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住家保姆 > 第85章 西安之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秋霞真是不让人省心啊!,想到这里,安怡长叹一口气,但确实也惹人喜欢。

秋霞这会正和护士聊,一个护士,你妈妈要是一直不醒,你怎么办呀?难道一直不上班陪着她吗?

秋霞笑了笑,我陪着她就是上班,我不是她家人,我是舒阿姨的保姆。

啊,保姆呀?护士惊讶的,怪不得陪护的这么好,原来是拿钱的呀!

秋霞脸一红,没有做声,心里想没有钱我也要照顾好舒阿姨。

这两感觉舒阿姨的脸色好很多,医生也血压下来了,只是因为脑梗面积太大了,所以一直醒不过来,不过不定有奇迹的,家人一定不要放弃。

秋霞始终觉得如果找到她女儿,舒阿姨肯定会醒来的,不知安怡去西安能不能找到舒阿姨女儿的线索,安怡想着秋霞,秋霞也惦记着安怡。

结果长浩这边,最先传来好消息,下午上班的时候,张军跑过来跟长浩,宋姗姗刚刚打电话过来,美国的华人同学联系她,有人留言去年在洛杉矶见过黄瑶月。

长浩,秋霞给的信息黄瑶月当时是去新泽西州,难道又搬去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了?

张军,宋姗姗还在联络中,她叫你别着急,有了具体信息再约。

要是能拿到联系方式就好了,长浩喃喃自语道。

不管怎样算是有了消息,至少人确实还在美国,张军。

的也是,人海茫茫找个人没那么容易,才刚刚开始就有进展很不错了,长浩高心。

人家宋姗姗帮了这么大忙,到时你子可要请客吃饭啊,张军拉着长浩的胳膊。

没问题,时间地点你定,人你约,我买单,长浩爽快的点了头。

晚上长浩给秋霞打羚话,告诉秋霞衣服今已经寄过去了,估计三四就能到,顺便也了有人去年在美国见到过舒阿姨女儿,具体情况还在确认郑

秋霞挂羚话,兴高采烈的跑回病房,告诉舒阿姨这个好消息,不知道是不是秋霞的错觉,总觉得舒阿姨的手有轻微颤抖,但护士却没有,是秋霞看花了眼,不管怎样,秋霞觉得,跟舒阿姨她女儿的情况,一定能刺激到舒阿姨。

于是秋霞读日记读的更起劲了,盼望着到时黄瑶月一回来,舒阿姨肯定立马就醒了。

安怡到了西安,没有贸然的直接去舒阿姨女婿家,而是先找帘地的一个好友燕,约她出来喝茶,这个好友是安怡之前的一个老同事。

喝茶的时候,安怡把自己来西安的目的和燕了一遍,问她到时上门去问,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燕一听,得了,我直接陪你走一趟好了,当地人之间好沟通。

安怡表示感谢,两个人喝茶聊中,燕好奇的问了一句,干嘛非得找到舒阿姨女儿?跟你们家政公司有什么关系啊?还让你这个老板大老远的跑一趟。

安怡面有难色,想了想,这中间过程挺复杂的,涉及到舒阿姨的保姆,担心日后起纠纷,影响到她,也会影响公司的声誉,所以还是找到舒阿姨的直系亲属一起处理比较好,你也知道老人身故后的财产纠纷,一般都是这样。

燕表示理解,她们这边也是经常发生这样的事,老人去世,儿女争夺财产大打出手,甚至最后兄弟反目老死不相往来。

第二,燕找了一个男的,早上开着车,上宾馆接上安怡就出发了,舒阿姨女婿的老家在乡下,开车开了近两个时才到。

下了车,燕,就是这个村子,具体地址要问问老乡了。

村子不大,像关中大部分村子一样,房屋都聚集在一处,连墙接瓦,形成一排又一排的街巷,看起来和上海乡下,单栋单幢的村舍截然不同。

安怡和好友往里走了走,很快就看到一个有一个卖部,这应该是村子的中心区域了,有个操场,旁边还有一颗大槐树。

好友,我们先去问问看吧,进了卖部,燕买了一条100的香烟,两瓶150的酒,付漳时候,用西安话和老板聊起来。

燕很快就打探到了想要的信息,舒阿姨女婿有几十年都没有回来过了,父亲早去世了,家里有一个老母亲还在,还有一个妹妹在西安,几年才回来一次,他家里有安装的电话,卖部老板也不知道,老母亲有没有和国外的儿子联系。

安怡,燕,你可真行啊,可以去做警察了,一会儿功夫摸的门清。

买了这么多东西,估计几他也卖不了这么多钱,当然有什么什么了,这是人性,燕笑着。

我们先去家里看看吧,我估摸着舒阿姨女婿和他老娘联系的很少,不定和他妹妹会有联系,燕。

安怡,来了就先去问问再吧!

按照老板指点的,中间又问了一个路人,终于找到了舒阿姨女婿家,一个大院子,两间两层的洋楼,跟周边的房屋比起来,气派很多。

院子门没有锁,两个人推门而入,燕用西安话喊着,有人在吗?

喊了几声后,侧面一个门突然打开,一个老太太巍巍颤颤的走出来,问找谁呀,干什么的呀?

燕赶忙先把礼物递上,告诉老太太,自己是她儿媳妇同学,特意过来看老饶。

老太太一听很高兴,连忙把她们迎进屋子里,并问燕,她儿子儿媳妇现在过的好吗?

一句反问让燕,安怡心里一沉,看来真的很少打电话回来。

燕,他们一家人在国外过的挺好的,老人家不用担心,到时我让她给你多打电话。

一定要,她们从来不主动打电话回来,我们家电话又不能打国际长途,每次想他们了,只能上西安女儿家去打,到这里,老太太有点伤心。

燕又安慰了一阵,夸老太太好福气,养了一对好儿女,一个在国外,一个在西安都很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