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宁一眼就注意到了陆达忠包扎的手。
“爹,你的手怎么了?”
陆达忠面上一怔,忙将手背到了身后。
“没事没事,就是不心撞到了。”
陆宁狐疑的看向白管家。
白管家忙出声打圆场。
“还不是新进府的厮做事莽撞,一不心撞上了老爷,这不就划了个口子。”
陆宁急切的走过去。
“伤口严不严重,给我看看。”
“放心吧,老白都给爹包扎了,哪儿能再拆开?”
陆达忠躲着陆宁,拍着胸口保证。
“一个伤口算不得什么事,你忘了,你爹可是在匈奴阵中杀个七进七出的威武大将军!”
陆宁哭笑不得。
“就算爹再厉害,也是个人,也晓得疼啊。”
时候,她无意中见过父亲的后背。
各种新旧伤口交错分布,狰狞至极。
为此,她整整哭了两。
陆达忠眉眼柔和。
“还是我姑娘知道疼爹。”
世人皆知他是威震北疆的威武大将军,一身功勋。
他们在意的只是他能否打退来犯的匈奴。
能否保证大宁国的北境安定。
就连他的妻子和二女儿,在意的也只是每次他带回来的荣誉和赏赐。
唯有这个大女儿,会在意他的伤口,会关心他疼不疼。
这样的姑娘。
如何不疼?
陆宁却是不放心。
“白叔,白日里做事都能山爹,这府里的下人实在欠缺调教,回头您寻个时间,给他们再好好教教他们规矩。”
沈清芝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
平日里也只晓得吃喝享受,亦或者带着陆欣游弋在各大权贵的宴会之间。
这些年若非有白管家从中撑着。
府里不知道要闹出多少幺蛾子。
纵然如此,沈清芝对白管家还诸多抱怨。
前两年甚至夺了白管家的权。
后来,若不是自己搞不定府中庶务。
只怕现在白管家还在坐冷板凳。
可即便她把白管家叫回来,但对府中庶务依旧是要事事插手。
很多时候,弄的白管家左右为难。
若非看在陆达忠的面子上,白管家不知道多想撂挑子不干了。
故此,这会儿白管家也颇为赞同这句话。
“大姐的是,这些年府里的下人确实不像,回头老奴把内外院管事的都聚在一起,开个会,好好纠一纠这府里的不正之风。”
内外院?
陆宁眼底闪过惊讶。
要知道,白管家向来只负责打理外院。
而内院都是沈清芝负责。
不然她的院子也不至于落尘。
难道沈清芝被夺了管家权?
她狐疑的看向陆达忠。
陆达忠叹了口气。
“这些年你母亲做的实在太过分,全然当不起将军府主母一职。从今往后,这内外院都是白管家打理,你以后有什么需要直接跟白管家。”
陆宁心头泛起一阵暖流。
不过在想起沈清芝如何在意管家权时,她还是有些担忧。
毕竟,不管沈清芝如何对她,始终还是爹的结发妻子。
陆宁也不想因为自己让父亲为难。
“爹,您这样做,我于心不安。”
“没什么于心不安的!她对你做了什么,爹都知道了,这都是她应得的的。”
“可是......”
陆达忠打断了她,柔声宽慰。
“行了宁宁,你想什么爹都知道,但其他事可以,唯独这件事不校你可明白?”
这么多年,他始终想不明白。
底下怎么会有当娘的如此刻薄自己女儿?
他想不通。
想了很多年都没想通。
见陆达忠主意已定,陆宁也不好在劝。
“爹,今日为我之事耽误了您那么久,陛下可有情绪?”
“起这个,我和你大哥原本也是捏了一把汗的。谁曾想,临沧王是个善心的,不知跟陛下了什么,陛下连提都没提这件事。”
“顾行怀?”
陆达忠无奈。
“你这丫头怎么能直呼王爷名讳?”
想到先前顾行怀对陆宁的关注,他又好奇的追问了一句。
“对了宁宁,你和临沧王平日里有来往?”
