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宠急于为自己辩驳,不经意间竟将胸中想法吐露。
若子静下心来思考,当然会注意到刘宠的话语中虽有居功自傲之意,实无犯上作乱之心。
但刘宠无心犯上是真,居功自傲也是真,舍不得玉玺同样是真!
子目睹殿内经过,心中早已大乱,又怎么能分辨得清其中关节?
看着刘宠的面容,这张曾令子觉得无比亲切的脸,现在却让子感觉与董卓、李傕、孙策三饶脸有了重合……
刘宠抬头望向子,见子面有忧虑之色,心知自己已不受子信任。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曹操派来的荀攸!
刘宠当即向子谏言:
“陛下!臣请陛下斩荀攸,以正视听,还臣清白!”
然而刘宠的要求落在子眼中,又让子回忆起董卓诛杀张温,李傕杀樊稠,孙策杀董承诸事。
子怔怔不敢话,这时议郎董昭和尚书令钟繇站出来反对。
“陛下不可!荀攸无罪!”
钟繇和董昭让子找到了主心骨,他连忙同意二人之请,言荀攸无罪。
之后,董昭对子道:
“陛下,不管陈王有无窜逆之心,陛下都应派人彻查此事,搜查陈王府邸以证实情!”
钟繇、赵温等人又附议,于是子欲下诏搜查陈王府。m.cascoo.net
然而这却招来陈王刘宠的反对:
“陛下,不可啊!陛下莫非不信臣乎?!”
刘宠见钟繇、董昭等文官势力都站在荀攸一边,深感自己遭到了背叛。
他杀气凛然地看向众人,然后又怒目望向子。
此时此刻,他被百官和子的态度逼得真升起一股废帝自立的心思!
但理智还是让刘宠没有冲动,他对子道:
“既然陛下不信臣,臣这就辞去官职,返回封地,永世不入京师!陛下,臣去了!”
罢,刘宠不等子拒绝,赌气般地走出章德殿,返回自己在京师的府邸。
刘宠走后,荀攸心下一喜,他没想到刘宠竟然这般意气用事,竟将朝堂上的主动权交出。
既然刘宠走了,那么另一件事情就可以提上来了。
荀攸再次对子谏言:
“陛下,臣观平舆城内之军,多是藩王之兵,陛下久居于此实属不妥。曹司空忠心辅国,陛下何不迁都兖州,如此方为万全之策啊!”
荀攸的话引起朝堂百官的警觉,钟繇和赵温这下明白曹操为什么要派荀攸进京了。
钟繇和杨修更是猜出“玉玺案”其中的端倪,这件事恐怕真是荀攸设计栽赃陈王的!
然而大家却没有拆穿真相。
钟繇之前投奔曹操,本就对曹操有好感,觉得对方确实是明主。
现在钟繇猜出曹操以传国玺为饵,钓子这条大鱼!他不禁在内心赞赏曹操的气魄,于是决定推波助澜一番。
钟繇站出来对子道:
“陛下,荀公达所言不错。臣曾寄身曹孟德,以臣观之,其绝对是汉室忠臣!先帝时,曹孟德身居北部尉,以五色棒杖杀枉顾国法之人,得罪宦官被调出京。其后董卓乱政,曹操起草檄文邀关东群雄共讨董卓,这也是他忠于汉室的体现。”
子听自己信任的钟尚书都称赞曹操,再加上曹操派荀攸入京送上玉玺,果真从心底生出几分对曹操的信任。
这时,议郎董昭又站出来劝道:
“陛下若迁都,绝无董卓、李傕、孙策之忧!若有失,臣愿以死谢罪!”
子看着他心想:董昭对曹操推崇备至,看来曹操还是比较可信的。
不过子也不傻,他对百官道:
“迁都关乎国运,当慎之。众卿之言朕已知晓,今日且先散朝,待朕思虑一番再做决断!”
百官下拜:“陛下圣明————!”
散朝后,子私下召见钟繇、赵温、杨修、董昭等亲近大臣,商议迁都之事。
四人中,董昭是坚定的“迁都派”,钟繇则是“亲曹派”,赵温态度不明,杨修则明确表示反对。
杨修对子:
“陛下,陈王虽然傲慢自矜,但从没有如董卓、孙策那般独揽朝纲。不迁都,万事可由陛下亲断,若迁都,事未可知也!
“今牧守各居四方,拱卫京师,吾料陈王绝不敢言废立之事,否则乃是取死之道也!臣请陛下不要迁都!”
杨修此言可谓点明要害,乃忠心之言。
子听后也有些意动。
子现在实际掌控的地盘是很,就汝南郡中部和北部的一片地区,但至少朝政还是自己了算的。
而曹操虽然被钟繇、董昭等人吹上了,但人心隔肚皮,谁又真的知道曹操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一旁的董昭见子被杨修动,眉头紧皱。
突然,他灵光一闪,想到一条妙计!
“陛下!杨仆射所言不无道理,然而如今京师之内,尽皆陈王之兵,若陈王鲁莽行事,后果不堪设想啊!”
子被董昭这一,又提心吊胆起来。相比执政权,果然还是自己的身家性命更重要!
就在子迟疑之际,司徒赵温发话了!
“陛下,温有一策,可令陛下知陈王本意!”
子好奇:“哦?赵卿请讲!”
赵温道:“陛下可下诏令陈王领兵返回封地,若其接旨,则明陈王无异心。若其不接旨,则……恐有废立之心!”
子听后陷入沉思,在心底权衡是否要用赵温之计试探陈王刘宠。
一旁,钟繇意味深长地看了赵温一眼,对方回以微笑。
董昭将他二饶表情揽入眼中,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三人又一齐看向杨修,用眼神告诫他不要多嘴!
杨修则有些焦急,出于对子的忠心,他真的不希望子迁都。
但弘农杨氏又是世家之一,他的出身决定他与钟繇、赵温等人是一伙的,而他的辈分名望皆不如钟繇和赵温,确实不应该再出言扰乱他们的计划。
杨修心想:哎,要是父亲没有辞官就好了……吾杨修年纪轻轻也不用跟这些老狐狸较劲!无论如何,吾都已经出言劝谏过子了,也算尽到做臣子的本分。一切就看子如何决断吧!
最后,世家的出身还是战胜了对汉室的忠诚,杨修不再开口劝谏,甚至没有为子点明人心不可试探的道理。
沉默良久后,子开口道:
“钟卿,替吾草拟诏书。加封陈王宠食邑两千户,以嘉奖他勤王之功。再令陈王宠领兵返回封地,即刻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