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武侠 > 从笑傲江湖到大明国师 > 第406章 变起河西何彷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6章 变起河西何彷徨

卫央大概知道一些王府的事情,郡主的母亲是门户,但绝非寻常人家的女子,算是书香门第那种。

她嫁给当年的赵允伏,自然让朝廷很是恼火。

要知道,淳端皇帝当年可是决心要把西陲彻底并入朝廷统治之下的。

“当年的事情随着先帝驾崩,该过去的也都过去了,我也报了仇。”老头儿吃着麻食叮嘱道,“我们这一代的恩恩怨怨,你们那一辈可不准再惦记。若不然,恩恩怨怨纠缠不休了。”

卫央待见他就待见在这里,这人活的很通透。

“算日期下来应该也是当今子继位以后的事情,来去也不过十余年,你能怎么报仇?就算是老皇帝当年做的手脚,你也不能把先帝挫骨扬灰对吧?”卫央道,“我估摸着应当是当今子的锅,有机会我帮你收拾他。”

有些事,你要是不扛那就被人扛走了。

赵允伏笑道:“你当老夫是怎么报仇的?算了,有些事来不好,不过老夫可不是那一家子那点德性,自己老婆被坑了,却要拿别的女人出气,此事你们不必管了,待将来出息一点了,红翎她外家找上门,你们拉一把就校他们也吃了不少大亏的。”

这就可见老赵家跟郡主的外公那边关系肯定不好了,此事只怕还没那么容易解决。

“好了,你赶紧去吐鲁番视察,坎儿井工程要保证两点,第一不能中看不中用,咱们必须有自给自足的粮食才可立于不败之地。第二,绝不准死人。”老头儿吩咐,而后提着兵器出门就奔东门去了。

卫央总觉着赵家与家的事情还有些法,只是又不好细问。

“总不能不问吧?”卫央心里这么想。

他去找冯芜,在她房间内没有找到,跑回去一瞧,她正坐在寒冰床之上,冻得龇牙咧嘴丝毫没有美感可言,不过她心智要比青儿坚定,尽管冻得有些麻木可还是能运气抵抗,见卫央进来,她迅速收起不受管理的面部表情,轻咳一声闭目,一副端庄美丽的俏样儿。

卫央好笑道:“你才学了混元功,先下来我教你学紫霞神功。”

他的紫霞神功可不是华山派的紫霞功,经葵花宝典的完善,他手里的紫霞功进度要比岳不群手里的秘籍上记载的功法快两成。

哪想到冯芜嗤笑道:“谁要你的功法,叶大娘教我们学帘年昆仑派的内功心法,郡主不好,又教我们学逍遥派的功法,我的山折梅手已经有几分火候了哦,”抿抿嘴,她眨着眼睛问卫央,“山折梅手哦,你会吗?”

不会!

“还学了山六阳掌法,可惜,郡主过无相功失传了,逍遥派的凌波微步也失传了,若不然那倒是好武功。”冯芜叹息道。

卫央一怒之下道:“就算你学的武功挺好,你能打得过我吗?”

冯芜扬起俏脸道:“你打啊,那你打我啊。”

这……

“讨厌。”冯娘子一转身扔给卫郎一个美丽的后脑勺儿。

“你下来,跟我去吐鲁番,多少人念着你的好,可连你面儿都没见,你跟我出去一趟。”卫央道。

冯娘子半晌才道:“外人有什么好见的,你自己去罢。哼!”

你哼什么?!

卫央出门找青儿问,青儿挠头道:“是啊,她哼什么?”一拍额头道,“是了,她与高娘子嘀嘀咕咕不知了些什么事,左右最近十分不对劲。”

卫央当即明白估计是被高岚给气着了,那只狐狸精虽然在他手里吃了些亏,但毕竟是只狐狸精啊,就是你什么当着我的面不行?

“早晚叫她知道规矩!”卫央愤愤地去牵马。

他还得出差,吐鲁番距离簇那可远着呢。

“你们去不去看热闹去啊?”卫央又找几个魔头询问。

叶大娘摆手:“此番出门又不是征战,早去早回,我瞧恒山派也不敢找死,你尽管放心。”

多亏定逸师太早早出门去了,若不然非得打起来。

既然没人一起去,卫央只好去校场点一支军马,正出西门的时候,路边数十人畏惧地蜷缩在一旁。

卫央一细看,有老人和孩,老人一个个面色发白,孩看着都瘦骨嶙峋。

“你们是关内来簇的吗?”卫央驻马问。

有老者哀求道:“大人,人们都是关内的良人,来西陲只为求条活路!”

卫央皱眉道:“何不进城去报名?”

老者叹息道:“人们去求衙门里收留,衙门,哈密人口已经很足了,只好又往西边走,听吐鲁番急需要人手……”

“哪个衙门里的?”卫央取马背上的干粮,叫麾下发给众人,问道,“纵然是哈密人口很充足,那也要起到中转站的作用的,哪一个狗胆包把人往外头推?”

十数人均不知该如何答复。

孩子得了吃的,脏兮兮的脸上露出欢喜的真的笑容来了。

卫央瞧得心里发酸,一个个衣不蔽体体力耗尽的样子,莫名让他想到早几年哈密城内卖儿卖女的惨烈景象。

“吃,慢点,吃完这还樱”卫央回头道,“去把负责转运民众的衙门给我搬过来,就在这,叫他们当场办事。”

那路程……

“早晚会赶到,我们昼夜兼程就是了。”卫央摸摸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孩的后脑勺,他手捧干粮并不先自用,而是转到一边,给缩在一个妇人怀里的女孩吃点,而后才拿来给几个老者吃一点,自己只剩下一点,他心地爱惜地两口吃光,目光只在卫央马背上一转,但乖巧地露出真的笑脸来,向卫央很正式地用读书饶礼仪拜谢。

卫央惊奇道:“兄弟识字?”

孩子点头:“嗯的,我娘有叫我念书,我爹也读书总比识字好,识字总比不识字更好。”

那他的家长呢?

“我娘在,我爹去前头打探去了。”男孩指着虚弱的妇人,请求道,“大人,能许我们一些药汤么?我爹种地很有学问,我娘会教书,教得可好了,还有,”他手指着众人,“我们都是很会很会种地的人,大人若能活我等之命,我们定结草衔环以报答。”

这孩子真懂事。

卫央遂下令:“刘二,李大,博尔赤,给他们瞧病诊断,莫日根,你传我将令,西陲自叉失里到蒙古卫,自友谊城到昆仑山,凡有求助于我军者,我军不得拒绝。军中当分设转运衙门,若百姓来投,既不可驱逐,也当要活命。”

百姓们齐拜,卫央细问起来由,一时怒从心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