“算不得来往,但他的确帮了女儿几次。”
陆宁这才将先前顾行怀帮她的事了出来。
陆达忠恍然。
“难怪他会问起你,原来还有这样的渊源。”
他喝了口茶。
“不过,临沧王的确和其他人不一样,爹原本以为他知晓了你休夫一事,定会对你有诸多看法。不曾想,他不但赞同你休夫,还夸我虎父无犬女呢。”
陆宁颔首。
“他的确与旁人不同。”
自从她将自己的谋算如实告知后,顾行怀从未有过任何的看轻。
还数次为她出谋划策。
这份情,她是记在心里的。
就在这时,陆承轩爽朗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安排我去给宁宁买桂花糕,自己倒跑过来跟宁宁聊吃茶,爹,你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陆达忠回头。
“臭子,老子是你爹,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再了,去买桂花糕还是你自己提议的。怎么?现在后悔了?”
“我哪儿敢啊!”
陆承轩献宝似的将手里的桂花糕放在陆宁手边。
“宁宁,你快尝尝,刚出锅的。这一路上都要把我馋掉舌头了!”
陆宁被他逗笑了。
“大哥想吃就吃吧,能买到六福记的桂花糕,不知道排队排了多久呢。”
六福记是她最喜欢的一间点心铺子。
他们店里的桂花糕颇受客人追捧。
不管你是勋贵之家,还是寻常百姓,去了都要排队。
每人限购一份。
有时候从早排到晚,都未必能吃得上。
时候,大哥经常去给他买。
为此陆欣不知道吃了多少醋。
陆承轩笑道:“还是宁宁知道体恤人,不过这份点心还多亏了方奇,不然你想吃到这一口,搞不好还得再等一个时辰。”
“方奇?”
陆宁不记得陆承轩认识叫这个名字的人。
陆承轩解释道:“方奇是爹的参军,人很好的,爹还想认那子当义子,可惜后来被他给拒绝了。”
陆达忠也颇为惋惜。
“那子是不错,这些年一直跟着爹,去年在白骨山,要不是他,爹兴许就回不来了。”
陆宁不记得上辈子有这样一个人。
听到这,更加好奇。
“既是爹的救命恩人,那女儿总是要见一面道谢的。”
“巧了,我还真把人带回府了,这会儿就在前院呢。”
陆承轩是个行动派,拉着陆宁就去了前院。
很快,陆宁就见到了那个险些当了自己义兄的方奇。
男人看起来比陆承轩稍大,二十七八岁的年纪。
身着灰色长袍,面容清隽,文质彬彬。
乍一看不像是军中参军,倒像是哪个书院出来的学子。
方奇正在喝茶,见陆达忠几人过来,忙起身见礼。
“见过将军,见过少将军。”
陆达忠摆手。
“都到家里来了,哪用得着这么客气?来,方,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个是我的大女儿陆宁。”
当看到陆宁清丽无双的容貌时,方奇眸中惊艳一闪而过。
“见过陆姐。”
陆宁回礼。
“见过方参军,听闻去年参军曾救我父一命,陆宁替父亲和将军府谢谢您。”
着,她又多回了一个礼。
方奇受宠若惊,忙闪身躲过。
“陆姐客气了。在军中,不论品阶,向来生死与共。在下不过是运气好,救了将军,实在不值得姐行如此大礼。”
一番话的格外敞亮。
陆达忠对方奇更加赏识。
而陆宁,对方奇也多了几分欣赏。
随后,大家又寒暄了几句。
陆达忠不知想起了什么,这才看向陆宁和陆承轩。
“我和方还有事详谈,你们俩就先回去吧。”
陆承轩哭丧着脸。
“宁宁也就算了,爹,你和方奇有什么话是我不能听的?”
“去去去,老子你没资格,你就没资格!”
不给陆承轩反驳的机会,陆达忠就把兄妹二人赶走了。
陆宁很惊讶陆达忠这般信任方奇。
走出去很久,等陆达忠不再忿忿的碎碎念,才开口询问。
“大哥,爹很信任方奇吗?”
陆承轩羡慕的回了一句。
“那是,家书都让他帮忙写,你信不信任?”
听到这个回答,陆宁猛然想到上辈子。
江行川和六皇子之流之所以能将通敌的帽子扣在父兄头上。
靠的就是几封“通敌信”。
父亲是不可能写那些信的。
那么谁才会那么了解父亲,还能模仿父亲的笔迹?
答案不言而喻。
陆宁心头发沉。
“大哥,给我细细的一下方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