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 第603章 抢父皇至宝献母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3章 抢父皇至宝献母后

高句丽人一点都不耐打,这样的话、普之下,除了九哥谁还敢这么?

恐怕就连父皇都不敢这么!

刚才李治在这句话的时候,李泰听得也是感到热血沸腾,这话的太霸气了!

所以,对李治的话,李泰也禁不住连连点头附和。

其实对于李治他心里也感激,如果不是李治的神策军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他还不知道父皇甚么时候回长安呢!

若是父皇在辽东再打个一两年的仗,且不太子能培植多少势力,他在长安光是被吓也吓死了。

虽然有母后坐镇,可是母后终究在深宫之中不可能时刻都保护着他,谁知道太子会不会暗中对他下狠手?

要知道侯君集那可是个心狠手辣的老匹夫!

所以,这一年,他是东边住住、西边藏藏,就是怕李承乾出妖蛾子,一不心被他弄死了。

李承乾脸上仍然挂着假笑,心里对李治却充满了怨恨,如果不是李治的神策军那么利害,高句丽岂会这么快就覆灭?

如果没有李治,不定现在父皇还在胶着的战斗呢。

李治笑言:\"儿臣这次出征还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玩意儿,觉得母后一定会喜欢,所以特地带回来献给母后!\"

长孙皇后十分的惊喜,高欣:\"呃,还给娘亲带了礼物?快,拿过来给娘亲瞧瞧!\"

太监刚上前走了两步,却又停了下来,因为有一个人比他还快,那就是豫章。

看到豫章走来,李治笑言:\"我给姐姐也带了礼物,不过两位姐姐你们的,都还在后面呢!\"

豫章惊喜不已道:\"谢谢九弟!\"

豫章这才伸手去接李治手里的锦盒,拿着锦盒低着头向皇后走去。

\"快打开瞧瞧。\"长孙皇后好奇道。

其实豫章也十分的好奇,这的锦盒里到底装的是甚么?

锦盒打开,豫章惊叹:\"哇,好大的一颗夜明珠啊!\"

长孙皇后同样很惊喜,拿起夜明珠,惊叹:\"这么大的夜明珠当真罕见,算的上是稀世珍宝了。\"

长孙皇后看向李治,高欣:\"这么大的夜明珠,你从哪里寻到的?你能有这份心意,娘亲就已经很高兴了!\"

原本李世民正和长乐、武媚娘着话,大概是问救市股票赚了多少钱的事,听到这边李治要给皇后进献礼物,他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过来。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九儿拿着那颗夜明珠来了!

看到那颗熟悉的夜明珠,李世民没好声气道:\"他还能从哪儿寻到这么大的夜明珠,当然是从朕这里抢去的!

这个夜明珠可是高句丽王宫里有数的至宝,朕当时看到这藏宝就觉得皇后一定喜欢。

后来九儿要去藏宝阁给他姐妹和武媚挑礼物,哼哼,明知道朕想把夜明珠送给皇后,还把这夜明珠抢走了。\"

长孙皇后恍然,这么大的夜明珠可是稀世珍宝、世间罕有,根本就不可能在市面上寻到,原来是高句丽王宫里的至宝,这就不奇怪了。

李承乾、李泰都目瞪口呆,九竟然抢了父皇的宝物送给母后?!

原来还可以这样玩,李治这一手真是绝了。

也就是李治敢这样玩,父皇不会真打他板子,至于生点气嘛,对李治来,那是事吗?

长乐嗔道:\"九弟取了夜明珠也是送给母后,又不是给了外人,父皇也忒气了!\"

李世民很是无语,他气?

当时李治要去藏宝阁给长乐挑礼物,他问也没问就直接让李治去了,让李治想挑甚么就挑甚么,这还能叫气?

就是这颗稀世珍宝夜明珠,他也没要回来啊,只不过是发泄两句罢了,怎么还就成了气了?

女儿哟,你是跟父皇亲,还是跟你九弟亲?

李治笑言:\"当时儿臣也是听李将军了,父皇觉得母后会很喜欢这颗夜明珠;当时儿臣就想,万一父皇再将这颗夜明珠给了别人怎么办?

所以,儿臣就将这颗夜明珠取了来,献给母后。\"

长孙皇后瞥一眼皇帝,对李治笑着点头:\"稚奴的有道理,最难得的是你有这份心意,娘亲甚是高兴!\"

李世民差点没喷出一口老血,除了皇后他还能将这颗夜明珠给谁啊?

甚么叫李治有这份心意?

这明明是他的心意啊,不过是被李治抢过去了!

淡定!

一定要淡定!

朕是可汗啊,怎么能跟自己儿子怄气呢?

再了,还是当着皇后和一干儿女的面呢。

长乐摇着皇帝的胳膊撒娇:\"父皇,您不会真的生气了吧?\"

李世民是真的生气了吗?

