而一直悬着的心,缓缓的落下了一些。

“无须惭愧。我们要感谢你,真心实意的感谢你。”三号神情语气真挚,双手紧握曲忠禹的手,上下轻轻晃了晃。

曲忠禹下意识想再谦虚两句,随即想到某个臭子的一桩桩一件件,顶着他的名头给内陆做的“贡献”,觉得没必要过分谦虚。

依旧透着些愧色的:“应该的,都是应该的。”

见曹老带臭子是真亲切,满怀感激的欠身:“让您费心啦。”

“不上费心。”曹老抬手虚扶:“自己家孩子,操心是应该的。”

“诶~诶~”曲忠禹一副激动到无法言表的模样,悬着的心彻底踏实了……

帽儿胡同眼下虽然肃静了,但也偶尔行人穿行,不好在门口多逗留。

曲忠禹请三号先进门,又请曹老。曹老示意他先进,停住脚步轻轻拍了拍曲卓的手,示意一旁刚从车里拿出一个大牛皮纸袋的邓楠。

曲卓意外了一下。

他刚才接替邓楠,不是想表现自己跟曹老有多亲。而是觉得三号家的闺女,不会掺和后面的谈话。

心里还的纳闷了一下,为什么不是于芳或是章秘书扶着。这会儿才明白,敢情邓楠找自己有事……

曲卓跟邓楠很早之前就认识。

因为,邓楠在半导体所工作。

行事非常低调,曲卓在很长时间里跟其他同事一样,压根不知道她是谁家。

别他了,连韩文泓都不知道。所里老几位估计知道,但口风一个比一个紧。

直到春时有一次周,曲卓见她陪胖胖来推拿,错愕后忽然意识到,父女俩长得贼像。

虽然在一个单位工作过,但俩人并不熟。

曲卓进半导体所时,邓楠在跟半导体固体组件项目,大部分时间都在109厂。

后来曲卓不搞回来了一批光刻机关键组件嘛,她又进了光刻机项目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878厂……

“您老几位喝茶,我就不掺和啦。”曲卓在月亮门门口停住脚,跟奔茶室去的老三位打了声招呼,示意邓楠跟他去正房客厅。

进屋换上拖鞋,邓楠满是歉意的开口:“曲主任,有点工作上的事要麻烦你。”

“嗨~有什么麻烦的。什么情况?”曲卓请邓楠在沙发上坐下,眼神落在她手中的牛皮纸袋上。

瞅着挺厚实,少装了四五十页纸。

“这个……”邓楠递上牛皮纸袋:“本来不应该在这当口给你添麻烦,听你婚后要带着亲戚去外面转一转,还要去港岛,就只能……”

邓楠话的功夫,曲卓解开牛皮纸袋缠线,抽出里面的材料……785工程。

这个他熟呀,去年春立项的巨型计算机项目。

跟着开了几次会,吵了好回架。因为争议太大,上面决定再沉淀沉淀。

是“沉淀”,其实就是暂停了。

暂停不全是因为设计思路上分歧太大,还有有限的资金要向7899项目倾斜的原因。

之前刚回来时方文山不了嘛,七月末又重新启动了,由国防科大和计算机所牵头推进。

这很符合上面两条腿走路的分工设想。

计算机中心联合清北等几所高校,主要推进通用计算机和商用计算机项目。

计算机所联合国防科大、哈工程计算部队高校,主要推进专业计算机和特种计算机项目。

既然两条腿走路,把“785工程”的资料送过来是什么意思?

不用曲卓发问,邓楠主动解释:“项目投资预估过亿,国防科大的胡教授和计算机所的沈主任压力很大……”

邓楠解释的时候,曲卓已经把手里四十多页的资料“扫”了一遍。

别~几个月的“沉淀”没白费,总体思路还真是让人眼前亮了好几亮。

不!

应该,人确实要逼一逼。

压力给的越大,就越没人拍脑袋瞎掺和……

双向量流水线设计,?单次处理多组数据,支持64位字长的批量运算。多处理器协同的分布式计算架构,配合浮点运算单元。

采用?多层高速印制板?和专用向量寄存器堆,极大的提高内存带宽,避免数据供给瓶颈。

最让人惊喜的是,依托74年Ibm的RISc概念,做了一套自己的精简指令集。减少指令解码开销,提升指令吞吐率。

虽然核心处理器暂时还只是一个框架,但以现在制程工艺,再辅以分布式构架,5亿次的运算目标绝对是订的保守了。

唯一让曲卓蹙眉的是,设计了全套的新接口。

就算有意避开曲卓搞出来的东西,连供电接口都重新设计……没必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