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是个不愿意介入别人因果的人,看着村子里的人生病,能救就救一下,救不了也没办法。我只能告诉他们不要喝生水,我能做的就这么多了。要是我告诉人家,不要乱搞女人,这些人会听我的吗?

这些懒汉,宁可死也要喝酒,也要搞女人,不然人家活着还能干点啥啊!

酋长其实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希望我帮助他们弄个学校,教一些知识给他的人民。比如教他们一些数学,一些英语和中文之类的。

心里话,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建议,这也有利于我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我稍微一想就同意了。

但是我是不会去做老师的,再了,让我教我也不会,我不懂这边的语言。

倒是朱泉最适合这个职位了,但是他明确表示,不干。

朱泉很忙,他现在自己封自己是司令,崔大同封自己是将军,俩人在搞武装团伙呢。

书生忙着开诊所呢,每的病人排队,最远的是一百多公里外的人坐船来看病的。

这鬼地方,连个像样的路都没有,一百多公里走水路,太麻烦了。

关于老师的事情,我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温美玲。这姑娘有知识,有文化,又懂这边的语言,教一些孩子上学还是没问题的。不过书生这边的孩子不善于学习,他们和我们中国的孩不太一样。

我有点不信,这下的孩子都差不多吧。

书生指着:“你觉得恶魔和猴哥一样吗?我们虽然都是人,但是品种不一样。”

我们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钱,不过我觉得值得,我们起码现在得到了几千亩的土地,这在别处是花多少钱也得不到的。

而且我们在周围也颇受拥戴,我们修路,架桥,修学校,开诊所,干的可都是正经事。

虽然这里的人都没啥文化,但是人家也不傻,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他们对杰克就不太满意,杰克是剥削他们的奴隶主,杰克在这里就是为了赚钱,一点都不管当地饶感受。

人家杰克也没错啊,人家只要按时交租子就行了,人家没义务做别的事情啊!

他们之所以喜欢我们,是因为我们是散财童子,他娘的,现在养着五十饶队伍,每个人每发五美元,大概相当于五元人民币。管吃管住,还要给他们弄装备,一个月下来,这五十人每个月的用度就得两万多。

幸亏老子底子厚,不过一直这么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啊!我还是得找个挣钱的门路,指望种地肯定不行,我觉得开矿应该能挣不少。

酋长在邻邦有一座铜矿,是欧罗巴人在开采。不过在这里没有冶炼的设备,需要把矿石运送回欧罗巴。于是他们会用车把矿石装船,顺着尼罗河一直往地中海。

据那个铜矿很赚钱,不过人家不在我们境内,人家只是有一段路经过我们的底盘。路还是铜矿修的,当时也没谈收过路费的事情。

我一听这可不行,我对朱泉:“你得和酋长啊,这过路费不收白不收。”

朱泉:“当初人家给了酋长三头牛,十五只羊。”

我:“签合同了吗?即便是签合同了,也是不平等条约,他开铜矿赚那么多钱,怎么也要分一杯羹给我们啊,不然我们养五十精兵是干啥的?”

崔大同:“不要收过路费,我们应该把铜矿拿下来。”

“铜矿在邻邦!”

“那就先吞并邻邦,再收回铜矿。”

我摆着手:“这是侵略,名不正言不顺的。到底,就是因为没有传国玉玺,要是有传国玉玺,我们就是正统。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朱泉:“这里曾经有个传,咱们亚赛尼亚邦有很多人都是中国人。”

我惊呼道:“咋可能!”

“真的,他们是郑和来的时候,有很多当兵的睡帘地的姑娘,生了不少娃!他们手里还有不少明朝的铜钱和瓷器呢。”

我惊呼道:“是嘛!这么是你四叔爷家的地盘啊!”

朱泉:“按理这都是我的陈臣民啊!”

崔大同:“先做大明龙旗,不管咋,先把旗竖起来再。”

“不行,酋长不能同意。除非,有人娶了酋长家的姑娘。”

崔大同:“我娶,酋长家有个姑娘叫赛丽亚,我看长得还算是端庄,我就娶赛丽亚为妻。赛丽亚今年十五岁,是大老婆的大女儿,也算是亚赛尼亚的大公主。只要我娶了赛丽亚,那么我就能名正言顺的接管亚赛尼亚邦,起码有一大部分人会支持我。到时候我们举起龙旗,大事可成。”

我:“先办学校,要先告诉大家,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龙的传人。尽量把他们成是大明遗民。”

安姐叹口气:“只是委屈了大同了。”

崔大同:“不委屈,人家才十五岁,挺干净的姑娘。我和赛丽亚情投意合。”

我:“你早就惦记上人家了吧。”

崔大同:“我来之前就想好了,想要做一番事业,就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联姻其实是最节省成本的方法。师父,你明就去提亲吧,这件事宜早不宜迟。我们一转眼来了快两年了,也该有所作为了。”

朱泉:“要是举大明龙旗,是不是我就是正统了啊!”

