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快穿之绝色娇颜被禁忌娇宠 > 第648章 世界六:柔弱无依的太子妃(8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8章 世界六:柔弱无依的太子妃(88)

“等等,等等,我……本宫什么事儿都没有,何须请太医,还有这次多谢景王殿下相救。”

柳灵兮看着忙做一团的众人,尤其是着急地都快哭聊叶芝,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她撑着自己的身子,想从软榻上起来,结果却被这个多事的景王给按了下去。

柳灵兮哪里有那么大的力气,根本敌不过对方,最终只能老老实实的躺了回去。

她感受着手背还有胳膊处的力道,还有那温热的大掌,像是火钳一样钳制住了她。

这还是前世今生,两人距离最近的一次相处,几乎已经是肌肤相贴了。

“景王殿下,你……你可否放开本宫,这样于理不合。”

柳灵兮能很清楚的意识到其中的不妥,她微微垂了垂眼,然后很快抬起了头。

当她看向盛长陵时,那柔和当中带着一丝急切的目光,尤其是眼睛湿漉漉的,很容易就打动了男人。

盛长陵平日里的脾气可不怎么好,可今日不知怎么,哪儿哪儿都使不出劲儿来。

他这时也知道自己失了分寸,尤其是大手之下的那只滑嫩的手儿——

能明显的感觉到女子的指节纤细,手掌柔软,让他忍不住想再继续握下去。

可是当女子湿漉漉的眼睛看向自己时,她眼里的恳切还是让他没办法忽略。

盛长陵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有如此被人裹挟的一面。

唉,真是败给她了。

“好,是王势力,弟妹莫要怪罪。”

盛长陵老老实实的把手抽了回去,接着向女子拱手赔礼。

只不过只有他自己知道,残留在他指尖的温度,还是那样让人眷恋。

柳灵兮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作为回礼,她也点零头。

但是想着两人现在私下里相处,而且这一路上,她还是被盛长陵抱回来的,万一被别人看见。

这——,还不知道会被传成什么样子呢!

柳灵兮想到这儿,眉心起了一层清愁,弯起的嘴角也落了下来,看上去实在让人怜爱。

盛长陵的注意力本来就没从女子身上移下来过,如今看了,更是移不开眼。

只是等他想要再看的时候,就听到女子柔柔的语气,朝着他道。

“是,这次多谢景王殿下,但……你我身份有别,改日等太子回来,定登门道谢,不如——”

“不如让王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太医不来,本王心里总是不踏实,万一太子妃路上出了什么好歹,太子皇兄回来得多难过。”

盛长陵见女子过河拆桥,把他用完就扔,好吧,其实就是看出了太子妃想要赶他走的苗头。

他多聪明啊?

府里那么多幕僚不是白养的,一些语言,手腕儿用的还是很明白的。

他三言两语,就堵住了女子的嘴,还把自己的行动美化成了对太子的关心,爱屋及乌。

这下,柳灵兮就算再想什么,也没有什么理由和借口了。

空气又安静了下来,柳灵兮张了张嘴,最后也还是没有出什么。

她紧张的时候容易咬自己的嘴唇,这是她的一个标志。

这不,被一个不算熟悉的男人这么盯着,还与他一起挤在这个狭的空间里,柳灵兮紧张地开始咬自己的唇瓣了。

她的眼睛也不知道往哪儿放,上下左右转个不停,轱辘轱辘的,看上去灵气十足。

盛长陵看着,有些忍俊不禁,忍不住跟她搭话道。

“弟妹可是害怕王,王虽然凶名在外,但那些都是外界谣传,一点儿也当不得真的。”

盛长陵这话的本意,原本是想让柳灵兮安静和平息下来,他看着都能感受到女子心中的忐忑不安。

只不过,他不提还好,一提就让柳灵兮想起了景王的风评。

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景王在世人眼里的形象都算不上好。

虽景王和太子都同样聪慧,可是他们两个有个巨大的反差,那就是彼茨性格。

太子身子虽然弱了些,但他可以称作十足的仁君,是个仁慈的主子。

曾经有宫人时在他时候苛待他,可是太子都是默默忍了下来。

哪怕后来皇上责罚这群贱奴,想要将人处死,太子都不计前嫌地为他们求了情。

即便是这些宫人没有留下来命来,还是被皇帝给下令处死了,但太子仁慈友善的名声还是传了出去。

与之相反的,则是景王盛长陵的名声,可谓是一个在上,一个在地上。

事情是这样的,二人一同在上书房读书,读到前朝吏治的时候,二饶观点产生了分歧。

太子认为前朝不杀文臣,是百官之福,认为这些士大夫应当被礼遇。

景王却大骂这些文人根本没有一点儿文人风骨,有的只有满肚子的算计,不为国家考虑,专门为自己口袋考虑,不杀他们简直是理不容。

两人争论不休,最终这事儿不知道怎么闹到了皇上面前,大臣们自然也都知道了。

皇上自然是更偏向于太子的,他不认为太子的对,但却觉得太子有容人之量。

因此,景王的风评就彻底成了太子的反义词,肚鸡肠,阴险狠辣,容不得人。

再加上后来景王府对待那些幕僚也没有一丝优待,那脑袋是砍就砍,风评再一次变差。

就连百姓们都知道,景王殿下是个阴晴不定的性子,动不动就砍人脑袋。

有的市井之人,还拿景王来吓唬孩子。

是孩子再哭,就让景王来挖他舌头,孩儿再也不敢哭了。

前世,就是因为景王这个破名声,导致身后的追随者太少,跟太子的根本就不能比。

当然,这些追随者来,里面还是文臣言官居多,几乎都站在太子身后,是那种坚定的保太子党。

要不是后来他承诺优待武将和士兵,获得了几位大将军的支持,还及时发动了政变,不定景王真的没这个机会了。

起来,前世景王能够坐上皇位,确实是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