当然没有,如果他真的生气了,就不会在这里吧啦吧啦了。

再了,以李治此次出征的功劳,别是抢了颗夜明珠,就是把整个王宫的藏宝全都搬空了又如何?

况且,李治抢了这颗夜明珠还是为了进献给皇后,所以他也不是真的生气,只是想损一下李治。

\"哼,朕若是气的话,还会让九把夜明珠带走?还会让九进入高句丽的藏宝阁随意挑吗?\"李世民没好声气道。

长乐撒娇道:\"就知道父皇最好了!\"

长孙皇后笑言:\"此次出征,以稚奴的功劳为最,些许珍宝,不算甚么;不过,这颗夜明珠也算是稚奴的心意,本宫就收下了!\"

李世民笑言:\"都坐,都坐,这里也没有外人,不必拘着!\"

随着李治的插科打诨,大殿里的气氛十分融洽。

用午膳的时候,长孙皇后更是频频劝吃,让李治一定要多吃点,好好补一补。

皇帝早已经去处理朝政,长孙皇后又留李治和武媚娘留下话。

当李治和武媚娘酒足饭饱的离开皇宫的时候,早已经是日落西山。

\"郎君还是做马车吧?\"

武媚娘挑起帘子问,日落西山寒气上涌,李治又喝了不少酒,她怕李治骑车会着凉。

这醉意朦胧,骑车确实不好,李治也没逞强,果断翻身下车。

璎珞连忙从马车上跳下来想搀着李治,李治很无语,他已经醉成这样了吗?

李治上了马车就醉醺醺倚在软塌上。

武媚连忙奉上热茶,娇哼:\"李泰也真是的,一直劝酒,还有高阳这丫头也不消停!\"

李治喝口热茶压压酒意,笑言:\"难得母后高兴,多喝几杯也不妨事,况且我也没喝醉!\"

武媚疑惑:\"今入宫我就感觉到气氛不对,后来我听豫章,陛下回来之后对李泰很是夸奖;

对太子反而平淡,而且给李泰的赏赐要远多于太子。

按理,这一年来太子一直监国,纵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对太子的赏赐怎么反而少于李泰呢?

太子终究是太子啊,一直以来,虽然陛下对李泰也很是宠爱,但是对李泰的赏赐也没越过太子去,顶多和太子的封赏相仿。\"

为甚么?

当然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李治笑着解释道:\"那是因为你去的迟了,没有见到大哥和四哥接驾的场景。\"

是因为接驾的事?

武媚对政治是然的敏锐,李治的话,她立即就精神了,连忙问:\"接驾发生了事?\"

想到那发生的事,李治就忍不住嘴角微撇,解释道:\"太子和越王带着朝臣前来接驾;

父皇还没下马呢,越王就哭着扑了上去,抱着父皇的腿嚎啕大哭,哭的那叫一个肝肠寸断,父皇十分的感动。\"

\"父皇当时就很感慨的了一句‘我儿瘦了’,越王就都是因为想念父皇;

父皇当时十分感动差点没落下泪来,还有朝臣跟着起哄,越王殿下至孝,父皇更是受用。

而太子吗,看起来确实胖了些,面色红润有光泽,气色很好啊!\"

武媚听的呆住,越王确实瘦了一圈,太子确实胖了一些,若是陛下将这联想到想不想念,还真的没法分辨。

其实她心里也跟明镜一般,越王确实时时刻刻都在想念父皇,盼着父皇早点回来,不管越王是为何而想念父皇,总归确实是想念父皇无疑。

而太子,猜也能猜的到,太子心里肯定希望父皇越迟回来越好。

虽然出征在外,但是李治对李承乾还是十分上心的,他确信李承乾一定会谋反的。

只是他却不确定李承乾到底甚么时候谋反,所以在出征之前,他就安排了人暗中盯着李承乾的动静。

万一李承乾犯浑、趁着父皇东征时候发动了兵变呢?

他还不能提前告诉长乐和父皇,以便提前有个应对,只有自己暗暗做些预防措施。

所幸,李承乾还没那么蠢,这也让李治安心了不少;

他不怕李承乾谋反,但他怕李承乾在他不在长安的时候谋反,会波及到母后和姐妹们,以及李庄这边武媚等人。

虽然李承乾没有谋反,但是在皇帝出征的这段时间里,李承乾也没少排除异己安插自己人;

而且李承乾在这一年时间里,和侯君集的联系十分密牵

虽然李治才回来了两,却已经对此了解的十分清楚了,相比家里的那些账册,他最在意的还是李承乾的动静。

在了解完这些之后,李治莫名有种预感,也许李承乾已经有了谋反的念头,而这次李泰又给了他那么大的刺激,他还受得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