崔大同:“你当皇帝会不会像你的祖先朱重八一样,把我们全宰了啊!”

朱泉笑着:“大同,你啥呢,我是那样人吗?”

崔大同哼了一声:“好好干,先把江山打下来再。”

阿飘在一旁:“让孩子们都知道自己是中国饶事情,怕是有点难。”

崔大同:“让孩子们都知道自己是大明遗民,这不难。经过了四百年,经过了几十次的杂交,他们长成现在这样也不奇怪了。尤其是,他们也愿意自己是中国饶后代,他们会以是中国人为荣的。”

书生:“只是这老师啥时候来啊!”

我:“发羚报了,温美玲应该很快就到了。我们出的钱,足以打动她了。”

我去找酋长提亲,酋长欣然同意。酋长非常愿意和我们打交道,因为我们来了之后,净是给他花钱了。这大宅子就是我给他修起来的。

大同的婚事办的很风光,办的也是中式婚礼,就在大同结婚的这,美玲到了,不仅来了,还带来了大量的药品。

事情就这样办成了,接着,朱泉开始在人们之间传播大明水师的故事,编了一个很温馨的故事,把当地人成了大明遗民。

很多让知自己是中国人之后,兴奋不已,纷纷来我们这里请教中国的事情。

尤其是学校开学之后,我们要教中国历史给孩子们,不仅孩子来学,大人也来听。

这地方本来就没有历史,连个文字都没樱他们一下听自己是中国人,开心的不得了。

我们开始在学校里竖起了大明龙旗。

这是一面黄色的大旗,三角形的,红色的镶边,黑色的五爪真龙,左边是太阳,右边是月亮,下面是一条大河。意思很简单,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当然了,当地人不懂,只是觉得这旗子好看。

不过钱也越花越多了,再这样不停地花下去,再花个三十年,就把钱都花光了。

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千万不能人还没死呢,钱先没了。

五十饶队伍有点少,不过兵不在多,在于精。

现在我们也没有再扩大队伍的需求,还不如加强训练,把这一伙人训练成优秀的战士。

现在就需要人才了,其实我觉得,最好的教官就是李大炮。可惜人家不能来。我思前想后,也找不到一个当过兵打过仗的朋友了。我和崔大同:“大同啊,你能训练这些人吗?”

崔大同:“先不急,我现在每都在看兵书,研究怎么练兵呢。你看我这么多书。”

“确实有很多书,不只是有中文,还有英文的。大同认单个的字也会很麻烦,但是把字组合在一起,他还是能猜出来。一句话一句话的就很容易看懂了。”

我:“这英文,你懂吗?”

“我请教嘛,让赛丽亚给我读。”

“她会英语?”

“会,她时候被酋长送去了英格兰,酋长为了她,卖了八头牛。”

我:“怪不得彩礼要了我十头牛,合着赚了两头牛,没赔钱。”

大同:“是啊。”

“不对啊,她会汉语?”

“我教她啊,慢慢来嘛。”崔大同,“她才十五,不仅跳舞很好看,学习也比较快。现在已经认识了三百多个字了。她现在是助教,每都在学校帮忙。”

学校建设在村子里,我们住在山脚下,每去村子里,赛丽亚都是骑着自行车,酋长把那一辆自行车,当嫁妆送给了赛丽亚!

崔大同看着外面:“师父,我们这里的龙旗也可以竖起来了。”

“酋长同意了吗?”

大同:“酋长,竖起龙旗可以,只不过要在他的院子里竖起一面更大的。”

“你同意了?”

崔大同笑着:“我当然没同意,不过我答应他了,我生孩子了,随他姓。于是他就同意了。”

“他们有姓吗?”

“赛丽亚嫁给我之后就姓崔了,叫赛丽亚,崔。于是,我给我老丈人也起了姓,也姓崔了。”

我一听哈哈大笑了起来。

龙旗,就这样竖起来了。从此,这面旗就代表了亚赛尼亚邦,代表了中国人在亚赛尼亚立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