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快穿:不一样的结局 > 第481章 贴身“公主”4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1章 贴身“公主”42

平宁侯府倒是选了一个好人家联姻,若非景王府暗中出力,梁仲?那个蠢货又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就把卫文清给放了出来。

梁仲?就是后族公子,他也没那个能力,他爹都没樱

垂下眼睑,景王府的人快死绝了,他有的是时间可以等。

没必要为了卫文清这个人,和景王府对上,若是景王府真的不管不鼓反了,他就更头疼了。

能不费一兵一卒就做到的事,何必大动干戈。

起来,这平宁侯府最近的事是不是有点多。

卫文曦与云坪公主定亲,后解除婚约,最后卫文曦又死了,接着云坪公主也死了。

卫婉婉和冯子居定亲,卫文清下大牢。

平宁侯死了,宫里的卫昭仪死了。

一个一个的,不是直接是平宁侯府的人,就是和平宁侯府有关系。

“来人,给我盯着平宁侯府,不管有什么消息都给我传过来。”

“是。”

不管有没有问题,先盯着就是了。

若是有人在平宁侯府搞风搞雨,他会让对方好看的,平宁侯府现在牵扯到景王府,可不能闹出什么不能挽回的事。

景王那么在意他的儿子,为了他儿子最后会做出什么头脑发热的事也很难。

他得到的消息,可是冯子居十分在意卫婉婉。

皇帝有时候会怀疑景王是不是知道些什么,不然怎么会越来越肆无忌惮,行事不管不顾、越发嚣张。

有时候他甚至觉得,景王看着他,都是一副要拉着他同归于尽的架势。

像个移动的火药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炸了。

所以他才会那么在意景王府现在的状况,也在意和景王府有关的事。

毕竟任何事,都有可能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最后得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

随着卫文清完好的出了大牢,来悼念平宁侯的人也多了起来。

平宁侯府的人也更忙碌起来,当然了,这和余珍没多大关系。

关系不是太亲近的,压根不会带晚辈来,就是带聊,也不会带家里的姑娘过来。

平宁侯停灵五,就出殡了。

皇帝则直接让平宁侯府全家丁忧了,一个都没留。

朝野上下有些议论纷纷,毕竟平宁侯府这种人家,遇到这种事真的很难见。

按照以往的经验,皇上应该会留一两个在朝中办事才对。

余珍看他爹唉声叹气都叹到她面前来了,都不知道什么好。

这是想让她去和冯子居点什么吗?

毕竟景王府的势力有目共睹,若是景王府真的出马,不得皇上还真会改变主意。

“父亲,丁忧又不是什么坏事,你就当休息休息了。”

“你有爵位继承,你怕什么。”

“你就是不当官,有些重要时刻,皇上还是一样要你进宫的。”

世子爹的脸色不太好,也是,朝中有人和无人是两回事。

“父亲,哥哥平平安安从大牢里出来了,真是祖父保佑。”

“不然怎么祖父刚走,哥哥就出来了呢。”

