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大兴安岭打猎知青 > 第335章 好事天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边坐着喝水边磕着毛嗑,张大婶李大妈和金凤的好姐妹一五一十的把过程一讲。

“得亏人家这位同志了,不滴啊你这姑娘今,那野猪再把那歪歪树咬折了,那不出大事了!”

大伙一捧,这吴亮更不好意思了,把个脑袋都快埋的胸腔里了。

自从脸上受伤了,还没这么多人围在一起把他当中心呢。

往常跟张初一兄弟们出去,他都是尽可能的躲在后面,把脸转到人群外面。

蒋金凤的右腿上划着大口子,虽然包扎完了,可还是有点渗血。

可这个倔丫头,为了能看看救命恩人,不理会自己老娘和嫂子的絮叨,坐在堂屋灶台前的板凳上是一步不挪。

“丫头,听娘话,回屋躺着去呗,伤筋动骨一百,你这虽然没山骨头,咱也得好好打对不是?”

“娘,我没事,你快招呼客人吧,别让人家觉得怠慢了。”

娘俩话间,院子里吵吵把火热闹了起来。

原来是几个年轻把吴亮打死的野猪带了回来。

瞅着这一百四五十斤的大家伙被一枪打在了脖梗上,大家伙都拍手称赞。

“唉啊妈呀,俺看你年纪不大,枪管挺直溜啊。”

蒋金凤的大哥平时也爱下下套子,溜溜山,此刻瞅见这头野猪,和吴亮背着的家伙事,断定这子也是个跑山的。

仔细一打问才知道,原来妹子的救命恩人就是最近林场里红极一时,声名显赫的打虎四兄弟。

现在这个年代没有手机电视,人们的饭后娱乐活动大部分都是唠嗑扯闲蛋。

这红旗林场知青伙打虎的事情传开以后,那是各种版本层出不穷。

此时此刻面对当事人,屯子里的年轻人早就里三层外三层把吴亮围了起来。

孙油坊挨着林场不远,平时山上野牲口多是多,可大玩意儿基本没樱

最多见个獐狍野鹿,狼獾狐熊的,老虎这玩意儿,只有在老一辈口中听过。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

老虎会飞不?

老虎跳起来有多高?

老虎身边是不是刮着旋风?

吴亮没了办法,只得张口解答。

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

慢慢的,这子四九城自带的油腔滑调解锁成功。

那词一套一套,大伙听得都入迷了,尤其是蒋金凤听着句里行间的儿化音,话原来能这么好听!

崇拜英雄是六七十年的年轻最喜欢做的事情,类似于现在的追星。

吴亮的一番打虎故事,让在场的年轻人都为之着迷。

好几个姑娘眼里都跟带着火似的,恨不得看透了他。

咳咳!

“肉好了,大家伙一人端一碗啊,还有刚出锅的贴饼子,咱老汉家板凳桌子不多,老少爷们多担待。”

蒋道理的一番打话刻意打起了官腔,不经意的释放出来的书记官威,让屋里的众人识趣的散了出去。

“吴同志,粗茶淡饭咱们对付一口,来来来,上桌!”

老蒋头知道了这是京都来的知青,那哪敢怠慢,吩咐自家媳妇把碗筷刷洗了半,还拿出了过年舍不得喝的玻璃瓶酒。

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

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

一瓶酒喝完,蒋金凤大哥又提溜出来多半桶散搂子。

就这么的爷三是你一杯我一杯,喝的脸上红霞飞。

你不醉,我不醉,老头跌倒地上睡。

酒品如人品,酒桌看人性,一顿大酒喝了俩钟头。

蒋金凤的老爹和大哥是比翼双双齐跌倒,呼呼大睡没烦恼。

蒋家在孙油坊也算是经济条件拔高的人家,这金凤时候耳濡目染,自然也是能整点。

都女人自带半斤酒量,老爹倒了大哥上,大哥倒了金凤来。

孙油坊好些个庄户都是闯关东时候来的鲁省人,自然而然的把酒文化结合当地习俗,那是量上加量。

吴亮也头一次见这么豪爽的女中豪杰,酒是润滑剂,慢慢的打开了自己的心结。

尤其蒋金凤在听到吴亮脸上的伤疤是如何而来的时候,眼睛是不会骗饶。

看着眼前的女孩,那种深深的被认同感,让吴亮找到了除了兄弟友情和家里亲情以外,别样的一丝情福

蒋家的热情好客,亮子的敞开心扉,都让这个大兴安岭的夏,变得热情似火。

“醒了兄弟?”

等吴亮再次睁开眼睛,已经是第二一早了。

“我这是在哪...”吴亮头痛欲裂,努力回忆着昨发生的事。

这时,蒋金凤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碗热粥。

“你可算醒了,快来喝点粥,胃里会舒服些。”蒋金凤一脸关切地。

吴亮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粥,“现在几点了,我好像喝大了...”

蒋金凤笑了笑,“还没黑呢,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这算个啥。

你看看旁边!”

吴亮一扭头,蒋金凤的老爹和大哥还在呼呼大睡。

“实在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吴亮满脸不好意思。

“你先休息一会,我去给你准备点吃的。”蒋金凤完便转身出去了。

吴亮看着她的背影,心中有种不出的感觉。

这个善良豪爽的女孩,让他从野狼沟回来以后,头一次感受到了另一种温暖。

等吴亮回到了榆树屯,哥几个都能从他脸上看到变化。

这子没事嘴角能咧到耳朵根子去,这是遇到啥好事了?

单亮子这嘴可比二驴子严多了,八字没一撇的事,他也就是想想。

此刻还有一个大难题放在眼前,就是知青早晚得返城。

就他家那胡同里的两间北房,自己家都住不开,别娶媳妇添人进口了。

蒋金凤这边也是,知女莫若母,老太太早就看出来自家丫头的心思长上翅膀飘到了榆树屯。

可人家是从京都下乡的知青,高高在上的城里人,虽自己丫头也不差。

可老话了,贫贱夫妻百事哀,人家能为了自家闺女放弃城里身份,留在这荒山野岭?

这事啊,不好!

可蒋道理是村干部,没这些个歪歪肠子,他决定新政策了,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人家俩人要真愿意 王老子也挡不住?

咸吃萝卜淡操心,走一步看一步吧!

抛开亮子这事不谈,这人怕出名猪怕壮,瞅着张初一哥几个包鼓鼓的,嘴油滋滋的。

就有那些个羡慕的了,都是一个肩膀顶个脑袋,谁家不想吃肉过上好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