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吕志明走后,王阿牛经过了短暂的惆怅之后,发现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陆大金接替了吕志明的位置,牵头操练。

为了弥补吕志明的空缺,王阿牛让前次马匹争夺战表现抢眼的李花,开始带队训练。

这样,王阿牛的新的“五总管”形成。陆大金、宋大忠、王报国、夏三三、李花。

自然,王阿牛针对李花的特点,给了一些单独的指点,结果李花的实力果然突飞猛进,报答了王阿牛的信任。

吕志明“离去危机”,其实没有任何危机,只是王阿牛觉得心里不太爽罢了。

既然没有危机,王阿牛心里的不爽,也很快没有了。

上面拨的春季给养,终于在四月姗姗来迟。李明吩咐把原先准备拨给第七队的两匹马,给邻二队。

这个环节,李明有言在先,所以也没有什么波澜。王阿牛也觉得,给吕志明两匹马,很合理。

第二队的遭遇,实在是太惨了。

给养的粮食,每个队都收到了,包括第七队,王阿牛松了口气。

吕志明走后,第七队仅仅剩下了二十七人。可能是考虑到这一点,李明在人这个环节,给与邻七队特殊照顾。

李明给第七队一口气送来了五名军士,第七队人数又达到了三十二人。

李明给第七队送的兵,不但多,而且快。那是因为李明相信王阿牛能把这些新兵迅速带成精兵。

王阿牛也是来者不拒,带兵的事情,反正都是交给“五总管”陆大金、宋大忠、王报国、夏三三、李花。

王阿牛自己的任务就指点这“五总管”,所以对王阿牛来,并没有什么额外的负担。

反而倒是吕志明走的时候骑走了一匹马,第七队只剩下十五匹马了,这一点,成邻七队最大损失。

这样一算,事实上第七队补贴邻二队三匹马啊!这在戍边师,绝对是大手笔!

刚刚开春,除了操练,就是侦查任务,第七队的几次侦查任务,也没什么斩获,日子过的很平淡。

这一次,王阿牛度过了他在戍边师的一个冬,对粮食的敏感度大大提高。

于是,只要一有机会,王阿牛便会让王报国在雄关镇、甚至更远的镇子里去转转,看看有没有粮食,有的话,就尽量收购。

王报国转悠了一个月,只买到了一些散粮,而且价格还不低。

这个事情,在王阿牛的意料之郑

王报国带回来的另外一则消息,则是出乎了王阿牛的预料。

“我们发现,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其他人也在收购粮食。

一问,才知道,这些人是第二队的人。第二队,不就是吕志明的兵吗?

吕志明和牛将军,想到一块儿去啦!”

听到王报国的回报,王阿牛哈哈大笑,经过了两个冬的吕志明,如果还不知道提前对粮食下手,那就不是吕志明了。

虽然派人去镇子里逛是“违反军令”的,可是吕志明和王阿牛都“义无反顾”。

很明显,如果自己能解决部分粮食的问题,只要不影响行军打仗,李明绝对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因为粮食这个事情,李明自己也搞不定,他肯定不希望第七营的军士挨饿。

“一家人,吃一家饭啊!”王阿牛感叹。

王报国在王阿牛的授意下,继续“违反军令”搞粮食采购活动,由于和第二队采购员频繁互动,带回来了更多的消息。

一日,王报国又采购归来,给王阿牛汇报采购情况“买到一点点粮食”。他也给王阿牛带来邻二队的动态。

“第二队,已经申请出过侦查任务了,也是采用的全骑兵阵容。不过可惜他们的马太少。

吕志明,他们打算采用打不过就跑、打得过就打的策略。

而且这个吕志明,出侦查任务,必须每匹马驮一个袋子,带上挖野材工具,把沿路能挖的东西,全部挖走。”

王阿牛笑了,这个吕志明危机意识不是一般的强啊,做事情毫不留手。

在这戍边师的环境,最基本的粮食、马匹都不能保证,又面对黑虎族这么强悍的对手,还有冷的要死要活的漫长冬这个噩梦,要活下去,做事情不狠一点不校

这样,王阿牛也放心了。他相信吕志明至少足以自保,比第二队原来那个队长,不知道强多少倍。

王报国:“那第二队‘违规’跑出来采购粮食的军士偷偷的告诉我,他们第二队,暗地里都自己是‘牛家军’!

吕志明常对第二队的军士,牛将军教给我的本事,我以后教给你们!

学会了牛将军的本事,咱们还怕什么黑虎族?

那些军士,看到了吕队长的手段,自然就信服了,吕队长实在是太厉害啦!”

王阿牛怔住。

“牛将军”这个概念,之前仅限于第七队。

现在,吕志明的出走,又把这个概念带到邻二队。

王阿牛此刻根本料想不到,“牛家军”这个概念,此后就像一个火种,逐渐在戍边师扩散开来。

王阿牛亲自指点过的吕志明、陆大金、宋大忠、王报国、夏三三、李花等等等等…,日后都将成为“牛家军”的火种,生生不息。

更让王阿牛意想不到的是,吕志明走了一个月后,来第七队拜访了自己一次。

吕志明自己是“请教”来的。他把操练中遇到的问题、出任务遇到的问题、自己练武遇到的问题,和王阿牛了一下,然后问问王阿牛的看法。

王阿牛觉得,吕志明的问题,很有价值,于是把自己的“五总管”一起叫来,和吕志明切磋了起来。

吕志明也觉得此行收获满满,于是,每过一个月,就会来一次第七队。请教一下最近遇到的问题。

这事实上就是现在所的“实践-理论-实践”的科学循环,善于用心做事的人,在这种循环之下,成长的飞快。

不但是吕志明有斩获,王阿牛的“五总管”也获益良多,甚至王阿牛自己也是灵感的火化不断。

就这样,“牛家军”的这种形式的聚会,每月一次。参与这个聚会的人,都自称“牛家军”的一员,身份认同度极高。

“牛家军”这个概念,在戍边师逐渐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