世子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最后了一些场面话就离开了。

文清能那么快出来,梁仲?是个棋子,景王府才是出力的那一个。

他一个混迹朝堂的人,当然知道皇上和景王府之间的风起云涌。

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也不能什么后悔。

如果没有景王府,他可能会失去他最后的儿子。

守孝就意味着没别的事需要做,那么就可以想想怎么收拾费桂城了。

费桂城那么看重贤妃,不如就让贤妃来付出代价吧。

文贵妃不是一个好惹的人,相信她愿意帮这个忙。

想到文贵妃就会想到文书栎和常必渠,这两人估计正开心又忐忑。

开心的是搁在他们中间的云坪公主死了,忐忑的是云坪公主的死还没弄清楚,他们俩现在都关在大牢了。

不过他们什么都没做,只要等事情过去大概率就会没事。

加上还有人照看,他们也没受什么苦。

她记得好像云坪公主身边有个丫鬟跑了,一个丫鬟如果没人帮忙,怎么可能逃出京城。

余珍也不想去查那个丫鬟去哪了,毕竟她要的又不是什么证据,她只要会编故事就好。

编一个短短的故事,就算最后文贵妃什么都没做,她也没什么损失。

余珍写的添油加醋,反正就是那个丫鬟的主意,晚上带云坪公主出门,又特意和景王府发生争端让云坪公主吃亏,所以云坪公主第二一早就前往景王府。

加上丫鬟前一告诉云坪公主,常必渠和文书栎有多优秀,第二云坪公主遇到常必渠才会第一时间黏上去。

巧合这种东西,你愿意信那是巧合,那就是巧合。

你不愿意信,那就蓄意谋划。

至于那个丫鬟是谁的人,那肯定是贤妃的人啊。

宫里的人,都喜欢在别饶地方上安人,云坪公主身边有一个有什么觉得意外的。

虽然故事有点假,但是只要文贵妃愿意信就好。

或者,文贵妃和贤妃不对付,她们有点摩擦就好。

更何况文书栎现在还在大牢里,文贵妃肯定会心疼文书栎,然后迁怒别人。

只要文贵妃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贤妃又有点恩怨,就算知道事情可能是假的,文贵妃也会动手。

上位者就是这样,愿意错杀也愿不愿意放过,而且现在的她也需要一个出气筒。

后宫可是一个无聊的地方,每待的地方也就是四方,皇上也不是想陪就可以去陪的。

她们多得是时间想东想西,最后服自己出手。

余珍把信送给文贵妃以后,就安静等文贵妃的反应。

文贵妃收到信的时候,只是嘲讽的笑了笑,没打算理会。

时间又过去几,皇上还是没有放文书栎出来的打算。

她不过是找机会提了提,皇上就直接甩袖离开了,这让她憋了一肚子的气没地方撒。

想到前几的信,就让手底下的人去查那个逃出生的丫鬟。

查来查去也没得到什么有用的,浮英就算和贤妃宫里的过几句话,那又能代表什么。

唯一值得可疑的是浮英一个宫女,她哪来的本事逃出京城,让别人抓都抓不到。

心思浮躁之下,文贵妃看贤妃越看越不顺眼。

贤妃也不是什么木头人,每请安的时候被文贵妃打量,偶尔还刺她几句。

只是她不知道文贵妃这是什么意思,只能当文贵妃有病,然后又暗自防备文贵妃。

文贵妃看贤妃不顺眼的时候,她做什么都是错的。

贤妃的人盯着她,她便觉得贤妃心虚了,或许书栎的事真有她的手笔。

如果不是,那就是贤妃对她心怀不轨,想要谋害她。

然后就在心里暗自盘算怎么给贤妃一个教训,让她吃点苦头。

其实原本文贵妃想动手的人是四皇子,贤妃向来最宝贵她的儿子。

若是四皇子出点事,贤妃肯定最担心,不定她那半吊子的命就会这么没了。

一箭双雕,多好。

奈何四皇子也是皇上的儿子,万一事情暴露,皇上不会放过她的。

但是若是贤妃,皇上就不一样在意了,不定还会为她遮掩。

没多久,贤妃宫里就出现一对雕花蜡烛,其制作过去很是费功夫,所以用的人肯定是贤妃本人。

这蜡烛点燃以后,会有香味散发出来,还能安神。

别人闻了肯定没什么事,但是贤妃就不一样了,谁让她本来就是病秧子,身体不怎么好。

只是等了几,文贵妃还是没听到贤妃请太医的事,就知道对方肯定还没用那蜡烛。

对方不用,那她不是白送了,可不能浪费她的心思。

文贵妃选了一个好气,画了一个略显清淡的妆容,带着手底下的人在御花园弹琴。

看到皇上来了,就表现的有些奄奄的。

“臣妾见过皇上。”

“爱妃这是怎么了?”

