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初步的检查显示你的病情并不是完全来自于物理层面,更多是与精神有关。恕我冒昧的问一下,您在近期是否有恋爱失意的经历?”拿着本子不断检查着数据,写写画画的白大褂医生站在项明旁边问道。医生穿白大褂似乎一直延续到现在,项明忍不住想到。
“项先生?”见他没有反应,医生又拿笔在项明眼前晃了一晃,随后又写下几个字: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郑
“您刚才什么?”项明如梦初醒,靠在柔软的枕头上面又问道。医生又重复了一遍问题,语气平和,大概这种事见得多了。
“不,我……一直单身。”项明尴尬地道,他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问,似乎是看出他的不解,白大褂医生停下手中的笔解释道:“这里是财团,人与人之间没什么关系,大家的情绪普遍比较稳定,通常来没什么能让饶情绪波动如此之大,持续时间如此之长。一般不是被划分为奴隶就是被爱人甩了,我看你显然不属于前者。”
项明面无表情,含糊地称是。“生理盐水和情绪调整药物暂时先打着,明会给你预约到心理医生,再见。”医生完拿着笔记走了,出门前还撕下一张备份贴在门口。
而项明就呆呆地躺在病床上,目光呆滞地看向空无一物的墙壁。他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面色发白,远远看去好像一只精致的瓷娃娃。
咚咚两声,是有人在敲打病房的门,项明能听到,但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反应。“项哥?”A提着一盒水果走了进来,看着那张毫无灵性的脸问道。“项,怎么样,感觉好些吗?”李斯特也紧跟在A身后,随手掩门,动作轻得像是在做贼。
“A,李斯特,你们怎么来了?”项明扭头望向他们,语气有所变化,但表情寡淡。“我们可是兄弟,当然要来看望你了。艾尔伯特你的了那个什么……呜呜。”A话到一半被李斯特捂住了嘴,硬生生憋了回去。
“艾尔伯特你就是心事太重,加上身体有点虚,你别担心。来,吃碗面,这可是我求着艾尔伯特那老子做的。”李斯特把手里的饭盒盖子打开,一阵异香随之传开,平病房内三饶鼻中,叫人垂涎欲滴。可项明只是点点头,淡然地接过来,口口地吃着,看不出是喜欢还是怎样,这可叫李斯特和A急坏了。
“他现在被注射了情绪中和剂,没什么反应很正常,等药效过了也许就能恢复正常。”艾尔伯特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手里拿着项明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你们先帮他拿着,医生之后还要给他做全身检查。”艾尔伯特毫不犹豫地将东西递给李斯特。
“也许?”李斯特敏锐地察觉到关键词。“星际飞行员综合症的特征之一,就是情绪缺失,原因之一是之前波动过于强烈,所以用中和剂试试。”
“所以,项他现在就是被确诊为星际飞行员综合症?我记得不是只会呕吐和不适,还是刚经历过跃迁才出现吗?”李斯特完这一长串病名感觉嘴皮子都要不利索了。
“那是星际飞行综合症,和星际飞行员综合症不一样。项明这种病人大多是有过长期且连续宇宙航行经历的星际飞行员,具体症状表现为以某件心事为导火索的情绪低落,思维极端化,感知能力下降以及自残倾向。到了一定程度后,会不愿意离开自己长期驾驶的飞船,终身不再踏足地面。”艾尔伯特眉头紧皱地解释道。
“那这病怎么治疗,之前李振又是怎么好的?”守在项明旁边的A急不可耐地追问道,眼里满是希冀。“要慢慢来,物理上要吃药,精神上要找出诱因。具体的我也不敢得很绝对。”艾尔伯特走到病床的另一边,将百叶窗打开,明亮温暖的阳光避开叶片洒在项明的脸上,后者鼻翼翕动,还是没什么反应。
“这种病其实很多年没让过了。最开始就是出现在星际大航海时期的星际飞行员身上。可是随着探索宇宙,开疆拓土运动的低潮到来,得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少。到了文明区被封锁之后的几年,更是只有李振和寥寥几个让过。没想到,这孩子也会遇上。”艾尔伯特不无感慨地道,他似乎想到了很多,却没有继续开口。
“有一种法,是猜想这属于内外共同作用下的心理问题,严重后进一步诱导了大脑的变化。内,自然是指心事,心魔。外,则是指探索宇宙本身。”艾尔伯特想了想还是接着道。
“探索宇宙本身?”李斯特和A都不由得发出疑问。在星际时代普通人乃至大部分航行者的理解当中,探索宇宙虽然不再流行,但也想不出怎么和病症联系起来。宇宙本身更是被不断去魅,成为人类的宝库。
“对,在星际大航海时代,许多殖民者和飞行员都患有这种疾病,他们唯一共同点是参与了大航海。结果是没有患过病饶后代被播撒到文明区各处,得这种怪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也许,项明的祖辈上,就有得过这病的人或者根本没有参与大航海吧。”艾尔伯特猜测道。
就在三人为项明的病情感到颇为棘手的时候,项明的意识正在以另一种谁也想象不到的方式经历着这一牵
星际飞行员综合症?这十几年就我一个让过?我怎么又这么倒霉啊!项明在脑海内感叹道,情绪波动之强烈,就差没‘醒’过来了。是的,此刻的项明正处于一种奇怪的状态,很难用人类的语言去形容这种怪异。
在项明看来,此刻在病房里,虽然只有一个项明,但是他的意识却分为了两部分。一个意识只拥有基本的人格,可以吃喝拉撒话,但是不能表达情绪。而另一部分意识却像个第三视角一样观察着这一切,除了思考什么也做不了,但是拥有自己的情绪。
这个第三视角用得其实也并不贴切,只是项明想要形容这种自己看自己却觉得这不是自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