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春风二十年 > 第1044章 发工资干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44章 发工资干不?

丫头捧着苹果扬脸脸对王桂芳:“妈,宝贝也有爷爷『奶』『奶』啦。

王桂芳点零头,伸手抹掉沾在孩子脸上的苹果渣。

丫头姥姥:“明儿个算算,去把欠饶账还了吧。这钱呢,记着,咱们当借的,慢慢还吧,一辈子呢。好赖这日子能过上溜了,丫头好好的就好,别的在心里记着就行了。你将来。”

王桂芳皱了一下眉头:“妈。”

老太太巴嗒巴嗒嘴,还是没接着下去,叹了口气。过了一会儿:“亲认下了,孩子叫一声爷爷『奶』『奶』,那也就是你的爸妈,逢年过节的多走动走动,别让人咱们不懂礼。”

……

汽车顶着风雪前进,卷起的雪雾弄的车像飘起来了一样,远远看去就像是在雪地上滑过。

张兵扳着车座靠背和伟商量:“二哥,你看,那是你干闺女吧?我兜里就那五十,全给出去了,是给你长脸不?是吧?那给报销点儿呗?一半就校”

伟妈:“你磕碜不磕碜?钱给出去了转个圈儿还带往回要的呀?”

张兵痛苦的坐直身体,看着窗外:“我现在对我的人生充满了怀疑。我五十块钱都得让你盯上,都不想给我,给人家一出手就是一大撂。我一兜里比脸都干净。”

伟问:“那你这五十是从哪来的呀?”

王婶:“昨出门,我看是辉给的,好像给几百是不?结果兵没敢要,就拿了五十。”

张兵:“我那是不敢要吗?我那是懒得转道手,还是给我辉哥省点吧。”

伟妈在张兵头上拍了一巴掌。伟:“行,看你表现。你这次期末要是考的好以后零花钱我给你,保证我妈不没收,行吧?”

伟妈眼睛一棱瞪,伟:“妈,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啦,又是在奉,哪个孩子兜里没几块钱啊?我保证不多给。兵,给你零钱儿是应急的,不兴『乱』来听着没?别感觉能行了。”

张兵问:“给多少?我肯定不『乱』花,都买有用的。”

伟妈:“你那有用的不就是『乱』花吗?是啥?”

伟:“考试啊,门门90分儿以上,一个月二十块,这是基础。要是能在班级排前十,一个月加十块,前五加二十,前三加五十,行吧?”

张兵皱着眉头想了想,问:“咱们基础分儿定八十行不?”

红倒在王婶儿身上开始乐。

张兵:“不是,是九十真高了,像几何和物理,有时候年组最高分都达不到九十。不信你去学校问。有时候那老师出题可难了。”

伟:“也行,那咱们就按排名来吧,打底是班级前十五,行吧?二十块。别的不变。”

张兵想了想问:“那,逢年过节的,有奖金不?你给你们工人发年奖发好几百万,你亲弟弟这连二百也没有啊?”

伟笑着:“给工人发奖是因为他们帮我挣钱了,你有啥贡献了?”

张兵:“你一到晚在外面忙,我在家陪着我爸我妈算贡献不?你看看,来县城两,我陪着我妈和王婶吧?你陪啦?”

红点点头:“的有道理。”

开车的王继伟:“张兵这嘴,太厉害了,将来看样也是个能行的。什么话都能接上,还能跟上。”

伟妈:“我这三个崽啊,一人一个脾气,老大大气,老二心眼多,这个老三就是滑,能白话。”在张兵头上搓了搓。

伟笑着:“要不兵,你以后在家也算上班得了,我给你发工资,行不?”

张兵来了兴趣:“咋发?”

伟:“不耽误学习是前提。你帮家里干活就算钱,行吧?扫地,收拾屋,刷碗,给爸妈跑腿,喂狗喂鸡这些,干不?不能惹爸妈生气,惹一次扣一个礼拜的。”

张兵伸出右手握了握拳头:“这些算个啥?不干。”

红问:“为什么不干啊?挣钱不好啊?”

张兵:“我还是个孩子,得学习,不能因为别的影响学习。”

伟妈:“你是怕惹我生气钱扣光了白干活吧?”

张兵无奈的:“主要是你老人家这脾气,实在是神鬼莫测呀,防不胜防。”

车拐个弯进了村子。

冬,路河田地已经混成一片,根本分辩不出来,一片苍茫。房子像一坨一坨的发面馒头,被大雪盖在下面,家家户户的烟囱上都冒着青烟,丝丝袅袅的。

山上的林子没了枝叶,树干笔直的站在山坡上。

伟妈看着外面:“没变样,还是那个样。”

王婶:“你再过十年回来也就这样,能怎么变?也就是这几家人这几块地呗。”

王继伟问:“咱们怎么走?”

伟指着前面:“那,看见院门口有个牛棚那家没?”

伟妈看过去:“癞子家呀?不先去你四叔那?”

伟:“先去把癞子救出来吧,正好你和我婶教育教育癞子爹妈。这叫什么事儿呢。”

王继伟一边开车一边:“你们村不大。”

伟:“一共就几十户,能大哪去。”

伟妈:“原来早的时候这就伟家一家,别的都是佃户啥的,后来慢慢人家才多了。58年建公社大队的时候才过来不少外姓。”

红看着伟:“原来你家是土豪啊。”

伟妈:“那可不,整个这山和地全是他家的,后来,这不就闹土改给分了。早时候地契我都见过。那时候啊,不讲理哟。

癞子的爷爷大爷那会儿,就是去县里卖点鸡蛋菜叶子,你怎么了?不偷不抢的,结果活生生的人就没了。”

红问:“那俺家是后来的还是佃户?”

王婶:“咱家外来的,来的时候我都挺大了。”

红问:“那咱家原来是哪的呀?”

王婶:“原来在市里,城边上,那会儿一刀切,无业劳力全都下来种地,你爷家,你姥,都是全家过来的。

不来不行,户口直接给你迁过来了,不来没饭吃。后来你爸当兵,咱家算是熬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