“瞧着不如往昔光彩照人,变得憔悴了许多。”

文贵妃垂头:“臣妾不敢,若是了,皇上该不高兴了。”

皇帝挑眉,有些来了兴致:“哦,是什么话会让朕不高兴。”

“你来听听,朕保证不会生气。”

文贵妃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皇上,怯怯的道:“臣妾想文书栎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好不好。”

“皇上了不会生气,皇上就一定不能生臣妾的气。”

皇帝拉过文贵妃,文书栎已经被查了个底朝,他没什么问题,找个时间放了他也不是不校

“朕了不生气,就不生气。”

“你也别担心了,那子不会有事。”

“等过段时间,朕会让人放了他的,而且他在大牢里也好的很,没受什么皮肉之苦。”

文贵妃顺势靠在皇上怀里:“臣妾就知道皇上对臣妾最好了,但是皇上上次凶了臣妾,让臣妾暗自伤心了许久。”

皇帝心情不错,文贵妃在他心里也有几分分量,也愿意哄文贵妃。

“那朕补偿补偿爱妃如何?”

“爱妃想要什么,只要朕有的都可以。”

文贵妃笑了笑:“上次也是臣妾有错,只想着为文书栎求情了,没有想到皇上的难处。”

“至于补偿什么的,臣妾不能要。”

皇帝脸上带上笑意:“难得听到贵妃会认错,爱妃不是有错也要当没错,耍赖让朕不计较的吗?”

“连朕送上门的补偿都不要了,一时间还真让朕觉得贵妃是真的知道自己错了。”

文贵妃撒娇道:“皇上,你就不能给臣妾留点面子吗?”

“臣妾以前哪有你的那样,臣妾明明就跟知书达礼。”

“而且臣妾是真的知道错了,皇上怎么能觉得。”

“皇上也是知道的,臣妾无儿无女,只对文书栎这个娘家侄子比较在意。”

“他都被关进大牢里了,我一时情急就去找皇上求情的。”

皇帝看文贵妃话越来越激动,人都从自己怀里起来了,安慰道。

“你别激动,朕都知道,朕理解。”

“当时我们都有些不对,这事就让它这么过去好不好?”

文贵妃点点头,了一声“好”,随即又叹了一口气道:“书栎都是臣妾的亲生儿子,只是一个侄子,臣妾都这么担心。”

“若是臣妾有一个和皇上的孩子,他若是出零什么事,臣妾都不知道会担心成什么样。”

“估计孩子病了,臣妾都要担心的睡不着,晚上都要守在他身边才能安心。”

“那些当母亲的,都不容易。”

“若是没个好身体,养孩子估计比其他人还要艰难许多。”

“皇上,我有些想我娘了。”

皇帝自然是知道文贵妃的母亲已经离世多年,文贵妃就是想见也见不到,只能安慰安慰文贵妃。

皇帝和文贵妃分开之后,就去忙自己的朝政。

等到零人侍寝的时候,皇帝看到贤妃的牌子,想到文贵妃今的话。

“贤妃的身体好了?”

“回皇上,贤妃宫里来人,贤妃身体大好。”

“那就去看看贤妃吧,许久没见到她了。”

贤妃这边得到皇上晚上要过来的消息,心情十分愉悦,让宫里的人好好准备,不能等皇上来了出差错。

所用的东西,务必都是最好的,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都不许用,省的皇上来了觉得不舒服。

这么多年了,皇上来她这里的次数不多,还多数是在白的时候来看看她,问问四皇子的情况,她已经很少侍寝了。

晚上,等皇上过来以后,看到贤妃消瘦的身形。

“你身体还是这么消瘦,还要照看四皇子也不容易,辛苦你了。”

“你身体不好,朕之前就让你不用每去皇后那里请安,免得让身体更不好,你就是不听。”

贤妃露出一个笑,她是贤妃,既然是贤妃怎么能不去给皇后请安。

不过听到皇上关心她的身体,她还是很高兴。

这是不是明,自己在皇上心里还是有一点点位置的,而且她们之间还有四皇子。

“四皇子是臣妾和皇上的孩子,照顾他臣妾不觉得辛苦,那是臣妾的福气。”

“妃妾给皇后请安是应该的,而且臣妾的身体也没有差到那个地步,去请安也不碍事。”

皇帝看贤妃还是老样子,既然不听劝,他也懒得再什么。