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下面的留言更是层出不穷,络绎不绝。毫无疑问,大家都在质问、质疑,甚至愤怒!
华清大学怎么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学生是真的有才学,还是有资源?到底是人本身出色,还是家庭在出力?
任何时候,教育公平都是绝对的热点和焦点。
这件事很快就在校园里传开了,甚至连丁雪这样平时忙着打工赚钱、从不上网的“透明”也知道了。
联想到博强楼的情况,她第一反应就感觉这个学生的很可能是杨晓帆。
丁雪急切地找到一个相熟的师姐,来到她宿舍里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前,看到了那个帖子。
可帖子里既没有名字,也没有照片,她一时也无法确定。
师姐看着这个刚认识不久的很能干也很懂礼貌的学妹似乎很着急,有些不太理解:“丁,你认识帖子里提的这个学生吗?”
丁雪没有隐瞒:“我有个朋友是今年华清的本科新生,他和我他住在博强楼。我不知道这个帖子的是不是他。”
师姐一听,立马来了兴趣:“丁,你这个同学,是不是姓杨啊?”
丁雪一听,大吃一惊,看来真的是他:“是啊,师姐,他确实是姓杨,你怎么知道的?”
师姐没有回答,而是别有意味地笑了一下:“丁,你这么在意,是不是喜欢他啊?”
到了大学,谈恋爱一下成了合情合理的情况,也是学生们最感兴趣、津津乐道的话题。
丁雪一下有些窘迫,立即解释道:“师姐,不是啊,我们就是普通朋友。到底是什么情况,你快告诉我啊!”
看到丁雪真的有些着急了,师姐也不再逗她了:“帖子刚刚发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不信,纷纷质疑准确性,觉得这个消息可能是捏造的。”
“后来有个网友留言真有这回事,他讲在新生报到签到册上看到过。本科新生名册和博士研究生新生名册都有,姓杨,而且宿舍就在博士住的博强楼。”
丁雪不懂这些,也不会弄,急忙让师姐帮她找那个跟帖,看上去很在意的样子。“师姐,能再看看那个留言吗?看看有没有提到具体叫什么?”
师姐却:“后来那个留言也被顶到了上面,很多人都看到了。可能太热,留言的人就删掉了,现在看不到了。我也记不清有没有谈到具体名字了。”
丁雪顿时觉得有些头疼和着急。虽然没能确定,但她直觉帖子里的这个人很有可能是杨晓帆。
“丁,你可以联系一下你那个朋友啊!问问他就行了。”师姐建议道,然后又笑着补充了一句:“如果真是你这个朋友,那他真的很厉害啊!你可要把握好机会,不要轻易错过啊。”
在师姐的判断中,要么是人厉害,要么是家庭厉害,不管怎样,都是非常好的优质股。
丁雪涉世未深,还没能理解师姐的这个“厉害”的真正含义,也没明白所的“机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